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彩英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提高課堂效率勢在必行。初中地理不同于其他學科,它是將自然與人文知識混合在一起的一門基礎學科。尤其是自然地理部分的知識比較抽象,不利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所以如何實現初中地理課堂的高效教學,成為當前地理教學追尋的主要目標。要想實現這一目標,我認為必須做好老師的“教”與學生的“學”。
一、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激勵學生主動學習知識的內在動力源泉。因此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既是初中地理教學的一個重要課題,也是提高地理課堂效率的一個重要手段。作為地理老師該如何培養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呢?
1.利用設計巧妙的導語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教師在上課伊始就設計一個新穎、充滿趣味的導語,就能迅速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學生在這種興奮的狀態中,思維的火花就會不斷閃現。導語形式多樣,如開門見山式、討論交流式、設計懸念式、媒體播放式等。如學習澳大利亞時,可采用媒體播放式,先向學生展示澳大利亞的特有動物袋鼠、鴯鹋、鴨嘴獸等,奇特的動物一下子凝聚了學生的心,引起了學生的注意。然后,教師進一步提出問題:為什么澳大利亞會有這么多奇特動物?學生就會饒有興趣地參與課堂學習中,在不知不覺中融入新知識的學習中。
2.運用生動有趣的語言來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語言是教師傳授知識的最重要載體,語言貫穿教學始終。著名特級教師于漪說:“語言不是蜜,但可以粘住學生。”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老師的語言修養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我們深信,高度的語言修養是合理利用時間的重要條件。”教師的語言是一門藝術,風趣、幽默、邏輯嚴密、富有啟發性的語言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去思考。教學中諺語、歌曲、古詩、諧音等的引入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3.利用生動具體的多媒體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相比具有很多優勢。一方面,多媒體教學以圖片、聲音、視頻等多種方式展現出來,與傳統教學方式相比具有化靜為動,化無聲為有聲,化抽象為具體的優點,克服了傳統教學枯燥乏味的缺點,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引進更多的教學素材,既能提高學生興趣,又能拓寬學生知識面。
二、提高教師授課的有效性
1.充分備好每節課
充分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條件。這就要求我們首先要根據課程標準和教學參考書確定教學目標。有了明確的教學目標學生上課也就有了明確的學習任務。接下來老師要根據教學目標認真鉆研教材,把教材中的每一段文字、每一句話、每一幅圖、每一張表格進行有機整合,爭取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上由易到難,條理清晰,步步深入地完成每一個教學目標。另外,還要分析學生學情,對學生的認知水平作深入了解,并結合學情確定重點,預測出難點。最后老師還要進行課堂設計,調整各環節的先后順序和時間安排,并確定出各環節合適的教學方法。
2.提高課堂調控能力
備好課并不代表就一定能上好課,還要求老師要有較高的課堂調控能力。備課是一成不變的,課堂卻是靈活多變的。有時我們花大量時間精心準備的課,但在實際上課過程中并不能完全按備課計劃進行,這時我們就要靈活應對。比如我們在備課中預設的難點,在課堂教學中大多數學生很容易就理解了,這時就不必再過多講解了,否則學生就會失去學習興趣,感覺“吃不香”。反之,備課中準備讓學生獨立自學,一帶而過的內容,結果很多學生根本無法掌握,這時就需要老師認真講解,否則學生會感覺“吃不透”。課堂中經常會出現各種突發問題,這都要求老師需要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調控能力。
3.掌握課堂提問技巧
提問是課堂教學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好的提問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集中學生注意力,提高課堂效率。一方面,課堂提問要有層次性。對優秀生的提問要有難度,對后進生的提問要立足于基礎,這樣有助于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另一方面,課堂提問要有針對性。提問的問題要針對本節教學目標,這樣有助于學生完成教學目標。課堂提問要有警示性。個別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做小動作,老師不一定非要嚴厲地批評他,可以提問剛學過的知識,既提示學生上課要注意力集中,又不浪費時間,也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
4.將地理知識融入生活
初中階段地理知識的學習不在于學生記住了多少地理知識,目的不是讓學生成為地理專家。而是要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增強學生的生存能力,這也是新地理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在地理教學中,我們要克服讓學生死記硬背地理知識的陳舊觀念,把學習有用的地理貫穿到實際教學中。
綜上所述,要想實現初中地理課堂的高效教學,在教學設計上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充分利用教學資源,針對學生的個性,因材施教,幫助學生建立科學的學習方法。
參考文獻:
黃振平.淺談地理高效課堂的構建[J].教育教學論壇,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