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
摘 要:傳統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國粹,然而卻被其他國家利用,造成了傳統中醫藥流失國外,使傳統中醫藥知識創造者、繼受者、所有者的利益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因此,保護傳統中醫藥知識產權已經迫在眉睫,本文從商標法角度論述了如何進行傳統中醫藥的知識產權保護。文章一共有三個部分,第一部分闡述了傳統中醫藥商標保護的必要性,第二部分闡述了我國傳統中醫藥商標保護存在的問題,第三部分闡述了對傳統中醫藥進行保護采取的對策。
關鍵詞:中醫藥;知識產權;商標法
中圖分類號:DF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6)06-0127-02
近年來,外國尤其是西方發達國家將傳統中醫藥視為一種公知的、可免費使用的知識,不斷地加大對傳統中醫藥的研究,憑借其先進的技術不遺余力地對傳統中醫藥進行商業研發,獲得了巨額利潤,但是他們對中國卻沒有任何補償。因此,我國不僅應該加強對傳統中醫藥研究的力度,而且應該運用知識產權來保護傳統中醫藥。目前,我國對傳統中藥的商標保護研究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本文就從商標法的角度談談如何進行傳統中醫藥的知識產權保護。
一、傳統中醫藥商標保護的必要性
(一)商標是商譽的象征、質量的保證
消費者能通過商標辨認商品的來源、質量、價值。中藥商標范圍涉及很廣,如藥材、藥飲片、制藥專用機械設備及其配套裝置、醫藥質量檢測用標準品、醫藥質量檢測儀器設備及試劑、醫藥保健食品、醫藥化妝品、醫藥包裝材料、醫藥制劑輔料等[1]。商標是消費者選擇商品的依據,尤其是馳名商標是消費者選擇商品的目標,因為馳名中藥商標的產品往往具有良好的商譽和過硬的品質,醫藥的治療效果和售后服務都有保證,容易獲得消費者的認可。因此,商標對于一個中藥企業來說非常重要,比如說“同仁堂”作為家喻戶曉的商標,在廣大的人民的心中具有良好的口碑,選擇了同仁堂的藥品,消費者用得放心,買得舒心。
(二)商標對于企業來說是無形資產
商標是企業產品的標志,通過商標可以反映出這個企業產品的內涵、品質、文化、質量等情況。不同商標的醫藥產品在市場上銷售,會有不同的質量和療效,會產生不同的口碑,久而久之,不同醫藥產品的商標就會有不同的價值,所以商標對于一個醫藥企業來說是一種無形的資產。云南白藥是國家首批“商標戰略實施示范企業”,所以該公司向來重視商標在企業發展中所起的作用,經過多年的品牌塑造、發展和再創新,在云南白藥這一大品牌下,已經形成了多個品牌共同發展的體系。如今,云南白藥的品牌價值已經高達185億元,位列中國醫藥行業之首。2015年11月30日,云南白藥喜獲中國商標金獎,得到了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認可。
(三)商標是不講話的最好推銷員
對于我國傳統中醫藥的發展來說,注重傳統中醫藥的商標保護,對于一個醫藥企業來說非常重要。一方面由于商標表明了藥品的服務質量及企業的信譽,它本身就是一種廣告手段;另一方面,企業也會通過廣告來宣傳藥品的商標,如果商標的文字、圖形簡單明了,容易記憶,能增強廣告宣傳效果[2]。在市場中,人們通常都是認“牌”購藥,所以各企業都在確保藥品質量的前提下,通過商標的廣告宣傳,提高本企業藥品的競爭能力。各個醫藥企業都在市場上創名牌、保名牌,維護本企業的經濟利益。因為名牌對于消費者來說是質量的保證,對于企業而言是市場的象征。商標是不講話的最佳推銷員,好的藥品商標會給醫藥企業帶來豐厚的利潤。
二、傳統中醫藥商標保護存在的問題
(一)中醫藥企業品牌意識淡薄
