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德濤



〔摘 要〕通過文獻梳理和問卷調查,對大學生移動閱讀行為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對大學生對影響因素的感知及其在個體特征上的差異進行實證分析。研究結果表明,閱讀主體、閱讀內容、閱讀軟件等7個方面的28個因素對移動閱讀行為存在不同程度的影響,并且不同性別、學歷、學科背景的大學生在影響因素感知上存在顯著差異。最后,對研究結果進行了討論并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移動閱讀行為;影響因素;大學生;個體特征
〔中圖分類號〕G25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821(2016)06-0087-04
〔Abstract〕By the use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questionnaire method,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mobile reading behavior,and analyzed the perception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the differences in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wenty-eight factors of the seven aspects(reading subject,reading content,reading software etc)influence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mobile reading behavior on different degree,and the user groups of different gender,education background,professional background showed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erception.Finally,research results were discussed and some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mobile reading behavior;influencing factors;university students;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根據第十二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數據,2014年有 51.8%的成年國民進行過手機閱讀,5.3%的成年國民在電子閱讀器上閱讀,9.9%的成年國民使用PDA進行數字化閱讀,從閱讀人群分布特征來看,18~29周歲人群占數字化閱讀方式接觸者的40.3%[1],而大學生正是這個閱讀人群的主要組成部分。大學生是高校圖書館開展閱讀服務的主要對象,圖書館依據資源優勢為大學生提供豐富的移動閱讀服務,但是從已有的閱讀服務效果調查結果來看,相比市場上的移動閱讀服務,如盛大文學等,圖書館提供的閱讀服務并未受到大學生的青睞,其原因何在?影響大學生使用圖書館移動閱讀服務的因素是什么?這些問題的解答將有助于圖書館移動閱讀服務的提升。基于此,本文通過文獻梳理和問卷調查,分析大學生移動閱讀行為的影響因素,并基于個體特征探析大學生對移動閱讀行為影響因素的感知差異,將有助于了解大學生移動閱讀中的障礙性因素,為提升移動閱讀服務質量提供依據。
1 移動閱讀行為影響因素的研究現狀
從國內外現有研究來看,移動閱讀行為影響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閱讀主體
Zhang Liyi對用戶的受教育程度與移動閱讀行為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研究,認為學歷高的用戶傾向于閱讀學術文獻,而學歷低的用戶則傾向于閱讀文學作品[2]。肖韻等對用戶學歷和移動閱讀行關系進行了分析,認為用戶學歷影響用戶移動閱讀的頻率及閱讀付費意愿[3]。
1.2 閱讀載體
Kathrin Grzeschik,Yevgeniya Kruppa等通過對用戶使用不同閱讀設備的閱讀行為的測試發現,閱讀設備對閱讀專心度和閱讀速度并不產生明顯影響[4]。M.C.Pattuelli和D.Rabina通過對美國圖書館學專業學生的實證表明電子閱讀器的便攜性及使用便利性是促進用戶使用它們進行移動閱讀的關鍵因素[5]。趙琴,安萌萌等認為網速、屏幕大小、電池續航能力等載體因素對用戶的移動閱讀具有明顯影響[6]。
1.3 閱讀對象
Darroch認為,文本的可讀性與易讀性會影響用戶的閱讀績效及其對移動媒體的滿意度[7]。
此外,另有學者從理論上綜合分析了移動閱讀的影響因素,如茆意宏將移動閱讀的影響因素分為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兩個方面[8],王琦和陳文勇將移動閱讀服務的影響因素歸納為:閱讀主體、閱讀客體、閱讀手段和閱讀環境[8]。
