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珂
【摘要】:藝術設計美是內容和形式相統一的結果。一個設計構想想要變成實際的產品,需要不同的要素組合而成,這其中包括產品的材料、結構、形式、功能等方面,這些元素成為設計美的構成要素。而這些元素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產品的材料、結構與功能之間有著緊密的關系,某種材料按照一定結構組合起來會具有某種功能,而功能又取決于材料和結構。
【關鍵詞】:藝術設計美;材料;結構;形式;功能;色彩
1材料美要素
現代設計領域所包含的范圍非常廣泛,有建筑設計、展示設計、裝飾設計、環境藝術設計等方面,但不論哪種設計要考慮的方面都離不開材料這一重要因素。在設計中,合理的選用材料能夠很好的展現出設計美,是設計美的重要物質載體。
1.1設計產品的材料、結構與功能之間的關系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技術越來越發達。科學的進步對于生產出新材料新技術有著很大的推動,而新材料新技術每一次的革新都會使產品的結構和樣式發生一次變革革新。在造物史上,新材料新技術的每一次推廣和應用,都會導致生產技術和生產方式革命性的變革。在選用一種材料時,應先考慮它的性質,了解它的成分。工業產品的造型材料一般包括金屬材料、工業陶瓷、工程塑料、復合材料等四大類
1.2材料質感所帶來的美感聯想
材料的質感是由材料的顏色、肌理、光澤所組成的,這些元素也是形成產品形式美感的重要元素。人們通過對一種產品色澤、紋理、輕重、糙滑等性能狀態進行感覺,由此可以產生一種對這種材料的直觀把握和具體感受。如鋼鐵質感的設計總是給人一種堅硬、冷漠、深沉之感,而木頭材質的設計作品給人一種輕松、隨性、大自然的魅力之感。不同材料所制作的同類產品具有不同的質感,所以在設計過程中,設計師應充分考慮材料的本質特征所起到的裝飾效果,所帶來的形式美感。
2結構美要素
任何一個產品它都離不開材料和結構兩種因素的組合。產品當中,所有的材料都是按照一定的結構組合在一起,而結構都是一定材料的組合,兩者相互聯系、相互作用。所以“結構”是指物質各要素之間相互作用、相互聯系的方式。產品的根本性質是由結構決定的。
2.1結構作用和結構方式隨社會發展不斷變化
隨著人類社會歷史的發展,通過實踐,結構方式和結構作用在不同時期發生著變化。
在最初原始社會的生活當中,原始居民在勞動的過程中,通過不斷的實踐,發明創造出了木棒和石斧等工具幫助人們在勞動中增強效率,也出現了最早的原始轉動結構,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發展,信息轉換結構又進入了我們的生活當中。信息技術的產物,電視機、計算機等電子產物,內部線路復雜,外殼大多簡單,形式單一,并沒有給設計留下愛太多的空間。
2.2結構的表現形式
形態構成法是把產品的各個元素分解開來,如分解成點、線、面、色彩、肌理等最基本的元素,然后再重新組合排位,形成多種組合方式。形態的構成法要和材料加工工藝,以及實用目的結合起來才具有實際意義。裸露結構表現法在現代設計中作為常用的表現形式,現代主義設計所推崇的設計風格是反對復雜繁瑣的外部裝飾,主張注重產品本身的結構和材料美。隱藏結構法則而是因為現如今進入信息時代,作為信息時代的點在產物們,為了保證正常工作,它們的結構很多不能暴露在大眾的視野當中,由于它的這種夠早的特殊性,所以需要一個封閉的環境。我們可以得出產品的美感主要來自功能上的需要,合理的技術成分。
2.3結構的特征
產品結構的層次性
產品結構的層次性是說任何一個產品它都有不同的結構組成,每一層結構又都依賴于組成它的材料。
產品結構的穩定性
產品結構的穩定性是因為它的有序性,作為一個整體,無論靜態或者是動態,它都必須保持在一種很穩定的狀態,這樣才能使產品具有穩固、安全的特點。但我們也要知道這種穩定只是暫時性的、相對性的,因為產品為實現其功能,就要與所處環境進行物質和能量轉換。所以無法保證它的完全穩定性。
3形式美要素
3.1材料和結構體現在形式上
材料和結構的外在表現由形式展現出來,是由人們可以感知到的形態、質地、線條等屬性構成的一個整體。人們對于物質的感知是通過外在的形式得來的,對它產生一種認知以及相應的情感體驗,從而發揮它的精神功能。
材料和結構雖說體現在形式上,但并不是所有的產品都能通過形式來展現它的結構。純粹的利用材料和結構設計出來的產品未必不美,而僅僅是從形式上出發去設計,反而很容易違背技術工藝的合理性,產生不了美感。
3.2形式與內容的統一
一個產品只有在形式與內容相統一時,才能產生美。任何的美都是由美的內容和美的形式所構成的。美的內容和形式相互依存、相互聯系。相對于內容來講,產品的形式其實更具穩定性,在相對封閉落后的環境當中,有些形式就成了一定觀念的象征和社會角色的標志,并不能進行隨便更改。對于每一種產品,它都有屬于它的穩定形式,但是產品畢竟是多種多樣的,每一個具體的產品也都有自己的形式,以及同一產品在形式運用上的差異,都會對形式處理產生影響。
4功能美要素
4.1合理的人-機-環境關系是功能美的體現
產品的形態最重要的是應該符合為人服務的功能內容,這是設計美要特別強調的。與其他審美比較不同的是,設計美不是僅僅停留在視聽感受上,而是更加注重人的全部感官和感覺以及行為方式上的體驗。設計產品對于人而言,是因為它滿足了人類物質或精神上需要,并且是以人的物質滿足為主要條件。由于人對功能的需要是多種多樣的,所以功能也被分為很多種,滿足人類物質需要的功能被稱作是實用功能。
4.2產品與環境協調發展
功能美能夠產生多層次的審美感受,滿足了人們對功能和精神的雙層需要。人們能夠從功能美的功利性中直接獲得物質地滿足,人機協調使人在腦力和體力上都獲得了解放,產品與環境的和諧發展反映出人類利用規律,使人類能夠在體力上和精神上的雙重解放。功能美體現了設計美的本質。
5結語
藝術設計美既不能與藝術美相對等,與技術美也有相對的差別。設計美研究的主要對象不是藝術,而是大機械化批量生產的產品,無論是目的還是方法都遵循著不同的理論研究方法。運用材料、結構、功能、色彩等視覺要素創造科技和藝術相結合的設計,來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促進人類文明的發展,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
【參考文獻】:
[1].李超德.設計美學[M].人民美術出版社,2009
[2].陳望衡.藝術設計美學[M].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