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斌
【摘 要】:隨著我國建筑行業的蓬勃發展,高層建筑施工技術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建筑結構的復雜化,施工規模的越來越大,為了適應現代高層建筑的發展需求,應依據高層建筑施工中的建筑特點,加強新設備、新工藝與新材料等在建筑的應用,提高建筑施工的技術水平,以確保高層建筑質量與經濟效益的提高。本文針對高層建筑結構施工特點和施工技術進行分析。
【關鍵詞】:高層建筑;結構施工特點;施工技術
1、高層建筑結構施工特點分析
1.1高層建筑結構的施工工程量大
目前,高層建筑低則幾十米,高則幾百米,其規模巨大,有些甚至需要耗費幾百位工作人員多年時間進行施工建造,其工程量大,技術難度、復雜程度可想而知。所以在高層建筑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必須事先做好項目規劃、人員調整和施工的嚴格管理,在設計過程中考慮多種可能發生狀況,保證出現各種問題時能夠及時解。
1.2 高層建筑結構施工周期長
隨著高層建筑施工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盡管技術獲得提升,但由于高層建筑工程的規模龐大,技術過于復雜,目前,最快完成的高層建筑工程也耗費了兩年時間,在提高施工速度的同時還需要保證施工的安全性,需要對建筑工程的施工設計進行不斷完善,各施工環節進行合理規劃,對施工人員進行協調管理,以保證各階段工作快速高效進行。
1.3高層建筑地基埋深度深
高層建筑的樓層較多,高度較高,體積較大,因而,地基所需要承受的壓力更大,為保證高層建筑的穩定性,必須加深建筑的地基,根據建筑相關技術標準規定,需保證地基基礎的深度不低于建筑高度的十二分之一,高層建筑施工過程中除嚴格遵守該規定,還需對建筑地區進行實地測量及考察,根據地質具體情況進行合理調整。
1.4建筑工程的施工環節較多
高層建筑從地基開始到施工完成,有著需材料設備多、工作人員數量巨大、施工技術復雜、施工難度大、工期長等特點,加上建筑樓層較多,大多都是高空作業,更加提升了施工的難度和復雜度,因此應特別注意高空作業所需的材料質量,工作中的器械設備等需要定期檢查其性能,在人員的輸送過程中做好建筑人員安全保護措施,以保證建筑人員的人身安全以及高層建筑施工的質量。
1.5高層建筑結構施工的技術水高
高層建筑對于其結構施工設計的要求極高,其中以現澆鋼筋混凝土尤為突出,現澆鋼筋混凝土包括鋼筋的連接技術、模板的加工技術、以及高性能鋼筋混凝土技術等,這些技術問題既高層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點也是難點。
2、高層建筑結構工程施工技術
2.1高層建筑的基礎施工技術
在高層建筑建設中,其基礎施工包含基坑支護、土方開挖與基礎混凝土澆筑等施工工作,基礎作為整個建筑結構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工期與造價分別占土建總造價 30%左右,而占據總工期的 40%左右,依據相關的設計與規程規定可知,樁基埋置深度約是建筑高度的 1/15 左右,天然地基是 1/12 的建筑高度,其樁長并計算在基礎埋置深度之內,這使深基礎成為高層建筑建設的基本條件。在深基礎工程施工中,要注意下列問題:(1)在土方開挖前應對地質、地形及水文等信息給予處理,便于最恰當開挖方式的選擇,并編制最佳施工方案,對施工順序進行合理安排,依據開挖工程的規模、工作條件與土石特性等,選擇恰當施工設備進行施工。(2)加強基坑支護,降低基地的回彈性,節省施工空間,以確保地下設施與建筑物的安全。建筑支護結構承載力具有極限狀態的時候,需要施工人員的工作要符合安全標準,其擋板質量應該高,防止結構出現受彎破壞狀況,并且擋板的嵌入深度應與標準要求相符,提高擋土結構抗壓能力。
2.2大型模板施工技術
大型模板施工技術在高層建筑結構工程中應用,與鋼模板和鋼框膠合板存在一定的區別,其主要是在施工現場采用工業化方式致使混凝土墻體成形成套的施工技術[3]。一般一面墻體使用一塊大型模板,具有面積大、多次重復使用、表面平整等優勢。施工人員在進行代行模板施工時,需要將現澆剛勁混凝土墻體作為主要工序,以層高標準化和建筑開間為基進行工業化施工,如剪力墻可以采用大模板施工技術。
2.3鋼結構施工技術
鋼結構施工技術在高層建筑結構施工中應用非常廣泛,主要是由于該種施工技術具有施工效率高、工業化強度高等優勢。高層建筑鋼結構需要滿足大跨度空間,一般采用鋼和混凝土結構和重型鋼結構進行施工。由于鋼結構具有熱傳遞性強的特征,一般鋼材失去強度的臨界溫度為500℃,而纖維質火焰下灼燒5min溫度就可達到556℃,因此施工人員需要注意做好防火措施,避免火災安全隱患。另外施工人員需要加強對大型塔吊的應用,以期提高鋼結構施工效率,并注重鋼結構的連接和測控。
2.4混凝土施工技術
建筑工程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混凝土質量的影響,對混凝土質量進行嚴格控制,加強混凝土的配合比。控制混凝土的配比,重點在于水泥、砂石骨料的用量,以及含水量的合理控制。同時,應選取級配好的砂石作為混凝土的骨料。混凝土裂縫是建筑施工中十分常見的問題之一,為防止和減少裂縫的產生,應嚴格控制好混凝土的強度和溫度,同時還必須做好混凝土的養護工作。
2.5結構轉換層的施工技術
從建筑功能上看,高層建筑的上部通常需要小空間軸線布置,下部通常需要大空間軸線布置,這個要求和自然布置及結構力學恰好是相反的,因高層建筑的下部樓層承受較大壓力,上則承受壓力較小,在布置的時候,下部剛度較大,柱網密集且墻多,而上部逐漸減少柱、墻,增大軸線間距[2]。由于轉換層的位置上移,在建筑設計中,可設計轉換層式的筒體結構,轉換層筒體結構主要影響轉換層的上部外筒剛度、內筒剛度與轉換層的設置高度等。對于筒體結構與剪力墻結構,可采用加大落地墻的厚度,增強混凝土等級或者提高抗震性能等,對建筑的下部結構進行強化,并且將不落地的剪力墻進行開口、開洞及墻厚減少等措施,弱化高層建筑的上部結構,以保證高層建筑質量。
結束語
結束語通過對高層建筑施工的特點、現狀以及施工過程中幾個主要的施工技術要點進行分析可知,在高層建筑施工技術要點中,對混凝土的養護、逆向施工技術、模板施工技術等都是重要的施工技術。高層建筑作為城市快速發展的產物,緩解了城市人口居住壓力,對城市的發展和人們的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在高層建筑的施工中必須不斷地克服各種困難,切實地提高高層建筑施工的技術和質量,從而使我國高層建筑水平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路致遠.高層建筑鋼結構施工技術要點分析[J].中國建材科技,2015,02:268+270.
[2]童浩東.高層建筑結構施工特點和施工技術分析[J].四川水泥,2015,10:266+249.
[3]董仲陽,陳晨.淺析高層建筑主體結構施工技術[J].居業,2015,16:105-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