我國中醫藥企業不重視商標保護,商標注冊量少。到1995年,我國共有2萬家企業,但是僅注冊了50萬件商標,平均40家企業才有1家注冊商標[3]。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調查的120家中成藥企業中,被調查企業對利用注冊商標保護中醫藥知識產權的積極性也不是很高。跟外國的有關藥品企業相比,差距很大。比如瑞士的化學藥品公司注冊商標高達3萬多個,日本武田株式會社在國內外擁有的注冊商標達到7 000多個,每年還有300多個商標申請注冊[4]。另外,我國的很多馳名商標在外國被頻頻搶注,使我國的中醫藥企業遭受了巨大的損失。例如,在我國家喻戶曉的中藥行業的老字號“同仁堂”,卻被美國、日本、韓國、挪威、荷蘭、瑞典等多個國家企業搶注。
(二)中藥商標設計質量低
商標是商品和服務的標記,它是商品生產者、經營者、服務提供者為了使自己生產、銷售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務,在商場上與其他商品或服務相區別而使用的一種標記。一個好的商標能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效益,不僅能激發消費者購買產品和參與服務的欲望,而且能提升品牌的價值,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但是,我國中醫藥商標的設計簡單而隨意,依山就用山名,伴水就用水名,從整體上來看質量并不是很高。比如,山西省的制藥行業以“晉”為商標的就有很多種:“晉地”“晉春”“晉光”等等[5]。這樣的商標設計,不僅不具有個性,而且沒有競爭力。很多中藥企業把一個商標用于多個產品,而不是針對不同的中藥商品設計不同的商標,這樣設計的中藥商標,不僅無法體現中藥產品的特性,也無法體現中藥商標的識別功能。
(三)對道地中藥材保護力度小
道地中藥材是在特定的地域內產出的藥材,由于其特有的生態環境而集中生長在一定的區域,在栽培技術,采集加工方面,都有特定的方法和技巧,相對于其他地方生產的中藥材,品質更好,療效更佳。道地中藥材不管在產量上還是質量上,都有明顯的地域性,為了保證藥材特有的品質,最好在道地中藥材的原產地種植中藥材。在不同的環境下,會產出不同品質的道地中藥材,比如江蘇的薄荷,浙江的益母草,內蒙古的麻黃,黑龍江的赤芍,新疆的雪蓮,貴州的何首烏等等。我國的道地中藥材資源非常豐富,但是對這些道地藥材進行商標注冊的卻很少,出現了很多假冒道地藥材的情況,從而使得行業的利益受到損失。
(四)藥品名和商標名相互混淆
中醫藥品有通用名稱和商品名稱,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藥品名和商標名。我國的商標法有明確規定:商標不能使用通用名稱作為商品的象征。例如,“匯仁牌”烏雞白鳳丸,“匯仁牌”是其商品名稱,“烏雞白鳳丸”是其通用名稱,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多叫這種中醫藥產品為“烏雞白鳳丸”而不是“匯仁牌”。其他的一些中藥產品,比如:垠肉豆蔻飲片、大活絡丹、安宮牛黃丸等,它們只是藥品的通用名稱,卻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廣為流傳。但是,我們卻不知道它們的商標名稱是什么,這說明很多企業把通用名稱和商品名稱相混淆,一直在宣傳商標的通用名稱,而商品名稱才是一個企業中醫藥產品的標志。
三、傳統中醫藥商標保護的對策
(一)提高中醫藥產品的商標設計質量
我國中醫藥領域商標設計質量不高,無論從中醫藥商標的圖形設計,還是中藥商標的創意設計來看,我國中醫藥商標的設計都明顯缺乏競爭力。如果一個商標的設計質量不高,無法給消費者留下良好的印象,從而會影響產品的認可度。所以,中醫藥企業的商標不僅要具有良好的視覺效果,而且應彰顯其功能療效,總而言之,要符合中醫藥行業健康性、安全性、生命性的要求[6]。例如,深圳太太藥業有限公司注冊的“太太”商標,一直以來都是我國傳統中醫藥商標的典范,用一個很平常的詞語,卻把這個中藥產品的特點表達得淋漓盡致。在現代社會,一個不注重健康的太太,哪一位先生都不會喜歡,太太為了自己的健康和美麗,會記得喝太太口服液,而先生為了自己太太的健康美麗,會給自己的太太買太太口服液。用“太太”作為注冊商標,能夠吸引消費者的眼球。
(二)建立中醫藥國際馳名商標品牌
