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 林揚眉 于冉
【摘要】在病理生理學的教學過程中互動模式的應用依舊可以取得其他學科一樣的良好效果。本文從對于病理生理學教學內容進行簡析入手,對于病理生理學教學中的互動模式的應用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病理生理學教學;互動模式;模式分析
病理生理學教學中的互動模式應用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學人員應當對于互動模式的應用規律有著足夠的了解,從而能夠在此基礎上促進病理生理學教學中的互動模式整體水平的不斷提升。
一、病理生理學教學簡析
病理生理學教學是一項系統性的教學,以下從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方法、組成部分等方面出發,對于病理生理學教學進行了分析。
1、教學內容
病理生理學教學包括了多方面的教學內容。眾所周知病理生理學的主要內容包括了對于疾病發生和發展的原因以及其整體機制進行研究的學科,因此有著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橋梁的美稱。其次,病理生理學教學的開展多以陳舊的圍繞教材開展,教師多將教學模式的重點放在了填鴨式的教學上,以能夠多向學生灌輸病理學知識作為教學的關鍵,因此實際上還有許多有待完善的地方。與此同時,病理生理學教學的關鍵在于讓學生能夠達到或者是掌握病理學的知識,而不是讓其進行強制性的記憶。
2、教學目標
病理生理學教學的進行是為了能夠更好地培養出更多的可以將基礎醫學理論學以致用的優秀醫學人才。通常來說病理生理學教學的進行需要建立在改進教學方法的基礎上進行。其次,病理生理學教學的關鍵在于緊密的結合臨床醫學的內容,從而能夠在此基礎上有效的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教學質量。與此同時,病理生理學教學的進行還需要教師靈活的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來提升學生對于醫學基礎理論的掌握水平,最終能夠讓學生能夠在臨床中運用所學知識發現并解決問題,從而能夠成為更加出色、優秀的醫學人才。
3、教學方法
病理生理學教學需要建立在靈活應用教學方法的基礎上。教師在教學方法的甄選過程中首先應當樹立起沒有問題就不會有解釋問題和解決問題思想的選擇理念。其次,教師在教學方法的甄選過程中應當在每章的互動教學中進一步的強調以復習與本章相關的生理或生化等基礎知識,從而能夠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能夠根據自己已經學過的知識做出選擇。與此同時,教師在教學方法的甄選過程中應當針對學生的不同回答再與同學們一起討論,然后在對于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與判定,從而能夠讓對于學生的點撥與指導更加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
4、組成部分
病理生理學教學包括了許多不同的組成部分。病理生理學是基礎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其本身也是由許多病理知識所組成的。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病理生理學也是和臨床結合最緊密的基礎醫學學科。因此這意味著熟練掌握病理生理學的相關理論和知識對醫學生培養推理分析的邏輯思維能力有著很大的幫助。其次,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能夠讓學生進一步的將病理生理學的知識運用到臨床診療過程中去,最終能夠有效的提高其未來的臨床診治能力。
二、病理生理學教學中的互動模式應用
病理生理學教學中的互動模式的應用需要從不同的方面著手,以下從合理應用多媒體技術、教學成果優化、增強學生邏輯推理能力、合理選擇教學問題等方面出發,對于病理生理學教學中的互動模式的應用進行了分析。
1、合理應用多媒體技術
病理生理學教學中的互動模式應用需要從多媒體技術上著手。教師在合理應用多媒體技術的過程中首先應當通過圖形、圖像、聲音、文字等教學模式來更加圖文并茂的對于教學內容進行闡釋。其次,教師在合理應用多媒體技術的過程中應當努力的使學生從已復習的正常機體的功能在內的病理學知識,從而能夠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認識并掌握疾病的癥狀。與此同時,教師在合理應用多媒體技術的過程中應當避免照本宣科情況的大量出現,最終能夠促進學生創新精得到進一步的培養。
2、教學成果優化
病理生理學教學中的互動模式應用的關鍵是教學成果的優化。教師在教學成果優化的過程中首先應當避免單純的講授教學內容,而是應當對于學生做出適當的引導,從而能夠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的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發揮出教師的主導作用。其次,教師在教學成果優化的過程中應當將精力放在如何教學生和將掌握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教給學生來,來使得學生能夠學會學習。與此同時,教師在教學成果優化的過程中應當努力的鍛煉學生思維的嚴密性,從而能夠在此基礎上為將來學習臨床學科奠定堅實的基礎。
3、增強學生邏輯推理能力
病理生理學教學中的互動模式應用需要合理的增強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教師在的增強學生邏輯推理能力的過程中應當努力的打破傳統醫學教學中約定俗成的由教師來唱獨角戲的定勢。其次,教師在的增強學生邏輯推理能力的過程中應當努力的培養和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并且自這一過程中提高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積極性,最終能夠在此基礎上使得教與學的過程緊密地結合在一起。與此同時,教師在的增強學生邏輯推理能力的過程中更加全面系統地掌握本專業病理生理學內容最終能夠讓課堂內容更加充實有趣。
4、合理選擇教學問題
病理生理學教學中的互動模式應用離不開老師對于教學問題的選擇。教師在合理選擇教學問題的過程中首先應當把把學生容易接受的問題置于課堂之中,從而能夠在此基礎上促進學生能夠更加仔細地去聽老師提出的問題并且跟隨老師的思路去回答問題。其次,教師在合理選擇教學問題的過程中應當努力的加強學生對于醫學學習連續性的認識,并且進一步的提高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最終能夠有效的促進學生思維和創新意識的良好培養。與此同時,教師在合理選擇教學問題的過程中應當努力的確保學生學過的基礎知識可以得到扎實的鞏固,這要求學生能夠能按照教師的要求作好課前復習,最終能夠在提升學生學習熱情的同時有效的提高學生動腦能力,并且可以為學生不斷學習和發展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
三、結束語
互動式教學在病理生理學教學中的運用可以期待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學人員應當對于教學的可行性進行全面的判定,從而能夠在此基礎上促進教學模式應用整體水平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 李墨林, 賈玉杰. “互動式”教學模式在七年制病理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 大連醫科大學學報, 2014,04(34):71-73.
[2] 馮 蕊, 張 穎, 李 凡, 李 飛, 李 霞, 呂昭萍, 李樹清. 臨床互動式教學在病理生理學教學中的運用[J]. 基礎醫學與臨床, 2014,05(21)31-35.
[3] 張 穎, 李樹清, 劉 躍. 病理生理學雙語教學可行性及教學模式分析[J]. 醫學教育探索, 2014,03(10):73-75.
[4] 陶惠然, 苗乃全. 病理生理學師生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與探討[J]. 中國病理生理雜志, 2014,5(10):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