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艷華
【摘要】在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學中十分重要的一項教學內容就是語文詩歌鑒賞教學,在高中階段開展鑒賞性教學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們的語文素養,培養學生們的詩歌鑒賞能力,還能夠陶冶情操。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對高中語文的詩歌鑒賞性教學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關鍵詞】高中語文;新課改;詩歌鑒賞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開展鑒賞性教學,讓學生們能夠在學習中享受詩歌的美妙,進而提升學生們對于古代詩歌的鑒賞能力,培養了學生們對于美的欣賞意識,塑造了學生們對于詩歌的鑒賞人格。在新課改要求下,我們應更加重視高中語文詩歌鑒賞性教學的方式方法,全面提升全體學生的人文素養,實現素質教育。
一、高中語文詩歌教學現狀
在高中語文詩歌教學的領域當中,始終存在著各種大大小小的問題,包括課堂的教學缺乏科學性、教學的目標背離提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視詩歌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導致教學的過程過于程式化。再就是,高中語文教師的教學方法過于單一化,曲解了高考的標準,將詩歌教學轉化為了一種應試訓練。所以,回歸詩歌的人文價值,推進詩歌的鑒賞性教學發展是落實新課改教學要求、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發展學生個人鑒賞能力、培養學生詩歌鑒賞個性的重要途徑。
二、高中語文詩歌鑒賞性教學內涵
高中語文詩歌鑒賞性教學的過程就是高中語文教師主動發掘出詩歌鑒賞因素,以鑒賞方式優化教學過程,引導學生實踐鑒賞閱讀,使學生獲得鑒賞體驗的過程。這也是高中階段塑造學生鑒賞人格的一種教學方式。鑒賞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激勵同學們去發現美、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培養學生形象思維、鑒賞感受和創造表現的能力,提升學生總體的鑒賞鑒賞能力。這種教學方式也是對語文認知教學和語文技能培訓的一種發展和升華,提升了認知教學的效果,凝練了技能訓練的內容。
三、高中語文詩歌鑒賞性教學出現的問題
1、曲解高考標準。很多教師憑借多年的經驗自主定位了高考對于詩歌鑒賞的要求標準,甚至會造成一種曲解,造成了詩歌教學目標定位出現偏差。很多教師為了應付高考,將高中語文的詩歌教學定義為一種死記硬背的硬性知識點,學生在反復地練習中很容易對詩歌產生疲憊的心理,只能夠實現對于基礎知識的硬性掌握。
2、教學觀念陳舊。很多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在教學觀念上過于墨守陳規,始終走的都是引導學生理解詩歌文意,再帶領學生分析主題主旨的老方法,比如說《離騷》《飲酒》這些經典的詩文充分透視著詩人偉大的人格,在這些詩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盡可能多地從人格美的角度入手,引導學生們體會詩歌中體現的人情美以及作品當中的自然之美,這也是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的好素材。但是,大多數教師沒有這樣的實踐,破壞了詩歌固有的鑒賞特征。
四、高中語文鑒賞性教學的有效性原則
詩歌本身就是一種美的存在,是鑒賞的客體,所以詩歌具備了鑒賞屬性,作為一種鑒賞對象存在。在詩歌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負責的就是引導學生產生詩歌閱讀的鑒賞體驗,不要過多地添加主觀的應試思維,來束縛學生的思維。教師應該努力為學生營造出詩歌本身的鑒賞點,并幫助學生發現并賞析。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充分體現出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課改下標準教學模式。
五、高中語文鑒賞性教學的實踐策略
1、拓展學生視界。詩歌教學本身就是一個鑒賞過程,美是沒有界限的,所以高中語文詩歌的鑒賞性教學不應該僅僅局限于課本的知識,比如說在李白的《蜀道難》教學鑒賞過程中,老師在講解詩句的過程中,可以隨機插入李白的種種事跡,聯系李白在同時期創作的詩歌內容來分析和講解李白在這篇文章中想要抒發的情愫。這樣不僅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加深學生對于李白的了解,而且豐富了課堂的內容。
2、提升教師素質。隨著新課改的大力推行,高中語文詩歌教學的規范性和科學性在逐步提高,這對于高中語文教師的綜合素質要求也是越來越高了,高中語文教師在詩歌鑒賞的主體鑒賞中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首先,教師自身的鑒賞觀點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鑒別方向。其次,教師自身的鑒賞風格也會對學生們的鑒賞個性造成很深的影響。所以,高中語文教師一定要定期進行職業培訓,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與時俱進地進行語文教學,才能夠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左右逢源,拓展學生們的鑒賞視界,全面提升學生們的鑒賞觀。
3、構建民主課堂。一千個人眼中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于詩歌的鑒賞本身就不是單一性的,教師應該充分尊重每一位學生對于詩歌的不同角度的理解,鼓勵同學們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來豐富整個詩歌的內涵,教師只要以指導方式來引導學生們走向正確的思路就好。
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詩歌鑒賞性教學重在引導學生對于詩歌的個性化鑒賞閱讀,高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以學生為主體,不斷提升自身素質,與時俱進地進行詩歌的鑒賞分析和指導,爭取在高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實現對于學生的鑒賞能力培養和鑒賞人格塑造,全面提高高中學生的綜合素質,實現新時代的素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