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位夫 周珺 王軍
摘 要 眾多資料表明,國內植膠業處于新一輪低潮,而且這一局面或將持續相當長時間。導致國內植膠業陷入困境的原因主要是人工費用上漲過快,而膠價卻大幅下跌。為擺脫產業困局,國家應調整和加大補貼力度,加快高效生產技術推廣;生產者需加快割膠生產方式、方法改進;技術部門需突破智能割膠、林下間作、新種植材料等重大技術并探討新的生產模式,以謀求產業的跨躍式發展。
關鍵詞 天然橡膠 ;植膠業 ;產業困局 ;生產模式
中圖分類號 S794.1 文獻標識碼 A Doi:10.12008/j.issn.1009-2196.2016.06.017
Development tendency and Strategy of China Rubber
Plantation Industry
LIN Weifu1,2) ZHOU Jun1,2) WANG Jun1,2)
(1 Rubber Research Institute, CATAS, Danzhou, Hainan 571737;
2 Danzhou Investigation and Experiment Station of Tropical Crops, Danzhou, Hainan 571737)
Abstract Many data showed that rubber plantation industry is in a new lowlight and it could continue for a quite long time in China. The main cause for it is that the labor cost is rising excessively and the rubber's prices fell sharply as well. To get rid of the dilemma, the government should improve and increase the subsidy, speed up the promotion of high efficient production technique; the planters should speed up the improvement of tapping ways; the researchers should make major technical breakthrough in intelligent tapping, intercropping in mature plantation and new planting materials. The new production mode of rubber should be discussed for a leaping development.
Keywords natural rubber ; rubber growing industry ; industry dilemma ; production mode
橡膠是四大工業原料之一,而天然橡膠是其中唯一的可再生資源。巴西橡膠樹由于單產高等優勢而成為主要產膠作物,經100多年的發展,巴西橡膠樹商業栽培面積已高達1 200多萬hm2,成為一項重要的熱帶農業產業,為現代工業發展提供了不可完全取代的原料。正由于巴西橡膠樹天然橡膠的生產和產品特性,使得植膠業的發展因世界經濟和社會事件等的變化而變化。各種數據表明,國內植膠業目前處于新一輪低潮,其前景和出路是人們急需了解的。
1 中國植膠產業現狀和發展趨勢
1.1 產業現狀
目前中國植膠面積約達11.07萬hm2[1](其中大部分民營膠園正處在開割前后階段),年產干膠約85萬t(約占國內天然橡膠消費量的20%),年產橡膠木約200萬m3(約占國內橡膠木消費量的28%),從業人員約250萬人,民營膠園占總面積一半以上(其中有30%的農戶是純膠農),由此可知,中國植膠業是中國熱區特別是山區的支柱產業。
