2015年12月14日,位于吉隆坡展覽中心的“中國高鐵研討會”召開。馬來西亞安邦受邀參加。作為首次在馬來西亞舉行的相關研討會,舉辦單位之一的中國鐵路總公司也同時展開為期4天的中國高鐵展覽。中馬兩國高級官方及企業代表都參加了會議,包括中國駐馬來西亞使館商務參贊吳政平、馬來西亞陸路交通委員會(SPAD)主席賽義德·哈米德·阿爾巴、中國鐵路總公司總工程師、中國工程院院士何華武以及中鐵工程師的代表。
在致辭當中,吳政平參贊透露中方將對馬來西亞政府提供一個最佳的融資配套支持,以落實馬新的宏愿計劃。同時,他也闡明中鐵的優勢與北京的意愿:“中國速度”、“以人為本”“全天候經驗”和“中國決心(DETERMINATION”。這也與陸路交通委員會的簡稱(SPAD)如出一轍。再者,吳參贊進一步提出四個關鍵詞:“本地化”“綜合發展”“經濟價值”和“中國激情”。再把這4個詞的首字母拼起來就成為“熱愛”(LOVE)。這表達了中鐵參與馬新高鐵建設的熱情。
在演講中,馬來西亞代表陸路交通委員會(SPAD)主席賽義德·哈米德提醒各位,該國的高城市化水平(67%)和它所帶來的機遇,尤其是在基礎設施建設以及互聯互通發展方面的機遇。此外,他也重申馬來西亞當局對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泛亞鐵路倡議的支持和配合。在這一點上,馬來西亞對中鐵的積極參與和多方面的支持表示歡迎和感激,并表示此次的中鐵研討會和展覽將把該項目提升到公開競爭的層面。
由于SPAD已預計該高鐵項目只能從2017年開始動工,這也剛好碰上了大選年(2017年到2018年期間)。我們不排除,如果納吉布所帶領的國陣無法在下屆大選中當選,那么將上演中鐵像其它中企在斯里蘭卡和緬甸那樣的危機——項目全面停止或取消。可以想象的是,其后果所帶來的金錢、人力和名譽上的損失是無法估計的。
馬新高鐵項目的投標成果是馬新兩國共同決定的。目前,有傳聞指出雙方對各自的傾向發生了分歧,前者傾向于中鐵,而后者傾向于日歐的高鐵技術 。作為發達國家,新加坡沒有馬來西亞的財政問題,該國也不需要向別國貸款落實其項目。而且,新加坡政府一貫的作風就是追求和吸引高效率和高質量的交通設施。因此,新方對日歐高鐵的興趣不言而喻。
根據馬來西亞高鐵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莫哈末·努爾·依斯邁·穆罕默德·卡邁勒在研討會上的表述,如果新方不同意推出該項目,那么整個項目的利潤就會大大減少。它既不能達到跨國的互聯互通效果,更無法取得巨大的經濟和商業效應。為此,馬來西亞當局需要重新考慮整個項目的可行性,甚至有可能取消整個項目。這必定對中鐵造成巨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