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芳芳
摘 要:民辦高等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民辦本科高校要科學持續發展,必須要有科學、清晰的辦學定位,而辦學定位離不開地方區域特色。本文從辦學層次、辦學類型、學科類型、人才培養目標和服務面向定位等方面探討民辦本科院校辦學定位的區域特色。
關鍵詞:民辦本科;辦學定位;區域特色
中圖分類號:G648.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6)06-0185-02
我國民辦高等教育隨改革開放發展起來,至今走過三十多年的歷程,已經成為我國高等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近十幾年,由于院等教育不斷擴大招生規模,原有的院校體制難以滿足快速發展的需求,民辦本科院校應運而生。根據教育部發展規劃司的統計,截至2015年5月,全國有民辦本科院校共計416所,分布在29個省、市、自治區。民辦本科院校由于辦學時間短、師資力量薄弱、區域差異性較大等原因存在辦學定位模糊或不當的問題,部分民辦本科高校在辦學定位上沒有與區域文化、經濟特色緊密聯系,使得民辦本科高校發展困難,出路不明。本文就民辦本科高校辦學定位與區域特色的關聯進行思考,從區域特色出發探討民辦本科高校的辦學定位。
一、民辦本科院校辦學定位
(一)民辦本科高校辦學定位特點
目前國內外各類研究當中,關于辦學定位的定義有很多種,本文將辦學定位分為三個方面[1]:辦學層次與辦學類型定位、學科專業定位與人才培養目標定位、辦學特色定位與服務面向定位。這種分類方式有助于從區域特色出發研究民辦本科高校的辦學定位。與公辦高校辦學歷史悠久、學科文化深厚、辦學特色鮮明不同,民辦本科高校正在逐漸形成有自己特色的辦學定位。由于投資渠道不同,對政府的依賴度低,民辦本科高校必須注重管理效率和效益,體現出經營能力強,與市場結合緊密,以應用性、實用性學科為主的辦學定位特點[2]。
(二)民辦本科高校的辦學困惑
目前,民辦本科高校普遍存在起步晚、起點低、社會公信差、收費高的問題,在資金、生源、師資等方面無法與公辦高校相比[3]。在辦學定位上出現定位表述趨同、特色不足,辦學力量無法與辦學定位相匹配,人才培養模式不適應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等問題,因而導致人才培養目標模糊,教學質量差,不利于民辦本科高校的多樣化、可持續發展,也抑制了其服務區域經濟和社會的能力。
(三)民辦本科高校辦學定位與區域特色的關聯
民辦本科高校一般由地方舉辦、地方管理、立足地方、服務地方。民辦本科高校自成立初始就具有區域、地方高校的屬性,目的是為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人才支撐、智力支持和社會服務[4]。因此,在確定辦學定位時,必須依據區域特色對人才的需求、對科學研究工作的需求和對社會服務的需求來確定辦學定位,以所在地區為服務重點,適當輻射周邊地區城市。以寧波為例,寧波的民辦本科高校要走在全國民辦本科高校發展前列,必須結合寧波的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和規劃,包括寧波的經濟發展戰略,人才需求特點和人才結構特征,文化特色以及當地各類高校的布局,才能找準民辦本科高校的辦學定位,并可持續發展。
二、寧波的區域特色
(一)地理區域特色
寧波是我國首批對外開放的沿海港口城市和計劃單列市,也是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寧波地處我國大陸海岸線中段,長江三角洲南翼,東臨東海,有舟山群島作為天然屏障;北瀕杭州灣,是一座現代化國際港口城市,有東方大港、商貿之都、文明之城、生態之市之稱。
(二)文化環境特色
從區域文化上說,寧波文化屬于浙東文化范疇。由寧波文化衍生出四個對寧波區域發展有重要影響的人文精神:一是“勵志圖強”的古越精神;二是“開拓務實”的人文精神;三是“經世致用”的學術精神;四是“主體自覺”的創新精神[5]。這些文化精神,使寧波人在高揚“誠信、務實、開放、創新”這些中華民族共有的優秀文化傳統時,表現出更加豐富的人文內涵,是促進寧波區域發展的文化軟實力,同時對于推進寧波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了重要的作用。
(三)經濟產業特色
隨著改革開放的大潮,寧波有效依托“寧波港”和“寧波幫”這兩大戰略資源,在優惠政策、資金投入、港口建設、開發區設立、組織資源等方面獲得國家的大力支持和重點傾斜,成為中國東南沿海的重要港口城市和長三角南翼的經濟中心。當前經濟新常態下,寧波區域經濟發展正走向新格局:創新經濟、開放經濟、港口經濟、海洋經濟四大戰略資源各為一體,又有機統一,共同發展[6-7]。今后寧波經濟發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寧波將努力培育創新經濟、海洋經濟新優勢;另一方面,寧波將加快提升港口經濟、開放經濟發展水平[8]。
三、寧波民辦本科高校結合區域特色的辦學定位特點
寧波市一共有三所民辦本科高校,分別是寧波大紅鷹學院、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和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其中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和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是獨立學院。
(一)辦學層次與辦學類型定位
辦學層次定位上三所高校均以本科教育為主,寧波大紅鷹學院適度開展專科教育。辦學類型定位上,除公安海警學院外,寧波其他四所公辦本科高校和中外合作辦學高校的辦學定位分別為:寧波大學定位為一所綜合性的教學研究型大學;寧波工程學院力爭建設一所特色鮮明、服務地方、國內知名的高水平工程技術大學;浙江萬里學院是應用型的辦學定位、服務型的辦學追求、創業型的辦學特色、國際化的辦學特征;寧波諾丁漢大學定位為一所特色鮮明的高水準的中外合作大學。三所民辦本科高校與這四所本科高校有所區別,主要以建設應用型大學為主。
