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秀波 李濤 曹守軍 姚建剛 王虹云 張麗莉

摘 要:以3個番茄品種的自根苗和嫁接苗為材料,研究了自根番茄和嫁接番茄在煙臺地區的生長表現。試驗結果表明,與自根番茄比,嫁接番茄植株的莖粗大,果實可溶性糖含量和硬度高,褪綠病毒病發病率和病情指數明顯降低;在3個番茄品種中,綜合生長狀況、產量和品質等指標,474表現較好,長勢中等,產量最高,果實商品性好,抗病性好,適于煙臺地區秋冬日光溫室栽培。
關鍵詞:自根;嫁接;番茄;生長;評價
中圖分類號:S64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3547(2016)12-0045-03
番茄是山東煙臺地區主栽蔬菜種類之一,隨著種植面積的增加,近幾年煙威地區設施番茄重茬嚴重,導致土傳病蟲害加重,利用土壤消毒克服重茬障礙不僅增加生產成本,還加重土壤、環境污染。而通過選用高抗砧木進行嫁接育苗是防治土傳病害行之有效的方法[1,2],能夠替代土壤消毒,是實現重茬栽培無公害蔬菜的主要途徑。主要比較了自根番茄苗和嫁接番茄苗在煙臺地區的種植表現,旨在為嫁接番茄在煙臺地區的進一步示范推廣提供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供試品種為373、474、金鵬8號,以3個品種為接穗,以301為砧木。供試材料均由山東省農業科學研究院蔬菜花卉所提供。
1.2 試驗方法
2014年8月1日砧木和3個接穗品種均在濟南市偉麗種苗的育苗基地進行穴盤育苗,待苗生長至3~4片真葉,即9月4日采用劈接法[3]進行嫁接。嫁接后采用遮蔭、保濕和分段煉苗的方法進行精細管理。越冬栽培試驗于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在山東海陽市二十里店鎮紀疃村進行田間試驗。試驗以373、474和金鵬8號自根番茄苗為對照,以373、474和金鵬8號嫁接番茄苗為處理,隨機區組設計,3次重復,小區面積10 m2。2014年9月24日定植。田間管理按照常規方法進行。
1.3 測定方法
2015年1月24日進行生長指標測定、病害調查,并進行果實取樣,帶回實驗室進行品質測定。常規方法測定株高、莖粗、葉片數、單果質量和產量。果實硬度采用GY-1型果實硬度計(牡丹江市機械研究所生產)測定;可溶性糖含量采用WYT-4型手持式糖量計(泉州中友光學儀器有限公司生產)測定;VC含量測定采用2,6-二氯靛酚法;可滴定酸含量采用氫氧化鈉滴定法;粗蛋白含量采用凱氏定氮法。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發病情況統計參考楊歡歡等[4]的方法;番茄晚疫病病情分級標準參照
GB/T 17980.31-2000。
番茄褪綠病毒病分級標準[5]:0級為無明顯病征;1級為植株的20%表現出褪綠病征;2級為植株的40%表現出褪綠病征;3級為植株的60%表現出褪綠病征;4級為植株的80%表現出褪綠病征;5級為植株100%表現出褪綠病征。
發病率(%)=(病株數/總株數)×100%;病情指數=[(各級發病葉數×各級代表值)/(調查總葉數×最高級代表值)]×100。
2 結果與分析
2.1 嫁接對番茄植株生長狀況的影響
由表1可知,3個品種中,自根番茄以373株高最高,金鵬8號次之,474最低;嫁接番茄中,以金鵬8號株高最高,474次之,373最低,且品種之間差異極顯著。與自根番茄比,嫁接番茄中金鵬8號株高增加,且差異極顯著;嫁接番茄373、474株高均降低,373差異顯著,而474差異不顯著。
3個品種中,自根番茄以373莖粗最大,金鵬8號次之,474最低;嫁接番茄中,以373莖粗最大,金鵬8號次之,474最小,但是品種間差異不顯著。與自根番茄相比,嫁接番茄中金鵬8號、373和474的莖粗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差異極顯著。
3個品種中,自根番茄373植株節間長最長,474次之,金鵬8號最小;嫁接番茄中,以金鵬8號節間長最長,474次之,373最小,差異極顯著。與自根番茄相比,嫁接番茄中474和金鵬8號節間長增加,且差異顯著,而 373的節間長變短,差異極顯著。
2.2 嫁接對番茄產量的影響
由表1可知,3個品種中,自根番茄以474單果質量最大,373次之,金鵬8號最小;嫁接番茄中,以474單果質量最大,金鵬8號次之,373最小,且差異顯著。與自根番茄相比,嫁接番茄中金鵬8號的單果質量有所增加,而373和474均略有降低,且差異極顯著。
