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社會轉型期我國中部地區回族職業分層研究

2016-05-14 02:10:10李道俊
學理論·下 2016年6期

李道俊

摘 要:本文以社會分層理論為研究視角,以Z縣回族的職業分層現狀為考察對象,關注散居回族在改革開放后的社會轉型期中的社會地位。通過調查研究的方式,在已有的相關研究基礎之上,對Z縣回族的職業分層結構、職業獲取途徑和影響職業分層的因素進行調查,初步分析和討論該地區回族社會分層的現狀和特點。

關鍵詞:社會轉型期;中部地區回族;職業分層

中圖分類號:C9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6)06-0100-05

自20世紀70年代我國推行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的各個方面均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經濟方面,從以往的公有制經濟轉變為多種所有制經濟,在以往計劃經濟的基礎上增加了市場這個“看不見的手”,形成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農業發展方面,原有的人民公社制度轉變成為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與此同時,在政治方面,國家法治得到健全,知識分子的地位得以提升[1]。中部地區作為國家地理位置的中間地帶,起著“承東啟西”的重要作用,生活在這里的回族有著不同于西北地區以及寧夏回族自治區回族的生活環境,對國家的政策有著極大的適應性。

一、緒論

(一)研究背景

作為生活在我國中部地區的一名回族,多年的生活經歷讓筆者對周圍的一切習以為常,對于筆者生活多年的這個社區,其他群體通常會將我們歸于城市中的“污染者”(聚居在清真寺周圍的回族通常會經營肉類屠宰,餐飲等行業),憑借著自身較低的文化背景和“家族產業”在城市的夾縫中生存。恰逢筆者畢業在即,面臨尋找工作這一契機,選擇對自己歸屬的這一群體進行職業分層的研究,試圖通過分析散居回族職業分層的現狀,驗證散居回族在改革開放的大洪流中社會資源占有的不均勻。本研究不僅可以幫助筆者更好地了解歸屬群體的社會地位,所得結論可以用于其他類似群體的研究,同時對當地政府部門的相關工作也有一定的幫助。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1.研究目的

本研究以河南省Z縣為研究個案,旨在考察城市社會中散居回族職業分層的現狀及所呈現出的結構特點,進一步了解該群體獲取職業的途徑和影響因素;通過對其職業分層的研究,揭示該群體在社會轉型過程中的社會地位及資源的獲取情況。

2.研究意義

(1)現實意義

就目前散居少數民族的生存現狀來看,由于我國經濟發展速度在各民族間的差距拉大,社會資源在各階層間的流動速度加快,再加上國家對少數民族的政策扶助等,使少數民族獲取社會資源的機會和能力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研究中部地區回族的職業分層結構,可以了解該群體的社會地位;對于影響其職業分層的因素研究,可以幫助該群體了解自身,自覺地融入正常的社會生活,也可以幫助政府部門制定政策,加快少數民族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條件的改善;研究該群體職業獲取的途徑,則從側面反映了其社會資源的占有與獲取情況。

(2)理論意義

在當代社會,職業地位已經成為人們最重要的社會地位,并將人們社會地位的高低通過職業分成準確地表現出來[2]。對于社會分層的研究,國內眾多的學者從不同的學科視角出發,分別從城鄉二元社會分層現狀對其進行了較為細致的論述,并從傳統意義上的地位、聲望、權利三位一體的社會分層劃分模式和收入、職業、教育程度、權利因素來描繪當代的社會分層情況。

本文將從社會分層研究視角出發,以“散居回族群體在日常生活中的職業分層現狀和職業獲取途徑”為出發點,側重經濟和文化因素對散居回族職業分層現狀的影響,為推動Z縣的合理社會分層發展提出一點點看法,為豐富我國少數民族分層理論盡綿薄之力。

(三)文獻綜述——關于我國少數民族社會分層的研究現狀

從目前國內相關研究來看,關于少數民族的社會分層研究呈現出以下研究特點:研究多民族聚居區的社會分層現狀,如《甘肅民族社會分層現狀分析》《甘肅民族社會流動狀況》《西藏社會分層研究》等;研究某一少數民族聚居區內典型少數民族分層狀況,如《探析新時期涼山彝族社會分層狀況及特點》;關于某少數民族的傳統社會分層研究,如《侗族傳統社會分層的特殊結構及其成因》。

