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義滿 柯衛東 李峰 孫亞林 鐘蘭 黃新芳 李雙梅 彭靜 朱紅蓮 周凱

蓮(藕蓮、子蓮,Nelumbo nucifera)、茭白(Zizania latifolia)、芋(Colocasia esculenta)、荸薺(Heleocharis dulcis)、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 var. sinensis)、菱(Trapa spp.)、芡實(Euryale ferox)、莼菜(Brasenia schreberi)、豆瓣菜(西洋菜,Nasturtium officinale)、水芹(Oenanthe decumbens)及藤蕹(Ipomoea aquatica)等水生蔬菜是我國的一類傳統農產品和特色農產品,也是我國在國際農產品貿易中的優勢農產品,是將社會、經濟、生態及文化效益結合得最為緊密的一類作物。我國大多數省份有水生蔬菜規模化種植,總面積約80萬hm2,并且已經基本形成長江流域、珠江流域及黃淮流域3個主要產業帶。但是,目前我國尚無統一而系統的水生蔬菜種子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湖北省是我國水生蔬菜種植大省,水生菜栽培面積和產量均居全國首位,同時湖北也是水生蔬菜品種和種子輸出大省,每年僅輸出省外的蓮藕種子(種藕)就達1 500萬kg以上。為此,經武漢市蔬菜科學研究所申請,湖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于2014年將《水生蔬菜種子》標準研制作為湖北省地方標準項目予以立項。經過2 a的工作,該標準文本現已通過湖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和湖北省農業廳組織的專家評審,于2016年正式發布實施。
1 有關水生蔬菜種子質量的術語
1.1 水生蔬菜種子
水生蔬菜種子(Aquatic vegetable seed)指水生蔬菜的種植材料或繁殖材料[1,2],其中,蓮和莼菜種子為植物學上的根狀莖,茭白種子為植物學上的直立莖(薹管)和根狀莖,芋、荸薺及慈姑種子為植物學上的球莖,水芹和藤蕹種子為植物學上的地上莖,菱種子為植物學上的果實,芡實和豆瓣菜種子為植物學上的真種子。
1.2 原種
原種(Basic seed)指用育種家種子繁殖的第1~3代,經確認達到規定質量要求的種子[3]。
1.3 大田用種
大田用種(Qualified seed)指用原種繁殖的第1~3代,經確認達到規定質量要求的種子[3]。
1.4 種子缺陷率
種子缺陷率(Seed defect rate)指機械損傷、病蟲為害、形態結構不完整及畸形等缺陷種子占種子總量的比例。其中,蓮藕、芋、荸薺、慈姑、莼菜、水芹及藤蕹用缺陷種子質量占種子總質量的比例表示,子蓮、茭白用缺陷種子個體數占種子總個體數的比例表示。
2 湖北省水生蔬菜種子質量技術指標標準化研究概況
目前,我國尚無專門系統的水生蔬菜種苗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地方標準,但在有關水生蔬菜良種繁育和栽培技術地方標準和行業標準中,分散制定了各種類水生蔬菜種苗質量技術指標,主要包括品種純度、凈度、發芽率、缺陷率、種子形態、種子含水量及健康狀態等。武漢市農科院蔬菜科學研究所是較早系統研究水生蔬菜種子質量技術標準的單位之一。1979年8月,當時的武漢市標準局發布了《蓮藕(湖南泡子)》品種標準,因為蓮藕的產品形態與種子形態是一致的,因而事實上也涉及到蓮藕種子質量技術指標。1992年,武漢市農科院蔬菜科學研究所制定了DB4201/T 208-1992《早熟蓮藕栽培技術規范》,初步提出了蓮藕種子技術指標。1994年,武漢市農科院蔬菜科學研究所承擔國家重點地方(武漢市)標準的研制任務,分別制定了DB4201/T 219-1994《蓮藕綜合技術標準》、DB4201/T 220-1994《茭白綜合技術標準》、DB4201/T 221-1994《水芋綜合技術標準》及DB4201/T 222-1994《水蕹(藤蕹)綜合技術標準》等[4,5]。這幾部標準對相應種類水生蔬菜的種苗質量技術指標作了規定。
在武漢市農科院蔬菜科學研究所起草制定的有關農業行業標準及地方標準中,對蓮藕(NY/T 837-2004、NY/T 5239-2004、DB42/T 189-2000、DB42/T 189-2006、DB42/T 366-2006、DB42/T 64-2010、DB4201/T 219.2-2002、DB4201/T 219.2-2010)、子蓮(DB4201/T 388-2009、DB42/T 705-2011)、茭白(DB42/T 298-2004、DB42/T 1025-2014、DB4201/T 220-1994、DB4201/T 220.2-2002、DB4201/T 220.2-2010)、蕹菜(DB4201/T 222.2-2002、DB4201/T 222.2-2010)、芋頭(DB42/T 1028-2014、DB4201/T 221.2-2002、DB4201/T 221.2-2010)、荸薺(DB4201/T 297-2002、DB4201/T 297-2010)、菱角(DB4201/T 296-2002、DB4201/T 296-2010)、慈姑(DB4201/T 294-2002、DB4201/T 294-2010)、豆瓣菜(DB4201/T 295-2002、DB4201/T 295-2010)、水芹(DB4201/T 293-2002、DB4201/T 293-2010)等種苗質量技術指標均有專門規定,有的還以單獨的章節,或以附錄形式制定了相應的良種繁育技術規程。