(二)學科專業定位與人才培養目標定位
三所民辦本科高校在院系設置上有一定的重合,均設有信息工程、藝術傳媒、機械、經管學院,在人文、建筑、法律方向上也有一定的重復,主要與寧波文化、經濟產業布局息息相關。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上,主要培養應用型人才。
(三)服務面向定位
三所民辦本科高校主要立足地方,以寧波為主要服務對象,面向長三角。寧波大紅鷹學院和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在服務方向又突出了面向全國的定位。
四、民辦本科高校辦學定位的區域化發展策略
(一)辦學定位的區域特色發展策略
1.辦學層次定位的區域特色
與上海、杭州等經濟發達城市相比,寧波人才總量低,人才后備力量不足,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短缺現象更嚴重,人才結構失衡問題明顯,制約著寧波經濟發展[9]。寧波市目前有8所本科高校,6所專科高校,其中3所民辦本科,1所中外辦學,以教學型高校為主,而有碩士學位授予資格的只有3所,研究力量明顯不足。在辦學層次定位上,由于專科層次的高校已經占了寧波高校總數的近半,民辦本科高校應當順應寧波市人才需求,集中發展本科教育,逐漸舍棄專科教育,并努力開展研究生教育,培養高技能人才和高學歷人才,為寧波經濟發展儲備高級人才。
2.辦學類型定位的區域特色
由于民辦本科高校發展歷史短,學科基礎比較薄弱,綜合辦學能力無法與公辦高校相比,因而,在辦學類型定位中首先應當與這4所高校有所區別,避免雷同和重合,同時也要異于6所專科高校,作為寧波高校的中間力量發揮出自己的特長和特色。民辦本科高校辦學類型定位應以教學型為主,在此基礎上突出應用性,根據寧波“港口經濟”“海洋經濟”的區域特點,細化辦學類型定位。
3.學科專業定位的區域特色
由于服務面向的特征和基礎薄弱的因素,民辦本科高校作為新建本科高校,不應按學科體系設置專業,而是要緊跟區域經濟的需求、產業結構的調整和人才需求的變化,積極圍繞相關行業的產業鏈建設特色專業,形成錯位競爭優勢[10]。民辦本科高校學科專業定位首先應當以應用型專業為主,在原有學科設置的基礎上,緊密聯系寧波經濟發展新格局和文化特色,向創新型專業、新型信息產業、現代物流、大宗商品、開放經濟、以浙東歷史文化為主體的人文專業等方面傾斜,建立具有區域特色的學科專業。同時,民辦本科高校之間應盡量避免特色專業重合,以免減弱自身競爭力,使民辦本科高校可持續發展,走在全國民辦高校發展前列。
4.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的區域特色
在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中,寧波大紅鷹學院的定位是培養中小企業中高端技術、管理崗應用型人才。根據相關統計顯示,截至2014年4月底,寧波市實有內資經濟主體大約有57萬戶,其中私營企業約18萬戶,而私營企業中有90%以上是中小企業,個體工商戶約37萬戶,毫無疑問,中小企業是推動寧波經濟發展最龐大的市場主體[11]。由此可見,寧波大紅鷹學院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是具有寧波區域發展特色的。民辦本科高校可以從區域人才需求特點、人才規模現狀、經濟產業格局等方面出發,設計人才培養目標定位。
5.服務面向定位
由于自身發展的特點,民辦本科高校的必須立足于地方,因而服務面向應當以立足寧波為基本,根據高校的綜合實力情況,適當輻射周圍地區,逐漸向華東乃至全國發展。
五、結語
民辦本科高校要順應時代挑戰與社會發展需求,充分挖掘區域優勢,增強學校的核心競爭力,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發展。民辦本科高校必須立足當地區域社會經濟發展實際,將區域文化特色內嵌其中,加快走出傳統模式,優化專業結構,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凸顯辦學的區域特色,才能在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升級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李娜.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辦學定位及其分類發展研究[D].南寧:廣西師范學院,2012.
[2]秦和.民辦高校的持續發展從科學定位開始——吉林華僑外國語學院新時期辦學定位研究[J].現代教育科學,2011(3):22-24.
[3]許聰海.淺議民辦本科高校辦學定位[J].吉林工商學院學報,2011(3):66-68.
[4]任力威.遼寧民辦本科院校辦學定位問題研究[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11.
[5]梁一群,潘起造.在改革開放偉大實踐中高揚浙東文化的優秀人文精神——對寧波區域文化在推進寧波經濟社會發展中重要作用的考察[J].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2009(1):76-80.
[6]楊耿業.當前寧波工業經濟運行特點及發展態勢[J].寧波經濟(三江論壇),2011(8):14-17.
[7]譚國威.新常態下寧波經濟發展現狀及對策[J].寧波經濟(三江論壇),2015(8):16-18.
[8]閻勤,梁偉.著力構建具有時代特征寧波特點的區域經濟新格局[J].寧波經濟(三江論壇),2010(7):7-11.
[9]吳曙霞.寧波人才資源現狀與對策研究[J].北方經濟,2013(7):86-87.
[10]張鐵巖,劉鐵雷.新建本科院校辦學定位的戰略思考[J].現代教育管理,2015(2):23-27.
[11]朱亞萍.寧波中小企業創新路徑探究[J].寧波工程學院學報,2014(4):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