從研究內容上看,目前國內的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社會分層標準的變遷,如在涼山彝族的研究中,主要探討了原來以血緣等級為基礎的分層標準隨著經濟、政治等原因發生弱化,關于佤族的社會分層研究則考察其在改革開放后以韋伯的多元分層模式為依托,形成了四個典型的階層類型;研究某民族社會分層在不同時期的情況,如侗族和涼山彝族的社會分層研究分別只論述其在改革開放前和新時期的社會分層情況;涉及民族社會分層的特點的相關研究,主要從民族自身的民族觀念、經濟發展狀況、職業結構轉變和教育程度等方面總結現狀;也有涉及少數民族流動現狀的研究。

二、研究設計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1.社會轉型期

目前關于社會轉型期的概念界定主要有兩種:一種認為社會轉型期是從1840年的鴉片戰爭開始的;另外一種觀點則認為社會轉型期的起始點是1978的改革開放[3]。嚴振書、寧向陽對社會轉型期的起始時間進行研究,指出社會轉型期是指社會從傳統型向現代性進行轉變的過渡階段[4]。并提出社會轉型期以改革開放為起點的依據為:之前傳統因素占主導地位的狀況未改變[4]。筆者在此使用的社會轉型期這一概念正是借鑒了以上兩位學者的觀點。

2.中部地區回族

本文中所使用的中部地區回族這一概念,主要是指散居地區的回族,它區別于寧夏回族自治區和西北少數民族地區的回族。這一群體作為少數人群長期生活在漢族等其他民族的周圍,已在較大程度上融入了社會生活。

3.職業分層

職業分層作為社會分層的基礎[2],既可以作為社會分層的一個劃分標準,又在某種程度上作為獨立的社會分層概念。它主要通過職業地位反映一個人的社會地位,并輔助于職業地位測量、職業聲望和社會經濟地位量表等方法。目前,職業分層已經越來越普遍地被用于測量一個人的社會地位。

(二)研究方式與方法

1.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運用調查研究和實地研究的研究方法,采用抽樣調查的研究類型。對于資料的收集則使用問卷調查法,主要采用自填式問卷的方法,在整個問卷的填答過程中均有調查人員在場,保證了問卷的回收率;考慮到調查對象中存在著大量的文化程度不高的人群,再加上小城鎮居民對問卷的接受程度不高等原因,對少量由于年齡和文化程度原因不方便填寫問卷的調查者使用當面訪問法的形式,以保證問卷的質量。同時,還從該社區和行政村中隨機抽取10人進行訪談,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職業分層的結構及特點。

此外,本項研究以描述性和解釋性研究為主,同時涉及少量探索性研究;以定量研究為主,以定性研究來幫助解釋相關現象。

2.調查對象的確定

由于本研究著重調查中部地區散居回族的職業分層,因此,研究對象的年齡區間應為16至60歲適齡勞動人口;同時,本研究著眼于社會轉型期的時代背景下,某一群體的職業結構狀況,在這兩項前提條件的約束下,本研究的研究對象也就定格在1962年至1996年之間出生的人群,即研究對象的年齡區間為16歲至50歲Z縣回族中就業人員。

3.樣本的確定和抽樣方法的選擇

本調查總體為Z縣城關鎮的回族,樣本框為Z縣縣城共計3 000名回族群眾,從中抽取100名回族群眾組成調查樣本,本次研究將選擇多階段抽樣的方法,在城關鎮下屬的三個街道(涅陽、雪楓、玉都街道)中抽取涅陽街道辦事處,并從該辦事處的15個社區居委會、5個行政村中選擇中山街社區居委會和北關村,分別從中抽取60人和40人,最終組成100個調查樣本。

4.樣本的回收、檢驗和評估

本調查實際發放問卷100份,回收問卷96份,其中有效問卷96份,問卷的有效回收率達到96%。對樣本的初步評估如下。

(1)樣本的性別構成

本次調查共涉及男性52人,占總數的54.2%,女性44人,占總數的45.8%。男女比例相對平均。

(2)樣本的職業類型構成

本次調查樣本的職業類型百分比構成如下:國家與社會管理者占4.2%;經理人員占1%;私營企業主占2.1%;專業技術人員占19.8%;辦事人員占11.5%;個體工商戶占26%;商業服務業人員占26%;產業人員占9.4%。