膠價于2013年起開始下跌,2014年海南民營膠園出現“十戶九棄割”[2-3]的情況,2014年國內實際減產量達到十幾萬噸[4],植膠面積下降3.1%[1]。據觀察,2015年至今大多數民營膠園未見有動刀開割的跡象,估計今年不會開割;海膠集團在5、6月開始割膠,但有部分膠園因缺膠工而無法開割,估計2015年減產幅度將更大。事實上,一些地方開始“砍膠種蕉”等。2015年初在云南調查時了解到,云南省景納鄉膠農以地租15萬元/hm2的價格將膠園(一些膠園處于旺產期)租給某公司種香蕉。調查時發現,連片砍膠改種香蕉的面積已達到800多hm2。在開割膠園中,割膠的膠工絕大多數是中年人,多數是婦女,很少看到20多歲的膠工。
1.2 發展趨勢
1.2.1 生產成本進一步提高
由于特殊的植膠環境和社會環境,國內的天然橡膠生產成本一般略高于國外,近期國內人工費用大幅上漲,致使國內天然橡膠生產成本大幅增加。雖然國內植膠地區相對偏遠,臨時割膠工的日薪為150~200元/d,但與10年前相比提高了近10倍或以上。與10年前相比,若按日薪180元、3天1刀、人產3.5 t干膠/a、割膠生產費用占天然橡膠成本60%計,僅割膠的人工成本就增加了7 200元/t。目前國內天然橡膠生產成本[5]已遠高于國外(如柬埔寨三級煙片的離岸價約折人民幣9 400元/t),因而失去了與國外產品競爭的能力,生產即虧損。根據國家相關政策,“十二五”規劃中最低工資標準為年均增長13%以上,也許“十三五”規劃還將繼續增長,這就意味著生產成本將繼續增加。
1.2.2 膠工短缺將日趨嚴峻
割膠是整個植膠生產的中心環節。由于割膠技術要求較高[新割膠工要培訓一個月以上,老割膠工要復訓一周以上,并經考核合格方能上崗。合格的割膠工為技工,在國外稱其為“technician”,甚至稱其為“master”(大師)],且工作環境差(山間野外,蚊蟲多)、工作辛苦(凌晨工作),但收入較低(農場膠工年直接收入1萬~2萬元,比泥瓦工、鋼筋工等要低得多)。因此,現有膠工有些不愿意從事割膠生產,紛紛到城鎮打工,年青人更不愿意從事割膠生產。事實上,現有膠工中多數是四五十歲的中年人,這些人在近期或不久的未來由于視力、體力等原因也將失去割膠能力。如果沒有年輕人加入膠工隊伍,110.7萬hm2膠園將緊缺膠工。
1.2.3 自然災害威脅增大
隨著全球氣候的變化,中國植膠區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極端天氣的影響。如近5年里出現了2次強降溫天氣(紅河州2011年12月出現連續低溫陰霾天氣,連續35 d零日照;2013年12月15日云南西雙版納大范圍降溫)、7次臺風或強、超強臺風(海鷗、威馬遜、納沙、康森、尤特、啟德、韋森特)等,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如納沙臺風造成海南當年橡膠減產數萬噸,局部地區的膠園遭到毀滅性打擊。自然災害影響加大,生產經營風險也隨之增大。
1.2.4 產業規?;驅⒋蠓s
目前,膠價大幅下跌[6]已持續3年,膠農收入減少,導致棄割棄管的現象,產膠潛力下降,一些膠農仍在觀望,期望在膠價回升后復割,但一些膠農已另謀出路,海南、云南都有砍膠改種其他作物的現象[7-8]。據業內人士分析,天然橡膠價格低迷的情況將持續,這就意味著國內植膠業未來的日子更為艱難,因為中國植膠業不但要承擔膠價下跌的壓力,同時還要承受膠工日益短缺和自然災害風險增大的壓力。膠農或植膠企業一旦對植膠業失去信心,將引發砍膠改種其他作物的浪潮,致使中國植膠規模萎縮。事實上,2014年中國植膠面積已經縮小3.1%[1]。如果天然橡膠價格低迷的情況持續到2021年[9],估計中國植膠規模將大幅萎縮,國內的天然橡膠生產能力也將隨之大幅度降低。
2 產業困境原因分析
使產業陷困境的原因有市場、技術、生產模式、體制等多方面的問題,但總的來說,是由于人工費上漲過快,而膠價卻大幅下跌。
2.1 與國外生產水平相當,但國內人工成本太高
目前全世界的巴西橡膠樹天然橡膠生產(植膠業)的模式幾乎是一模一樣,即在種植5~8 a后由人工每1~4 d 在橡膠樹干上進行1次手工割膠,然后收集膠塊或膠乳并將其加工成干膠或濃乳,年產干膠約1 500 kg/hm2,投資回收期長達15 a[10]。那么,為什么國內植膠業出現嚴重虧損?
