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進瓊
【摘要】:伐區調查工作是目前對于森林采伐行業中的重要項目措施,對林業生產經營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主要通過對森林伐區的區劃以及伐區調查工作的內容兩個方面進行詳細的說明,并且對目前伐區調查對林業生產經營的影響進行分析研究,從而提出改善伐區調查工作的建議,并且依次為基礎從而為森林采伐行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幫助,期望引起森林采伐行業對科學利用森林資源的重視。
【關鍵詞】:伐區調查;林業生產經營;建議
伐區調查工作對于森林采伐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了理論數據基礎,并且在整個林業生產以及經營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森林伐區作為林業木材生產的主要基地,對于森林伐區的調查工作的質量直接的關系到對于森林采伐活動的質量以及采伐的產量。伐區調查工作主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下根據伐區林地的具體管理條項,在林地的實際情況下將林地分為多個部分開展調查工作,從而制訂具體的木材產量任務,從而實現科學合理的控制林業的資源。
1 伐區調查工作
1.1 森林伐區的區劃
在伐區的區劃工作中通常會使用GPS技術,主要是通過利用衛星信號從而接收到精確的伐區定位以及林地的面積等信息,主要的作用就是對伐區的面積進行精準調查。如果在林地伐區內具有小班區劃圖并且滿足對于林地實際的采伐需要,就可以直接按照現有的小班區劃展開伐區調查工作。相反并不具有滿足條件的小班區劃圖就需要按照林地的實際情況進行小班區劃,在進行小班區劃的過程中如果出現中幼齡的樹木并不符合主伐樹木的樹齡情況,可以將該地區的位置簡單的描述出來,并且記錄好該位置的中幼齡林的分布范圍以及面積,將該地區暫時排除在采伐范圍之內。在開展伐區區劃時還需要根據實際的情況進行計算和判斷,并且在開展工作時注意不要破壞該地的生態環境[1]。
1.2 伐區調查的內容
在伐區調查的工作內容中需要重點關注以下兩點,一是對于伐區面積的調查方面,對于面積較小并且地形不是十分復雜的伐區可以選擇勾圖的形式體現伐區的調查數據,對于面積較大或者伐區的地形特點較為復雜的伐區可以通過利用網格法或者求積儀進行分析計算,也可以用GPS進行繞測,從而保證其數據準確。
二是對于伐區蓄積量的調查方面,在森林采伐活動中對于森林采伐的方式主要包括擇伐、皆伐以及間伐等,所以對于伐區蓄積量的調查統計需要根據不同的采伐方式進行計算。在伐區面積不超過0.3hm2時就需要對整個伐區進行每木檢尺,然后記錄數據進行分析,對于面積超過0.3hm2時進行每木檢尺工作就相對困難,因此可以采用標準調查法對樣地進行實測,從而分析總的蓄積量[2]。
2 伐區調查對林業生產經營的影響
2.1 伐區調查的檢量方法與出材率
伐區調查中的計算工作一般采用一元立木材積表從而對森林采伐活動中的林分蓄積量和林業的出材量進行計算,利用這種方法計算也就致使對林分蓄積量和出材量的基礎數據是通過對立木的胸徑計算而來,并且與木材的高度無關。但是在進行原條檢尺工作時通常都是利用二元材積表法進行計算,二元材積表主要是以完整的原條長度以及原條中間的直徑這兩個方面計算原條所具有的材積,對于原木檢尺的數量則是由原木長度以及原木小頭的直徑計算得出。由此可以看出在對林分蓄積量和出材量的計算方式以及標準與原條檢尺的計算方式不同,所以也就致使得出的計算結果存在一定的差異,這也就導致計算結果與現實情況可能不符。
2.2 伐區調查與森林采伐量準確性
在伐區調查工作中,對于樹木胸徑的測量主要是對樹木的胸部高度的直徑進行測量,其高度一般是指樹木的根部的最上方的齊根處的130厘米的位置。但是由于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工作人員對于樹木胸高位置的確定一般是通過肉眼觀察估計,并沒有進行專門的測量,這樣也就會使得調查數據與實際的情況之間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偏差,雖然有些工作人員有時也會采用米尺進行測量,但是由于不同工作人員對測量位置的控制存在差異,所以也會導致測量結果不夠精準。并且由于樹木的生長環境以及生長地勢也不盡相同,例如坡上或者坡下,溝內或者溝邊等,也會對實際的測量結果造成影響。
2.3 伐區調查設計規程與森林采伐量準確性