(3)被調查者月收入情況

本次調查被調查者的月收入百分比構成如下:800元以內占1%;800-1 200元占7.3%;1 200-2 000元占45.8%;2 000-3 000元占32.3%;3000元以上占13.5%。

本次調查所回收的所有問卷均經過筆者的認真檢查與核對,逐一地輸入SPSS軟件進行分析,并結合excel工作表進行圖表的建構。分析與評估主要包括單變量的統計分析(頻數分析與百分比分析)和雙變量的交互統計分析。

三、分析與討論

(一)Z縣回族職業分層的基本現狀

1.職業階層情況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當代中國社會階層結構課題組”所做的《當代中國社會階層研究報告》中,研究者們將中國社會劃分為十大階層:國家與社會管理者、經理人員、私營企業主、專業技術人員、辦事人員、個體工商戶、商業服務業人員、產業人員、農業勞動者和城市無業、失業、半失業者[5]。筆者根據以上劃分,通過調查與統計分析:在Z縣回族的職業構成中,所占比例較大的職業類型為專業技術人員、辦事人員、個體工商戶和商業服務業人員,以上四項職業類型分別占據19.8%、11.5%、26%和26%。由此可以得出:超過一半的被調查者目前從事著商業或與其相關的服務業活動。

2.產業情況

經過SPSS數據分析,我們得到關于樣本的產業構成百分比如下:第二產業占14.6%;第三產業占85.4%;從以上數據中,我們不難發現,縱然在樣本中存在著大量的農業戶口(占據樣本總數的39.6%),但是從就業者的產業構成表中,我們沒有看到作為農業的第一產業的成分,這充分說明隨著城市化的步伐加快,在城市中存在著具有農業身份的城市人。其次,從構成第三產業的就業者占到85.4%的比例來看,城市中的回族大多數從事著服務性行業。

3.工作的強度與工作環境

在此,筆者將工作的強度分為:工作的勞動強度與工作的時間強度。被調查者從工作的勞動強度來看,腦力勞動者占25%;體力勞動者占31.2%;兩者兼有占43.8%。而從工作的時間強度來看,工作4-8小時占40.6%;工作8小時以上占37.5%;視工作需要而定占21.9%。

從勞動強度和勞動時間可以看出:目前,城市中的回族由于工作的限制,在勞動強度上表現出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同時存在的局面,而兩者沒有呈現出較大的強度區分;再者,就勞動時間而言,40.6%的被調查者工作時間在4-8小時,在國家規定的8小時工作時間的范圍內,另外還有21.9%的勞動者工作時間根據工作的具體需要而定,表明其工作在時間上有一定的隨意性。

此外,被調查者的工作環境情況如下:室內工作者占59.4%;室外工作者占13.5%;兩者兼有占27.1%。被調查者的工作環境情況,則從側面反映出大部分的回族就業者的工作在室內,也就避免了室外的奔波與勞累。

4.職業報酬獲得情況

關于職業報酬的獲得情況,筆者主要通過調查樣本的月收入來說明就業者因為職業分層而產生的經濟地位情況。

根據樣本的月收入情況分析的調查結果清楚地向我們呈現出在所調查的樣本中,由于職業(或其他收入)狀況所造成的就業者月收入情況:有45.8%的被調查者每月收入達到1 200元-2 000元,32.3%的被調查者月收入在2 000元-3 000元。若從收入情況看居民的生活狀況,則可以說目前城市中回族的經濟生活尚好。

5.除正式職業外的收入分析

在筆者進行調查的過程中,發現了調查樣本中不乏少數人(41.7%的調查者存在來自正式工作外的其他收入)存在著雙重收入的情況,即收入的一部分來自于上述調查的職業所得,另一部分則來自于其他的活動。經調查分析,除工資外的收入所得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房屋出租所得(占調查總數的37.5%),為他人辦事回扣所得(占調查總數的12.5%),農業勞動所得(占調查總數的7.5%),從事商業活動所得(占調查總數的12.5%),依靠技術勞動所得(占調查總數的5.2%)。作為城市中的一員,市民租賃自己的房屋雖不能作為一種職業,但是卻可以在無形中增加自己的月收入;再加上商業活動的靈活性與隨意性,也被不少的市民選擇作為自身的第二職業。