主要原因是人工成本太高。據調研[11],由于大量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到城市,使農業勞動力價格大幅上升,零工費用達120元/d以上,與5~8 a前相比,勞動費用增加了3倍以上。而國內植膠生產每2~3 d割膠1次,割膠生產人工成本占全部成本的60%~70%,人工成本上漲導致割膠生產成本增加。在植膠區,同期的人工成本幾乎上漲了10倍(2005年18元/d,目前150~200元/d),再加上膠價大幅下跌,導致全行業嚴重虧損,失去了相對和絕對競爭力。
2.2 研發周期太長,技術研發推廣跟不上生產需求
植膠業生產周期長達30 a,技術研發周期往往長達十幾至三十年(如橡膠樹品種選育周期長達30 a)。因此,在短期內難以研發出目前亟需的非常高效的實用技術。當然,這也與前瞻性研究不足有關,國內科研多以跟蹤性研究為主,缺乏風險性很大的原始創新性研究(而這又與國內科研管理體制有關)。此外,技術推廣也存在渠道不暢等問題。
3 中國植膠業定位與發展對策
3.1 植膠產業定位
植膠業仍是戰略性的資源產業,天然橡膠仍然是重要的工業原料,是一種戰略物資,因此國家多個重要文件中體現了植膠業作為戰略性資源產業的地位,如2015年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啟動實施……天然橡膠生產能力建設規劃”的步驟。國家將加大對天然橡膠生產的補貼力度,盡管補貼的力度仍有限,但明確體現了對該產業的高度重視。
植膠業是林業。橡膠樹是高大喬木,植膠業主要是一種生產化工原料和木材的林業生產活動,橡膠園具有良好的生態效益。但在長期的農業管理過程中,植膠業發生諸如“三超植膠”、“綠色沙漠”、“毀林植膠”等問題,出現了與各地農業、林業發展規劃相矛盾的情況,不但阻礙了自身發展,同時也豎立了對立面,享受不到應有的國家相關優惠政策。因此,植膠業定位應回到其林業屬性,至少是一種特種林業。
植膠業是最適合山區發展的支柱產業。植膠業的特點是周期長、費人工,但生長粗放、技術成熟、常年收獲、生產可調節、產品易加工易保存易出售、生態效益好、可規?;洜I等,相對于在坡地上種植小麥、包谷、其他經濟林等有更好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因此適合于山區,特別適合于比較偏遠的且廉價勞動力富余或對預期收益率要求不高的偏遠山區的生產經營。
3.2 植膠業發展對策建議
已建成的大面積膠園,是大量資金、勞力的集成,是農戶脫貧致富的希望所在,是國家重要的資源,一旦“砍膠”將損失巨大,因此當務之急是保住膠園,因而發展對策是先“求生存”再“謀發展”。
3.2.1 改進和加大扶持政策,穩定產業規模
由于植膠業是戰略性產業也是弱質產業,特別是目前產業面臨存亡難關,需要國家加大扶持力度。事實上,目前最大的補貼政策是橡膠良種補貼,由于膠價下跌,膠農幾乎不再擴種或更新,也不是每個膠農每年都要新植橡膠樹,所以該補貼政策受惠面很小。為了能讓每個膠農都享受到補貼政策實惠,建議設立植膠補貼,即根據實際植膠面積給予必要的補貼,幫助膠農渡過難關,以保住膠園。
中國是天然橡膠消費大國,從某個角度來說是低膠價的受益者;而另一方面中國又是天然橡膠生產大國,膠價低導致膠農無法生存。因此,中國應對低膠價的策略應該是直接補貼膠農而不是救市(事實上救市的作用也有限)。若根據實際植膠面積補貼膠農,不但國內膠農能普遍享受到政策優惠,同時也實實在在保護了國內植膠業,保障了國內產膠潛力。如果確實有足夠的財力,也可以給國內膠農發放停割補貼,這不但可以“藏膠于樹”,也可以改善橡膠質量,同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國際市場上天然橡膠供過于求的局面。
3.2.2 積極采用先進實用技術
為降低成本增加收入,應積極采用目前已有的一些比較成熟的效益較高的先進實用技術,如現有膠園可采用五天一刀、七天一刀等超低頻割膠技術以提高割膠生產效率,采用橡膠-魔芋、橡膠-南芪、橡膠-膠股藍等成齡膠園間作技術以增加膠園產出;在新建膠園可采用橡膠樹膠木兼優品種和高產品種或全周期間作模式以提高膠園生產潛力;更新時采用橡膠木碳化加工綜合利用技術以增加產出等。為推廣這些技術,管理部門應加大相關技術示范和培訓推廣。
3.2.3 探討新的生產經營模式