另外,還以單獨的文本專門制定了部分種類的良種繁育技術規程,如DB4201/T 380-2009《微型藕繁育技術規程》、DB4201/T 382-2009《脫毒芋繁育技術規程》及DB4201/T 447-2014《荸薺良種繁育技術規程》等武漢市地方標準和DB42/T 703-2011《微型藕繁育技術規程》、DB42/T 706-2011《脫毒芋繁育技術規程》、DB42/T 1026-2014《荸薺良種繁育技術規程》及DB42/T 1027-2014《芋頭良種繁育技術規程》等湖北省地方標準[5]。武漢市蔬菜科學研究所專家在有關論文[6~17]和專著[18]中,對水生蔬菜種子質量技術指標進行了專門研究和論述。
另外,浙江、江蘇、安徽、江西、福建、廣東、廣西等省份對有關種類的水生蔬菜種子質量技術指標也進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制定了相關標準。在相關標準中,對蓮藕、子蓮、茭白、慈姑、荸薺、芋、水芹、豆瓣菜等種子質量技術指標作了規定。
3 水生蔬菜種子質量技術指標標準化
在湖北省地方標準《水生蔬菜種子》中,水生蔬菜種子質量技術指標標準化的依據主要有3個方面:一是湖北地區科研單位對水生蔬菜種子技術指標的研究成果及相關標準中的規定;二是水生蔬菜種子繁殖、銷售及生產利用中獲得的經驗數據;三是其他省份對水生蔬菜種子質量技術指標的研究成果和相關標準中的指標規定。但是,微型藕、脫毒芋及組培荸薺苗(種子)具有一定特殊性,而且有相關標準專門規定,因而在本標準中不予體現。本標準中,種子質量要求由質量指標和質量標注值組成,質量指標包括品種純度、凈度、發芽率、含水量、缺陷率及種子形態等;質量標注值應真實,并符合表1的規定。
4 水生蔬菜種子質量檢驗規則和方法
水生蔬菜種子的扦樣方法和種子批的確定以及種子凈度分析、發芽試驗、水分測定、種子缺陷率、種子形態、真實性和品種純度檢測主要按照國家標準GB/T 3543《農作物種子檢驗規程》(所有部分)進行。質量判定主要按照國家標準GB 20464《農作物種子標簽通則》的有關規定進行。
參考文獻
[1] 顏啟傳.種子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1.
[2] 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2015年修訂版)[Z].2015-11-04:第二條.
[3] GB 16715-2010 瓜菜作物種子[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0.
[4] 劉義滿,楊普社,胡飛,等.武漢市蔬菜地方標準工作三十年[J].長江蔬菜,2009(2):72-74.
[5] 劉義滿,柯衛東,李峰.水生蔬菜質量安全技術標準體系的構建與應用[J].長江蔬菜,2015(22):17-24.
[6] 劉義滿,傅新發,柯衛東.主要水生蔬菜良種繁育技術[J].長江蔬菜,2001(增刊):83-85.
[7] 孔慶東,劉義滿,傅新發,等.淺談蓮藕良種繁育[J].種子,1993(5):55.
[8] 李雙梅,李峰,黃新芳,等.主藕、整藕和子藕作種的繁殖效果[J].中國蔬菜,2003(5):15-17.
[9] 劉義滿,柯衛東,李明華,等.茭白留種技術[J].種子,2010,29(5):112-113.
[10] 黃新芳,柯衛東,彭靜,等.多子芋母芋不同芽位切塊作種對后代生長的影響[J].湖北農業科學,2001(1):47-49.
[11] 黃新芳,孔慶東,柯衛東,等.芋在自然低溫下的耐凍試驗[J].長江蔬菜,1997(12):27-28.
[12] 黃新芳,柯衛東,彭靜.多子芋越冬貯藏試驗[J].長江蔬菜,1999(4):37-38.
[13] 黃新芳,柯衛東,彭靜.種芋大小對芋產量構成形狀的影響[J].長江蔬菜,1999(7):32-35.
[14] 李峰,李明華,彭靜.荸薺輕簡化育秧技術[J].長江蔬菜,2015(22):131-132.
[15] 葉元英,孔慶東,劉義滿,等.豆瓣菜不同莖節扦插繁殖試驗[J].長江蔬菜,1998(6):22-23.
[16] 朱紅蓮,柯衛東,李雙梅.芡實種子休眠解除與促進萌發的初步研究[J].中國種業,2013(9):63-65.
[17] 李雙梅,黃新芳,柯衛東,等.豆瓣菜種子發芽特性研究[J].中國蔬菜,2007(增刊):44-46.
[18] 柯衛東,劉義滿,吳祝平.綠色食品水生蔬菜標準化生產技術[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