(二)Z縣回族職業分層的影響因素及其職業獲取途徑

1.影響Z縣回族職業分層的因素

在當代社會,影響職業的因素有很多,客觀方面來說:社會生產狀況、市場結構和社會勞動分工都會影響到職業結構;主觀方面來看:一個人的年齡、性別、種族也影響到職業結構[6]。就筆者所了解到的Z縣情況來看,筆者在原有的影響因素上加入了文化程度、個人能力、家庭經濟基礎、父母職業和關系網絡五個變量,全面地考察影響到Z縣回族職業分層的多種因素。

調查結果可以清楚地看到影響Z縣回族職業選擇的主要因素。影響職業選擇各因素的百分比構成如下:年齡24%,性別25%,民族20.8%,文化程度80.2%,個人能力45.8%,家庭經濟基礎22.9%,父母的職業28.1%,關系網絡50%,其他3.1%。

通過對影響職業選擇的因素進行頻數百分比分析,在筆者列出的九個影響因素中,文化程度居于首要地位,文化程度直接影響到個人職業選擇的范圍和類型;除此之外,關系網絡和個人能力也是影響個人職業選擇的重要因素,這兩個因素分別從客觀和主觀兩個方面制約到個人的職業選擇;而家庭經濟基礎、民族、性別和年齡四個因素并未對職業選擇產生較為突出的影響。

2.職業選擇時的人為影響情況

經過統計調查分析,筆者注意到83.3%的被調查者在職業選擇時受到了他人意愿的影響,筆者將影響職業選擇的人群分為:父母、伴侶、親戚、朋友和其他五類。

調查結果向我們清楚地展現出五類對他人職業選擇產生影響的人群。其中,父母和親戚對個人的意見較易被求職者采納,64.6%的人在選擇職業時會聽取父母和親戚的意見,14.6%的人則會聽取伴侶的意見,不管是父母,伴侶還是親戚都是作為求職者所屬的初級群體,因此,可以說,初級群體在個人求職過程中將發揮著引導的作用。

3.影響個人職業選擇因素的主觀評價

上面已經講到影響個人職業選擇的客觀和主觀因素,并通過調查檢驗各影響因素在實際選擇中的影響程度。除此之外,本研究所證實的影響因素排名卻與邱澤奇學者在書中探討的有所出入,是否是當下職業選擇的影響因素發生變化,抑或是人們主觀評價與實際影響之間有所沖突?筆者對此進行了探討。

各因素對職業選擇重要性的主觀評價百分比構成如下:年齡46.9%,性別30.2%,民族23.9%,文化程度86.5%,個人能力87.5%,家庭經濟基礎70.8%,父母的職業47.9%,關系網絡87.5%。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在人們的主觀評價中,性別和民族因素對職業選擇仍具有不明顯的影響,這與之前的分析結果相一致;父母職業、年齡和家庭經濟基礎三個因素在實際的職業選擇中并不具有絕對性影響,但是在人們的主觀評價中,這三個因素會起到比較重要的作用,這說明人們在求職中會主觀性地傾向于依賴于父母和家庭經濟狀況,同時也會因為年齡問題而產生一定的主觀回避,而這種主觀性的意識則與事實并不完全一致;此外,在實際的影響因素中,關系網絡、個人能力和文化程度具有較為明顯的影響,而人們主觀意識中對三者的評價也與事實相符。

4.職業的代際流動情況

一些研究表明職業存在明顯的代際流動性,受到社會變遷和社會結構的影響,子女會理性地選擇從事與父母職業相同或者相近的職業,或者選擇不從事與父母職業相同或者相近的職業。那么在Z縣的回族中是否也存在這種現象?經統計分析,在調查者中,有39.6%的人選擇從事與父母的職業相同或者相近,同時也存在60.4%的人不愿意從事與父母職業相同或者相近的職業。為何同一群體在職業的代際繼承性上存在如此大的差距,何種因素又導致了該現象的出現?筆者進一步給出了答案。選擇與父母職業相同或相近的原因分析百分比構成如下:“父母最大限度地幫助自己”占23.7%;“自己較為熟悉該類工作”占39.5%;“現有關系網比較強”占18.4%;“工作環境好”占13.2%;“工資收入高”占5.3%。