對于已建成的特別是成齡膠園而言,橡膠樹品種、種植形式等現狀是固定不變的。因此,新的生產經營模式包括3種:一是改變割膠生產組織方式,如將膠園以有償方式交給割膠能手進行專業化割膠,其他人轉移到其他行業;二是以提高生產效益為目標,適當增大割膠強度,縮短生產周期,加快膠園更新;三是在膠園開展非膠生產,如利用膠園行間甚至修剪去部分橡膠樹樹冠枝葉,在行間種植其他經濟作物或發展其他林下經濟生產,以大幅增加膠園產出。
對于新建膠園要積極探討全新生產經營模式,如建設大面積“全周期間作模式”膠園,利用行間大面積土地積極發展非膠產業,大幅提高單位面積膠園綜合生產效益;同時積極配合國家戰略儲備膠園、國家儲備林建設的決策,選用速生高產品種或膠木兼優品種并適當密植或采用混套種模式,探討戰略儲備膠園建設,積極探討膠/林、膠/木等多種經營生產模式,謀求產業長期發展。
3.2.4 調整產業布局
基于土地、勞力價格上升是必然趨勢,膠價漲跌是常態,植膠業產業布局調整勢在必行。調整的依據應是當地植膠業的相對競爭力,同時考慮國家戰略儲備膠園建設、國家儲備林建設、國家退耕還林等決策的需要。植膠業布局調整包括2個方面:一是將主栽區調整到有相對競爭優勢的區域,如一些地勢平坦、地力肥沃、經濟發達但因植膠業已失去持續競爭力而需要退出的地區,相反,在一些偏遠地區、貧窮山區和經濟不發達地區因植膠業具有相對優勢,則可進一步鞏固擴大種植規模;二是將單一植膠生產改為多種經營生產模式,單一植膠生產風險大,應根據植膠環境發展膠/農、膠/林、膠/木等多種經營方式,以增加膠園產出,提高綜合生產效益。
3.2.5 加大重大技術攻關力度,謀求跨躍式發展
植膠業也稱得上老產業,如果沒有質的技術突破,老產業有可能變成歷史。針對植膠業特點,筆者認為,一是要重點突破能擺脫依賴人力資源的智能化割膠技術或全程機械化栽培技術;二是要重點突破能大幅增加產出或提高單產的成齡膠園林下大規模間作技術或超高產超速生橡膠樹種植材料培育技術。通過技術突破改變現有技術體系或生產模式,謀求植膠業的跨躍式發展。
參考文獻
[1] 徐 紅,古美儀. 協會榮譽會長:預計2014年植膠實際撫管面積同比下滑約3%[EB/OL]. 大智慧阿思達克通訊社,2014-05-30. http://finance.takungpao.com/
q/2014/0530/2508354.html.
[2] 本社記者. 橡膠價格低迷膠農棄割棄管[EB/OL]. 中國橡膠信息貿易網,2014-8-29. http://news.chemnet.com/item/2014-08-28/2391306.html.
[3] 官 平. 橡膠樹“倒下”套保膠企站直——海南膠農棄割調查[EB/OL]. 中國證券報,中證網,2015-01-19. http://data.tsci.com.cn/News/HTM/20150119/159516
4.htm.
[4] 天拓咨詢整理. 2014年民營膠產量大幅下滑[EB/OL]. 天拓咨詢,2015-01-19. http://www.tianinfo.com/news/
news20864.html.
[5] 張 德. 海南或現棄割現象天然橡膠成本幾何[J]. 世界熱帶農業信息,2014(10):1-3..
[6] 張 昊. 天膠價格創5年新低 三力士受益原料成本下降[Z]. 每日經濟新聞,2014-09-17,01:26:43.
[7] 景洪市農業局. 景洪市橡膠產業發展情況[EB/OL]. 景洪市政務信息網,2015-07-01. http://www.jhs.gov.cn/xwzx/bmdt/2015-07-02-245193.html.
[8] 陳 鵬. 跌破成本價 海南膠農砍樹種檳榔[Z]. 每日經濟新聞,2014-12-09,09:54:03.
[9] 鄧海燕.全球天然橡膠產供需格局與形勢分析[J]. 輪胎工業,2011(10):589-596.
[10] 黃文正. 海南墾區膠園立體栽培調查報告[J]. 熱帶作物研究,1983(2):1-4.
[11]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我國農村勞動力轉移戰略研究”課題組等. 關于將農村勞動力大量轉移列為我國第三步宏偉目標戰略重點的建議(總報告)[J]. 經濟研究參考,2001(3):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