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利軍
摘要:足球是中小學生最喜愛的球類活動之一,深受廣大中學生喜愛,是一項以腳支配球為主,兩隊攻與守相對抗,以射球入門多少判定勝負的球類運動。在世界性的各項體育比賽中,足球比賽的場面壯觀,競爭激烈,頗具魅力,被人們稱為 “世界第一運動”。根據中學生年齡、性別、心理、體質、體能特征,采用五步教學法進行中學足球教學,收效明顯,能盡快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足球基本技術、基本戰(zhàn)術,養(yǎng)成積極參與,形成足球意識,培養(yǎng)足球運動能力。
關鍵詞:足球;教學;自學;嘗試;練習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3-0000-01
足球運動是一項古老的體育運動,源遠流長。當今世界上很多國家將足球視為 “國球”,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從足球運動起源和發(fā)展的漫長歷史來看,足球運動經歷了古代足球游戲和現代足球運動兩大歷史階段。史實證明:古代足球游戲起源于中國。現代足球運動誕生在英國。足球運動經歷了一百多年的發(fā)展與變革,已成為世界人民喜愛的一項體育運動。
一、初中足球教材的特點與功能
第一、足球活動是在跑動中進行的。足球教學和比賽中的運動負荷要比其他項目大一些,在不斷跑動中經常變換速度、方向,對于內臟器官,特別是呼吸系統(tǒng)和心血管系統(tǒng)的生理功能影響較大,在奔跑和跳躍中發(fā)展速度、力量、耐力、靈敏、柔韌等各項身體素質,全面鍛煉身體。 第二,足球活動是在不斷變化中進行的,球的滾動與飛行,同伴的跑動與傳球,進攻與防守,都在不斷的變化。人對時間、空間、方位、距離等的判斷也在不斷的變化中調整和掌握,這有利于訓練學生的思維敏捷、靈活、判斷的準確性,預測事物發(fā)展的能力和果斷的應變能力。 第三,足球活動的集體性強,要求同伴之間相互配合,相互鼓舞,能很好體現團隊精神和參與意識,培養(yǎng)學生勇敢頑強、積極主動、相互合作的精神。
二、初中足球教學的目標、內容與要求
培養(yǎng)學生對足球運動的興趣和愛好,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使學生初步了解足球運動的基礎知識,通過多種多樣的游戲形式,使學生初步掌握足球的幾項主要基本技術和簡單戰(zhàn)術,并能在比賽中運用所學的技戰(zhàn)術。通過足球活動發(fā)展學生的奔跑能力、速度、力量、耐力等身體素質,發(fā)展學生的體能。通過足球游戲和教學比賽等形式,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能主動地與同伴合作,具有較強的合作意識,良好的心理品質和社會適應能力。
教學內容:簡介足球運動的基礎知識。熟悉球性的各種練習。學習踢球、停球、運球、搶截球、頭頂球、擲界外球等幾項主要的足球基本技術。教學要求:足球教學場地大,踢球遠,組織教學難度較大,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使教學組織得活而不亂,生動有序。要通過多種游戲的形式和方法來組織足球教學活動,以培養(yǎng)學生對足球運動的興趣,初步掌握足球的基本技術和簡單戰(zhàn)術。每節(jié)課都要有一定的運動負荷,以發(fā)展學生的奔跑能力、速度、耐力、力量等身體素質。在足球游戲和比賽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勇敢、頑強的精神。良好的心理品質和社會適應能力。
三、教材分析和教學建議
初中足球教學從基本技術開始學起,逐步上升由幾個基本技術組成的配合,進而形成基本戰(zhàn)術,安排順序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隨著年齡的增長,增加了戰(zhàn)術的安排,從而鞏固基本技術,但足球教學時數有限,在足球教學中為達到改善中學生的神經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和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生理功能,發(fā)展學生的速度、力量、耐力、靈敏、協(xié)調等身體素質,全面地鍛煉身體,了解和初步掌握足球運動的基本技術和基本戰(zhàn)術,同時培養(yǎng)學生勇敢頑強、機智果斷、堅韌不拔,勇于克服困難的崐意志和團結協(xié)作的集體主義精神。筆者積極學習和探索足球教學的最佳途徑,通過實踐,認為采用五步教學法收效明顯,特別在利用課余時間通過完成體育作業(yè),自覺自學和復習,為順序地完成足球課教學任務打下良好基礎,使學生在課堂內外自覺地掌握足球運動的技術、技能,有利地促進了足球運動在學校的開展,為我國足球沖出亞洲,走向世界打下堅實的基礎。每節(jié)課的結束部分,筆者除對整堂 體育課 進行講評外,還布置了體育作業(yè),包括一部分身體素質訓練,一部分是下節(jié)課上課的內容,這樣讓學生在未上課之前有了心理準備。足球教學內容有的簡單,有的復雜,在未上課之前讓學生熟悉,目的是為了使學生發(fā)揮積極而活躍的思維能力,激發(fā)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參與運動的需要與動機,有利于教學的順利進行與根據體育教材,筆者就充分發(fā)揮教科書的作用,布置作業(yè),安排自學內容。在自學前有目的地指導學生注意抓知識點,進而提出問題,確立思考的方向;抓突破點,深化理解自學內容,做到熟讀精思;最后抓疑點難點學習,使學生自學有序進行。古人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做到讀思結合,提高自學的分析能力和辯別能力,進而明確學習的內容、要點、難點和重點。在上初二年足球教學,因初二年是學生掌握各種運動技能最有利的時期,學習足球踢球技術之一:腳背內側踢球,筆者就要求學生自學該動作的要點:斜線助跑跨大步,支腳跨在球側旁,踢球腿膝向里轉,腳尖指向出球方,腳背內側擊球中。該動作的重點是腳面繃直,腳趾扣緊,足尖指向斜下方,以腳背內側擊球的后中部,踢球后,踢球腿隨球繼續(xù)前擺,兩臂動作自然擺動。該動作的難點是支撐腳的位置合理,踢球腿的擺動協(xié)調自然,腳觸球的部位準確。學生在自學中,明確了動作的要點、重點、難點,初步對該有了整體的認識。是培養(yǎng)良好的觀察能力,進攻意識和協(xié)作配合能力,善于隱藏自己的傳球意圖,以及運球假動作新式單個戰(zhàn)術行動與提高傳接球技術相結合。要求:無球隊員跑動、接應要積極,防守隊員要密切注意傳球隊員的行動,搶斷、封堵要積極。通過比賽,進一步鞏固和提高腳內側踢、接球技術,提高傳接球的準確性、熟練性以及快速傳接的能力。同時培養(yǎng)學生機智果斷、勝不驕、敗不餒的優(yōu)良品質和團結一致,密切配合的集體主義精神。
足球教學是把學生看作一個生動、活潑、積極、自覺的認識主體,是在教師指導下,發(fā)揮學生的認知主動性,在愉悅的情境中探求認識結果。教師發(fā)揮教學的主導作用,從“引趣——育思——助練——展才”等方面展開過程,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