在以上五個影響因素中,本人對父母職業的熟悉程度是其選擇與父母職業相近的主要原因;同時,父母對自己的幫助,現有穩固的關系網和父母較好的工作環境也是吸引個人從事父輩職業的原因。

同時,超過一半的人群(占有調查總體60.4%的樣本)會選擇不從事與父母職業相同或者相近的職業。對該群體來說,又有哪些因素影響其做出該項決定,而放棄現有父母積累的關系網呢?不選擇與父母職業相同或相近的原因分析百分比構成如下:“對該工作不感興趣”占14.6%;“經濟收入不高”占19.8%;“工作環境差”占15.6%;“勞動強度大”占3.1%;“并非職業趨勢所向”占7.3%。經上述數據的分析,我們看到經濟收入不高、工作環境差和個人興趣成為影響個人放棄與父母相近職業的三個主要因素。

四、結論

經過以上的分析討論,通過對Z縣回族的職業分層基本現狀,職業選擇時的途徑探究以及影響職業分層的因素辨析,可以得出以下幾點結論。

(一)當前Z縣回族職業分層的現狀與特點

1.職業分層結構

按照陸學藝在《當代中國社會階層研究報告》中所劃分的十大階層來看,在調查的樣本中沒有涉及農業勞動者和城市無業、失業和半失業者,縱然有7.5%的人會從農業活動中獲取利潤,同時也有39.6%的調查者從戶籍類型上看屬于農民范疇,但是在職業調查中卻沒有標明自己的農民身份,這與長期生活在城市中有關(將自身歸于城市人)。如果將十大階層按照等級進行劃分,Z縣回族職業分層呈現出“橄欖球”的等級結構,從事個體工商業和商業服務業人員占據大量比重。

2.重商主義傳統的延續

關于回族的各種典籍中都有涉及回族喜愛經商的記載“在回族經濟生活中最為突出的莫過于商業活動,有相當數量的回族投身于商業活動,并以善經商營利而著稱于世”[7]。在上述分析中我們已經得出占樣本總體52%的人在從事與商業有關的活動,這種職業群體的大量存在一方面是傳統重商主義模式的延續,另一方面也表明該模式延續的時代背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形成,多種所有制經濟成分的存在和市場調節機制的形成,都為商業的繁榮提供了支持。社會大背景的支撐和傳統重商主義盛行的雙重機制的制約下,該群體的商業活動也就興旺起來。

3.雙重收入現象的存在

商業活動的靈活性和自由性,使從業者的工作時間得到縮短,擁有自由掌控的時間越來越多,也就為從業者在工作之余從事其他牟利活動提供便利,在本次調查中,筆者經過調查已證實了這種假設,41.7%的被調查者表明自己擁有著除正式職業外的其他收入,如:租賃房屋,為他人辦事,進行農業勞動,從事商業活動和依賴技術勞動。被調查者會承認存在上述收入,但不愿意將其歸為自己的職業,一方面是因為上述職業通常不被人們列入正式職業的范疇,另一方面是與被調查者承認的正式職業相比,這些職業的職業聲望不高。

雙重收入情況的存在,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雙重職業身份的存在,這種現象的存在是市場經濟的結果。

4.經濟利益的主導地位

在美國社會學家和社會統計學家鄧肯的社會經濟地位量表中,其測量的主要內容是人們的收入地位、教育地位和職業地位[2]。而收入的高低則通過職業反映出來,同時,在現代社會,職業地位已經成為人們最重要的社會地位[2]。在人們的職業選擇中,經濟利益始終作為主要因素對人們的職業選擇進行誘導,即人們進行職業選擇是為了提高自身的經濟地位,改善自身的生活條件,因此,收入較高的職業通常成為人們選擇職業的首要選擇。在本次調查中,我們發現大部分人選擇從事商業活動,一部分原因是自身的文化程度限制其進入其他領域,另一部分原因則是商業活動的高回報。而且,2.1%的調查者會因為父母職業的收入較高,而選擇從事與父母相同的職業;也有19.8%的被調查者因為經濟收入不高而放棄與父母相同的職業。可以說,在職業選擇的過程中,經濟利益占據著主要的地位。