從現有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移動閱讀行為影響因素的研究已經引起了學者們的關注,并積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現有研究多為考察單一因素對移動閱讀行為的影響情況,綜合考慮各方面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比較罕見。基于此,本文從用戶角度,梳理移動閱讀行為的影響因素,并通過實證數據探析大學生對各影響因素的感知差異,以期為圖書館開展移動閱讀服務提供參考。
2 研究設計
2.1 問卷設計
本文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問卷設計主要包括移動閱讀行為影響因素感知量表和受訪者主體特征兩部分。
移動閱讀行為影響因素感知量表采用李克特5點量表法,用來測度受訪者對影響因素的顯著性的贊同程度(1~5分表示“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的變化)。在測量項設計上,首先在文獻梳理和用戶訪談的基礎上,初步形成35個影響因素,其次,邀請移動閱讀領域的研究人員對初始測度項進行精簡,以確保問項的有效性、準確性,共得到28個測度項,最后從移動閱讀構成因素角度出發,對28個測度項進行歸類,歸納為閱讀主體、閱讀終端、閱讀軟件、閱讀內容、閱讀服務、技術環境、社會環境7個方面。閱讀主體包含時間自由度、經濟能力、閱讀興趣3個因素;閱讀終端包含屏幕尺寸、便攜性、運行速度、待機時間、副作用5個因素;閱讀軟件包含全面性、有效性、穩定性、易用性4個因素;閱讀內容包含豐富性、新穎性、有效性、易獲得性、權威性、付費性6個因素;閱讀服務包含服務機構、服務宣傳、服務內容、服務反饋4個因素;技術環境包含網絡可訪問性、網絡速度、網絡費用3個因素;社會環境包含移動閱讀社會接受程度、個人社會關系、知識產權3個因素。受訪者主體特征的考察,主要從人口特征因素進行,主要包括用戶性別、學歷、學科背景。
2.2 數據采集
本次調查于2015年4月開始,歷時1個月。現場調查的對象為南京郵電大學的在校大學生,共發放問卷250份,收回問卷194份,其中有效問卷171份;在線問卷調查通過以E-mail等方式邀請大學生填寫問卷的方式進行調查,獲取有效問卷135份,合計收集到有效問卷306份。對有效問卷樣本的調查對象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如表1所示。表1 樣本分布情況統計表
樣本屬性統計分類樣本數量占比(%)性別男13845.1女16854.9學歷本科生26787.3研究生3912.7學科背景理工科13544.1人文社科17155.9
2.3 分析方法
問卷數據分析主要使用SPSS19.0軟件。由于5點量表所得到的均值分布并不能很好符合正態性的條件,并考慮到部分分組樣本數量差距較大,所以本文主要采用非參數檢驗中的獨立樣本比較方法,采用Mann-Whitney U系數對移動閱讀行為影響因素的個體感知差異進行顯著性檢驗分析。
3 移動閱讀行為影響因素總體分析
移動閱讀已經成為移動互聯網時代大學生閱讀的一種重要方式,其閱讀行為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本文從7個方面就大學生對移動閱讀行為影響因素的感知進行了統計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
從表2可以看出,大學生對影響因素重要程度的感知均值存在差異,個人時間自由度、閱讀終端的屏幕尺寸、閱讀軟件的易用性、閱讀內容的新穎性、閱讀內容的付費性、網絡可訪問性、個人社會關系因素對移動閱讀行為的影響比較大,而服務機構類型、網絡費用、知識產權氛圍因素對移動閱讀行為的影響較小。
4 基于個體特征的大學生移動閱讀行為影響因素感知差異分析
4.1 基于性別的差異分析
以性別為分組變量,對各分組的感知值進行統計,并以28個影響因素為檢驗變量,進行非參數檢驗中的獨立樣本檢驗,分析結果如表3所示。
從表3可以發現,不同性別的大學生在移動閱讀行為影響因素上的感知差異主要體現在如下方面:(1)在閱讀終端方面,男生移動閱讀行為受終端運行速度的影響大于女生,而女生對移動閱讀終端的副作用更在意;(2)在閱讀內容方面,閱讀內容的新穎性對女生的影響更明顯,而內容是否需要付費對男生的影響較大;(3)在閱讀服務方面,閱讀服務的宣傳對女生選擇移動閱讀的影響更為明顯;(4)在社會環境方面,女生更容易受周邊朋友的推薦而進行移動閱讀。
4.2 基于學歷層次的差異分析
為了研究的便利,本文按學歷將大學生分為本科生和研究生兩組,進行非參數檢驗中的獨立樣本檢驗,分析結果如表4所示。
從表4可以發現,不同學歷層次的大學生在移動閱讀行為影響因素上的感知差異主要體現在如下方面:(1)在閱讀主體方面,本科生比研究生更認同個人的時間自由度對移動閱讀行為存在明顯的影響;(2)在閱讀終端方面,本科生對移動終端屏幕尺寸的影響重要性認知高于研究生,而研究生對終端運行速度的感知重要性高于本科生;(3)在閱讀內容方面,研究生對閱讀內容的有效性和權威性的感知重要性高于本科生;(4)在閱讀服務方面,服務反饋對本科生移動閱讀的影響更顯著,本科生更希望能夠得到服務機構關于其服務需求的及時反饋;(5)在社會環境方面,本科生比研究生更認同周邊朋友的推薦對其移動閱讀存在重要影響。
4.3 基于學科背景的差異分析
學科背景不同的大學生在知識結構上往往存在較大差異,本文將大學生的學科背景劃分為理工、人文社科二類,進行非參數檢驗中的獨立樣本檢驗,分析結果如表5所示。