根據馮進西的《淺析伐區調查對林業生產經營的影響》一文中曾經提到,在我國出臺的《森林采伐更新造林調查設計規程》中指出,對于在采伐區域內進行采伐的所有林木都需要嚴格的按照相關的標準進行原木檢尺的標記工作,并且規定對于林木的起測胸徑為5厘米。所以在開展伐區調查工作時,如果按照以上的標準對林木伐區進行調查,則滿足胸徑超過5厘米的林木都應該計算在林木蓄積量以及出材量之中,但是在目前的實際森林采伐活動中存在許多林木的胸部直徑范圍處在6厘米至10厘米之間而采伐后不能生產出需要的木材,木材的需求至少達到胸部直徑為6厘米,長度為2米。所以對于不滿足要求的木材只能算作丫材而不是商品材,這也就致使對于伐區調查設計的出材量與現實中伐區的出材量不相符[3]。
3 伐區調查的工作建議
3.1 完善伐區調查工作流程
在伐區調查的過程中,其準確性主要受到對于林木伐區調查設計規劃面積因素的影響,如果在伐區調查工作中伐區位置出現偏差就會導致整個伐區調查工作的準確性下降[4]。在森林采伐活動中如果所具有的伐區面積過大就會產生過度采伐的現象,反之伐區面積較小時則會引起林業經營部門的經濟損失,所以對于伐區調查工作順利有效的開展需要伐區設計工作人員具有專業的素養,充分了解伐區的實際情況,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等,只有在伐區調查工作中具有專業化的技術人才,才能防止在伐區調查工作中出現巨大的偏差。同時,在進行伐區調查工作時還需要工作人員具有專業的素養以及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通過運用專業的知識與設備對伐區的位置和地點進行實地的勘探,嚴格按照相關的標準進行工作,保證伐區調查工作順利有效的開展。
3.2 針對不同情況制定適合的材積表
材積表的制定需要根據森林采伐林地的實際情況進行制定,其制定和完善的根本是需要充分的根據林地的立地條件及與之對應的立木材積表的相關資料,并且對該森林采伐林地中特殊條件情況下生長的林木進行獨立的檢測和計算,從而根據特殊條件情況下生長的林木特點建立與其他條件下生長的林木不同的材積表。
例如在廣西山脈地區,山地是其主要的立地條件,但是其中一些樹木也會生長在平緩的地勢或者高山以及陡坡地區,所以這就需要林業生產管理企業根據不同的地形特點以及立地條件的實際情況,從而制訂出科學合理并且符合該林地的地域特點的立木材積表,缺乏專業的立木材積表會導致林地的實際的出材量與伐區調查設計規劃的出材量出現差異,從而造成林業生產經營企業的經濟效益方面的損失[5]。
3.3 提高對伐區調查設計的監督管理
在伐區調查設計工作中定點調查是在工作前期準備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工作步驟和環節,定點調查環節開展時需要該森林采伐活動林地所在地區的當地林業局以及相關部門共同參與,并且該環節同樣也是森林資源相關部門的重點工作之一。在開展定點調查工作時需要嚴格的遵守國家制定的法律標準,并且科學合理的制定出符合該林地的生產計劃以及具體的經營方案,從而實現科學的對伐區進行規劃。
對于伐區調查設計的監督管理方面要實事求是,并且增加檢查管理的力度,對工作過程中不符合伐區調查設計規劃標準的部分需要進行嚴格的處理,可以采取返工或者是取消等方式,從而保證伐區調查設計的質量。對于提高伐區調查設計質量方面的監督管理,還需要實現責任追究制度,并且積極地與各級領導層面進行溝通,從而制定出適合林業經營管理企業發展的采伐標準,在工作的過程中還要做到立足林地的現實情況,放眼于林地未來的長遠發展。同時通過相關工作責任的落實,可以做到在伐區調查工作的任何環節一旦出現問題都可以及時的追究責任人,并且找到問題的根源,從而實現上下級層層把關,使伐區調查工作得以有效的開展。
結語
在進行伐區調查工作時,需要計算測量的工作人員必須具有較高的專業知識以及豐富的實踐經驗,并且具有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在進行伐區調查工作的各個環節中都需要嚴格的按照國家的法律法規以及工作標準和操作流程進行工作,從而確保伐區調查的數據結構真實可靠,進而保證林業生產經營企業的正常運行,并且促進經營效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駱澤君.探究伐區調查設計對森林采伐量的影響[J].中國林業產業,2016,04:211-212.
[2]劉宏偉.伐區調查關鍵技術及其在林業生產中的作用[J].林業科技情報,2016,01:34-36.
[3]馮進西.淺析伐區調查對林業生產經營的影響[J].林業科技情報,2016,01:64-66.
[4]宋玉文.伐區調查設計對森林采伐量的影響[J].森林工程,2014,03:18-20+26.
[5]張蕾,齊聯,孫敬良.關于新型林業生產經營主體培育與組織創新的思考[J].林業經濟,2014,10: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