5.初級群體的參考價值

在一個人的職業選擇中,有主觀方面的影響因素,也有客觀的影響因素,同時也有影響職業選擇的人為因素(主要是影響他人職業選擇的群體)。其中,父母、伴侶、親戚和朋友四類人群對個人的職業選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父母、伴侶和朋友三類人意見的影響程度竟高達79.2%,從成員的親屬程度看,該三類人群均屬于初級群體的范疇,這也表明初級群體成員的意見在個人職業選擇的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6.重視文化教育與疏離文化教育的矛盾

被調查者教育程度百分比構成如下:小學占21.9%,初中占38.5%,高中占16.7%,中專、技校占5.2%,大專占9.4%,本科以上占8.3%。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高達60.4%的被調查者的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水平,而77.1%的被調查者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下,這也表明該群體的教育程度普遍不高。但同時,對影響職業選擇因素重要性的主觀評價中,86.5%的被調查者認為文化程度在職業的選擇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影響性。較高的影響因素與實際較低的文化程度的背離,呈現出一種矛盾的選擇性。而這種矛盾也對該群體職業結構的形成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二)對于Z縣回族職業分層的一些感悟

第一,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從當前回族的職業分層結構來看,第三產業的就業者占據著較大的比例,當前國內也在極力推行第三產業的發展,對于回族來說,其傳統的重商主義在該群體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回族中推行第三產業是有著先天優勢的。同時,在短期內改善群體的職業結構具有較大的難度,在原有基礎上進行結構優化卻有著現實意義與可能性。此外,在該群體內大力發展第三產業也可以在短期內提升其社會經濟地位,對其教育程度的限制性也比較低。

第二,注重文化教育,致力于提升群體的教育水平。經過多次的分析與探討,不可否認文化教育在個人職業選擇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美國經濟學家的文憑理論(篩選假設理論)把教育作為職業選擇過程中的一種篩選機制,該理論認為,在雇主選擇職員的過程中,其初次接觸到市場上的勞動力時,并不了解求職者的能力,也無法在短期內對其能力進行了解,唯一的途徑就是以文憑作為參考,即該理論把教育看作選擇雇員的重要信息,研究雇主在勞動力市場上挑選工人的原則。李強學者在研究中也指出現代社會把教育作為篩選社會分層的最主要機制,同時這種機制最早起源于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2]。

第三,未來該群體的職業分層結構會有所改善。這種改善不僅是指職業結構上的優化,也包括教育程度的提升。通過對代際職業的繼承意愿分析,我們已經知道60.4%的人由于各種原因而不愿意從事與父母相同或相近的職業。同時通過分析影響職業選擇各因素的重要性,我們必須承認教育程度在職業選擇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該群體已經意識到教育對其生活現狀改善的必要性。據此,我們可以推測,未來該群體的職業結構會得到優化,該群體的整體文化程度也會得到提升。

第四,對其社會地位的若干思考。對Z縣回族的職業分層所進行的研究表明,該縣大部分的回族所從事的職業與商業活動相關,且大部分被調查者的社會地位不高,結合職業聲望調查[8]表,我們不難發現,從現有的調查中,該縣回族群體的職業聲望普遍不高(被調查者中職業聲望排名較前的為電視節目主持人排第23位)。而當下社會權利的獲得主要通過個人所從事的職業,對于該群體,其職業現狀決定了在社會資源獲取方面并不處于優勢地位。因此,改善該群體的受教育狀況,擴寬其職業向上流動的途徑,可以有效地促進其社會資源的獲取,改變其社會地位不高的現狀。

(三)本研究的局限與不足

由于筆者自身的能力有限,本文主要著眼于研究Z縣回族群體職業分層的結構、職業分層的特點,以及影響該群體職業分層的因素分析,所進行的各種探討也比較淺顯。此外,由于時間和調查條件的限制,關于Z縣回族職業選擇的途徑分析僅限于主客觀因素,而沒有深入地研究各因素的具體影響程度。筆者的初衷是將描述性研究和解釋性研究相結合,并加之以適當的探索性研究,而最終的研究報告中則主要圍繞著描述性研究,并輔之以解釋性研究,在探索性研究部分則涉及甚少,這也將成為筆者今后學習與努力的方向。