從表5可以發現,不同學科背景的大學生在移動閱讀影響因素上的感知差異主要體現在如下方面:(1)在閱讀主體方面,人文社科類學生認為個人的閱讀興趣對移動閱讀行為的影響更明顯;(2)在閱讀終端方面,理工科的學生認為閱讀終端的運行速度對移動閱讀行為的影響更顯著;(3)在閱讀軟件方面,人文社科類學生對閱讀軟件的易用性的感知重要性高于理工科類學生;(4)在閱讀內容方面,理工科學生對閱讀內容的有效性和權威性的感知重要性高于人文社科類學生;(5)在閱讀服務方面,服務內容對理工科學生的移動閱讀行為的影響更顯著。
5 結論及建議
本文從7個方面對移動閱讀行為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并就大學生對移動閱讀行為影響因素的重要性感知進行了調查,在此基礎上從性別、學歷層次、學科背景角度探討了個體特征對影響因素感知的差異影響。研究表明,閱讀主體、閱讀內容、閱讀終端、閱讀服務、閱讀軟件、技術環境、社會環境方面的因素對移動閱讀行為存在不同程度的影響,并且不同個體特征屬性的用戶在影響因素感知上表現出一定的差異。
大學生作為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主體對象,圖書館在提供移動閱讀服務時,要關注大學生移動閱讀行為的影響因素,夯實資源建設基礎工作,結合用戶屬性,有針對性地開展個性化的閱讀服務,加強閱讀服務的宣傳,才能有效提升閱讀服務的質量。
5.1 深化資源整合
對于大學生而言,圖書館的資源仍然是其在校期間閱讀的主要來源。在大數據時代,圖書館要充分發揮本身的資源優勢,加強資源整合工作,要將圖書、期刊、學術電子資源、微博、慕課等用戶關注的多種形式的內容進行收集整理,要結合學校特征,重點構建本校大學生專業學習所需的特色資源,發展大學生人文素養提升所需的素養教育資源,保持內容的新穎性、學術型和連續性,并按照用戶需求進行分類聚合,便于實現個性化定制推送服務。
5.2 細分目標群體,開展個性化服務
性別、學歷、學科背景等人口特征對在校大學生移動閱讀行為有影響。圖書館在開展閱讀服務時,可以通過問卷調查、大數據分析等手段,對用戶的閱讀需求及行為進行分析,從而細分用戶群體,開展個性化的移動閱讀服務。例如在提供閱讀服務時,考慮到學歷層次對閱讀內容選擇有影響,可以考慮為研究生提供閱讀服務時更關注學習資料方面的推送,為他們完成科研任務提供幫助;為本科生提供更多人文圖書導讀和英語、計算機等考級內容的閱讀服務。
5.3 創新宣傳方式,加大宣傳力度
宣傳程度不夠已經成為閱讀服務效果不佳的一個重要原因。圖書館在開展閱讀服務工作時,要充分重視服務宣傳工作,尤其是在新媒體時代,更要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來拓展宣傳途徑,擴大宣傳范圍。圖書館開展閱讀服務宣傳時,除在校內張貼海報、圖書館主頁通知等宣傳方式之外,還可以利用圖書館的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進行宣傳。此外,大學生社會網絡關系已成為影響大學生閱讀的重要因素,在宣傳時還要加強和大學生社團的聯系,關注大學生的虛擬社區,通過社團成員的社會關系網絡將閱讀服務輻射出去,擴大閱讀推廣的宣傳范圍。
參考文獻
[1]第十二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數據在京發布[EB/OL].http:∥www.chuban.cc/yw/201504/t20150420165698.html,2015-04-20.
[2]Liyi Zhang,Wei Ma.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users educational level and mobile reading behavior[J].Library Hi Tech,2011,29(3):424-435.
[3]肖韻,韓瑩.用戶學歷與利用移動閱讀服務關聯分析[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1,(5):3-6.
[4]Kathrin Grzeschik,Yevgeniya Kruppa,Diana Marti,Paul Donner.Reading in 2110-reading behavior and reading devices:a case study[J].The Electronic Library,2011,29(3):288-302.
[5]M.C.Pattuelli,D.Rabina.Forms,effects,function:LIS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s portable e-book readers[J].Aslib Proceedings,2010,62(3):228-244.
[6]趙琴,安萌萌,傅沛蕾,等.移動閱讀習慣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圖書館學刊,2013(7):132-135.
[7]Darroch I,Goodman J,Brewster S A.The effect of age and font size on reading text on handheld computers[J].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2005,(35):253-266.
[8]茆意宏.論手機移動閱讀[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0,(6):5-11.
[9]王琦,陳文勇.高校圖書館移動閱讀服務利用率的影響因素與應對策略[J].圖書館學研究,2014,(18):59-6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