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么是陪伴經濟?就以網紅為例來解析——
靠顏值更靠看點
長得漂亮才能當網紅嗎?至少從數據上看,漂亮臉蛋和傲人身材確實是躋身網紅的一大優勢。
根據青島微創新營銷公司與社群領袖聯盟發布的2016年中國網紅經濟白皮書顯示,82.5%的網紅都是美女,且其中89%的網紅表示自己是單身狀態。
網紅經濟是注意力經濟,長得漂亮能夠先聲奪人,引發人們的關注。
顏值低,靠才華來聚攏粉絲,也是成為網紅的另一道路。這些網紅利用他們在某一領域的優勢,為網友提供或實用或有趣的內容,也能贏得大量擁躉。
如果既沒才華,顏值又低,那么做到“好玩”“有看點”,也能吸引眼球。
揭秘網紅經濟鏈
當網紅完成粉絲的“原始積累”后,如何利用人氣盈利這個問題就擺在了眼前。網紅背后的生意經到底是什么?
根據網紅經濟白皮書,中國的網紅人數超過100萬,其中作品創作網紅占11.6%,視頻直播網紅占35.9%,新聞事件網紅占18.2%,自媒體網紅占27.3%,其他類網紅占7%。
開網店賣產品,將廣大粉絲轉化為購買力,是網紅的一大盈利模式。
早期網紅又被稱為“淘女郎”,是因為每個網紅的背后,幾乎都有一家銷量火熱的淘寶店鋪。
網紅店主把自己的自拍、服裝搭配等照片或視頻放在社交平臺上,憑借高顏值吸引大量粉絲,進而將流量引向淘寶店鋪,實現人氣變現。
據悉,目前淘寶上已經有超過1000家網紅店鋪。
如在網紅“石榴婆”公眾號的推送里,即使明明白白寫了“推廣”二字,閱讀量也能輕松過10萬,知乎的大V發一條廣告也能有幾萬元收入。
網紅背后的生意鏈條,簡單說就是依靠一個“前端”吸引粉絲,維持黏度,一個背后的運營機構販賣生活方式,將流量變現。
網紅經濟是一種眼球經濟、粉絲經濟,是注意力資源與實體經濟產生的化學反應。
別做冤大頭粉絲
網紅經濟契合了部分用戶消費心理的需求,但還能給網民帶來什么?
網紅經濟的出現,與經濟、社會的發展有直接聯系。
“80后”“90后”對美的追求,對高質量生活方式的追求,都讓他們的目光不自覺地投向了光鮮亮麗的網紅。
不論是時尚、健身、美食還是旅行,網紅傳播的是他們的生活方式。
網友關注網紅的一舉一動,進而開始模仿網紅的生活方式,這其中當然包括他們的消費選擇。
網友追看網紅曬的照片,購買網紅同款的裙子,是他們對于網紅所展示出來的生活的向往。根據白皮書,10%的網民為網紅花過錢,這部分網民集中在二三線城市。
不過,網友也要小心避免當冤大頭粉絲。網紅淘寶店質量低劣的服裝,微博網紅出售的“三無”面膜,都讓許多粉絲大呼上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