(四)研究中發現的問題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在本次研究中,從初期的探索階段到最終的整理資料階段,筆者均有一些感悟,首先,在進入社區時,筆者發現本以為可以從社區管理部門獲得比較全的居民信息,而在具體的調查中,筆者甚至沒有獲得一份比較翔實的住戶名單信息,筆者需要住戶登記居民信息,進而制定樣本框;其次,在資料的收集階段,筆者發現雖然調查的群體是城市居民,但是在這樣的小城鎮中,對于社會調查還是比較難以接受,筆者為了順利地進行調查,在社區中找到了較有權威的老人陪同在整個調查過程,將調查活動一一地介紹給被調查者。由此看來,關于城市居民的敏感性和城市社區管理的相關研究可能會成為今后筆者傾向調查的內容。

參考文獻:

[1]李強.社會分層十講[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2]李強.轉型時期的中國社會分層結構[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2.

[3]劉祖云.社會轉型解讀[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

[4]嚴振書,寧向陽.關于中國社會轉型期及其階段性[J].中共石家莊市委黨校學報,2011(3).

[5]陸學藝.當代中國社會階層研究報告[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6]邱澤奇.當代中國社會分層狀況的變遷[M].石家莊:河北大學出版社,2004.

[7]楊圣敏.中國民族志[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6.

[8]李強.轉型時期沖突性的職業聲望評價[J].中國社會科學,2000(4).

[9]張桂榮.人口社會學[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

[10]周長城.經濟社會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11]鄭航生.社會學概論新修:第3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12]馬戎.民族社會學導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13]戴維·格倫斯基.社會分層:第2版[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5.

[14]李強.社會分層與貧富差別[M].廈門:鷺江出版社,2000.

[15]胡順延,胡功民.中國中部地區社會結構變遷[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16]蘇陽,馮仕政,韓春萍.中國社會轉型中的階級[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1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在线观看91精品| 最新国产午夜精品视频成人| 国产精品无码影视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一区免费看| 国产精品久线在线观看| 噜噜噜久久| 四虎永久在线视频| 91黄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丝袜一二三区| 久久综合色天堂av| 国产又黄又硬又粗| 成人亚洲国产| 欧美一级99在线观看国产| 欧美性色综合网| 狂欢视频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欧美日韩91| 狠狠操夜夜爽| 中文一区二区视频| 91麻豆国产视频| 国产午夜人做人免费视频| 97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亚洲中文字幕97久久精品少妇| 91区国产福利在线观看午夜| 日本人又色又爽的视频| 国产视频入口| 亚洲视屏在线观看| 免费a在线观看播放| 91探花国产综合在线精品| 久久网欧美|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黑色丝袜的老师| 欧美三级视频在线播放| 婷婷午夜天| 精品国产女同疯狂摩擦2| 91色综合综合热五月激情| 免费毛片视频| 欧美色图久久| 国产女人在线视频| 亚洲美女操| 97视频精品全国免费观看| 国产一级片网址| 婷婷综合在线观看丁香| 日韩在线播放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夜色91| 欧美一级99在线观看国产| 秋霞一区二区三区| 99精品在线看|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卡| 在线观看无码a∨|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91九色| 中文字幕亚洲另类天堂| 国产理论最新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av片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综合成人| 免费一级大毛片a一观看不卡| jizz亚洲高清在线观看| 免费人成黄页在线观看国产|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中文| 亚洲色图欧美激情| 久久无码av三级| 久久五月视频| 亚洲91在线精品| swag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视频久|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视频| 国产凹凸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国产网址你懂的| 日本三区视频| 久久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欧美成人一区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 国产国拍精品视频免费看| 青青青视频免费一区二区|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一区| 一级香蕉人体视频| 国产精品区视频中文字幕| 国产97色在线| 国产午夜小视频| 午夜啪啪网| 亚洲品质国产精品无码| 精品无码专区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