打造中醫藥國際馳名商標,不僅對一個中藥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也是一個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首先,中藥企業可以通過注冊防御商標和聯合商標,從而構建完整的商標保護體系。這種做法擴大了中藥企業的商標權范圍,從而防止其他企業變相的侵犯自己的商標權。其次,中藥企業要注重國際商標的注冊,由于馳名商標有很強的地域性,在哪個國家申請注冊,商標就在哪個國家有效,因此,我們要在國際上積極申請注冊馳名商標,這樣才能使我國中醫藥的馳名商標在其他國家得到保護。最后,注重中醫藥產品的品牌文化建設,一個商標經過多年的文化積淀和持久不斷的宣傳,才能得到消費者高度的精神認同,最終形成強烈的品牌認可度,因此,一個注重品牌文化的中藥企業,才能在國際競爭的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
(三)對道地藥材進行地理標志保護
某種商品來源于某地區,該商品獨特的質量、信譽和其他特征,是由這個地區特有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所決定的,標識此商品來源的標志,就是我們所說的地理標志[7]。地理標志的地域性尤為強烈,因為地理標志不僅存在國家對其實施保護的地域限制,而且其所有者同樣受到地域的限制,只有商品來源地的生產者才能使用該地理標志。用地理標志來保護傳統中醫藥有巨大的意義,通過運用地理標志區別藥品的來源,表明藥品的質量,有利于我國道地藥材知識產權保護。在國際上《trips協議》中也明確規定:在成員國受保護的地理標志,該協定的其他成員才保護該地理標志[8]。如果地理標志在本國得不到保護,那么參加《trips協議》的各個成員國都沒有義務保護其他國家的地理標志。因此,對于道地中藥材的保護,只有先對其進行地理標志的保護,它才有可能在國際上得到保護。
(四)主商標與商品商標相結合
采用主商標與商品商標相結合的方法,就是用主商標來建立和提升商品的名氣,用商品商標來表示主商標下各種商品的品質、成分、用途、功能等。所以,中藥企業采取主商標與商品商標相結合的策略,有利于企業長遠的發展。比如說“云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使用主商標和商品商標相結合的發展政策,“云南白藥”是主商標,云豐、千草堂、天紫紅等等是“商品商標”?,F在,消費者非常認可“云南白藥”生產的藥品,選擇了“云南白藥”就選擇了高質量的藥品和服務?!霸颇习姿帯逼煜碌摹霸曝S”品牌是特色天然藥物的象征,“千草堂”品牌是健康養生產品的象征,“天紫紅”是婦科產品的象征。當某一商品商標的中藥產品質量出了問題,消費者就不會在購買這一商品商標的藥品,也便于經營者及時地采取措施處理出了問題的中藥產品,這種做法也避免了中醫藥企業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現象。
參考文獻:
[1]楊海東.中藥知識產權保護研究[D].上海:上海大學,2006.
[2]王明旭,劉家金,泰正.醫藥知識產權戰略研究[M].北京: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2004.
[3]呂凱,王弦.淺談傳統中醫藥的知識產權保護[J].法治與經濟,2011(11).
[4]么厲.中醫藥知識產權保護[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
[5]吳秀云,胡靜嫻.以商標法為視角探析我國中醫藥知識產權保護[J].中藥論壇,2013(1).
[6]夏益,田侃,王艷翠,吳穎雄.從商標保護視角淺析中醫藥傳統知識保護[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4(11).
[7]雷濠寧.論我國中草藥地理標志保護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標準科學,2014(9).
[8]王魏云.中醫藥知識產權保護及品牌戰略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