3個品種中,667 m2產量自根番茄以474最高,373次之,金鵬8號最低,且品種之間差異極顯著;嫁接番茄中,667 m2產量以474最高,金鵬8號次之,373最低,且差異極顯著。與自根番茄相比,嫁接番茄中金鵬8號的667 m2產量有所增加,而 373和474卻略有降低,且差異極顯著。
2.3 嫁接對番茄品質的影響
3個品種中,自根番茄和嫁接番茄果實中的VC、可滴定酸、粗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和硬度均互有高低,無明顯規律,但是嫁接番茄果實可溶性糖含量和硬度均明顯高于自根番茄。果實外觀差異明顯,474最好,373次之,金鵬8號最差(表2)。
2.4 嫁接對番茄抗病性的影響
3個品種中,自根番茄373的黃化曲葉病毒病發病率和病情指數最低,分別為8.33%和7.81,其次為474和金鵬8號;3個自根番茄的晚疫病發病率和病情指數均為0;自根番茄褪綠病毒發病率和病情指數,474最小,分別為35.42%和21.50,其次為金鵬8號, 373最高。
3個品種中,嫁接番茄474黃化曲葉病毒病發病率和病情指數最低,均為0,其次為金鵬8號,373最高;嫁接番茄474晚疫病發病率和病情指數均為0,其次為373,金鵬8號最高;嫁接番茄金鵬8號的褪綠病毒病發病率為0,其次為474,373最高。
與自根番茄比,嫁接番茄373和金鵬8號的黃化曲葉病毒病發病率較高,474未發病;與自根番茄相比,嫁接番茄373和金鵬8號的晚疫病發病率較高,474未發病。與自根番茄相比,3個嫁接番茄的褪綠病毒病發病率均較低,以金鵬8號最低,發病率和病情指數均為0,其次474,373最高。
3 結論與討論
在番茄產量方面,高方勝等[6]研究表明,不同砧木嫁接苗的產量表現存在顯著差異,有的嫁接苗產量較接穗自根苗提高50%~70%,而有的則明顯低于接穗自根苗;齊紅巖等[7]研究表明,與自根番茄相比,嫁接番茄的產量以及植株的氮、磷、鉀吸收量均顯著提高。本試驗的3個番茄品種嫁接后的長勢、產量和抗病性有的明顯提高,有的明顯降低,這可能與砧木、接穗品種及其在本地區的適應性有關;嫁接番茄的黃化曲葉病毒病和晚疫病發病率明顯高于自根番茄,是否與嫁接有關,目前機理不明,有待進一步研究。
在番茄品質方面,前人研究表明,不同砧木嫁接番茄果實的營養成分有些較接穗自根苗有不同程度提高,有些則低于接穗自根苗[3]。與自根番茄相比,本試驗3個品種的嫁接番茄果實的VC、可滴定酸、粗蛋白含量有的增加、有的降低,無明顯規律性,但是嫁接番茄果實可溶性糖含量和硬度均明顯高于自根番茄。從3個番茄品種的自根苗和嫁接苗的生長狀況、產量和品質等指標綜合看,474表現較好,長勢中等、產量最高、果實商品性好、抗病性好,適于煙臺地區秋冬日光溫室栽培。
參考文獻
[1] 王紹輝,孔云,楊瑞,等.嫁接番茄抗根結線蟲砧木篩選及抗性研究[J].中國蔬菜,2008(12):24-27.
[2] 陳振德,王佩圣,周英.不同砧木嫁接對番茄產量、品質及南方根結線蟲防治效果的影響[J].中國蔬菜,2012(20):
83-87.
[3] 黃婷婷,王媛,王佩圣.番茄嫁接育苗技術研究[C]//中國科協第3 屆青年學術年會園藝學衛星會議暨中國園藝學會第2 屆青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1998:388-390.
[4] 楊歡歡,許向陽,姜景彬,等.番茄抗黃化曲葉病基因y-5分子標記及遺傳分析[J].園藝學報,2015,42(10):1 965- 1 973.
[5] Garcíacano E, Navascastillo J, Moriones E, et al. Resistance to tomato chlorosis virus in wild tomato species that impair virus accumulation and disease symptom expression[J]. Phytopathology, 2010, 100(6): 583-592.
[6] 高方勝,王磊,徐坤.砧木與嫁接番茄產量品質關系的綜合評價[J].中國農業科學,2014,47(3):605-612.
[7] 齊紅巖,李天來,劉軼飛,等.嫁接對薄皮甜瓜光合特性、產量與含糖量的影響[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2006,37
(2):15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