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冬月
為了進一步規范課堂教學行為,實現優化課堂教學的目的,在校長吳獻新的帶領和指導下推行了“六步教學與分組學習法”課堂教學模式。這種模式就是將課堂分為定向、自學、討論、質疑、自測、自結六個過程并結合班級小組進行教學和學習。下面我將結合初中生物學科的特點談一談對這種教學模式的應用和感想。
一、定向
在講“基因的顯性和隱性”這節課中,我是由一系列復習題的回顧進而導入新課然后交代學習目標的,這樣既有利于學生鞏固舊知識又能讓學生感受到知識之間的連貫性。關于學習目標的設定,根據本節課的知識特點和學生分組特點我制訂了如下目標:
1.舉例說出什么是顯性性狀,什么是隱形性狀
2.舉例說出基因的顯性和隱性,描述控制相對性狀的一對基因的傳遞特點
3.說明近親結婚的危害
這三個目標分別對應的就是本節課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帶著這三個明確的目標,學生針對這節課的學習就輕松多了。
二、自學
關于這節課的自主學習部分,我是給學生設定了自學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遠比盲目不知所措的學習更加有效。首先我讓學生自學的是孟德爾的豌豆雜交,通過本部分知識,要求學生掌握兩個知識點:
1.介紹孟德爾
2.描述孟德爾雜交實驗的過程及結果
在學生自學的同時教師不是站在一邊不管不問,而是要與學生揉在一起,即學生在自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巡視,準確掌握學生的自學情況,在學生自學結束之后,發動學生通過討論、質疑、交流等方式解決自學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問題。讓已會的學生來教不會的學生,促使學生相互合作,互相幫助,達到“兵”教“兵”的目的。我在平時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更好地提高學習效率。
當然,在整個自學過程中更要注重及時表揚;享受成功樂趣是一個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對學生來說,成功對他們樹立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體驗到了成功帶來的喜悅,他就會更加樂于去學習。鑒于此,我在教學中改變策略讓更多學生有成功的機會,給他們更多體驗成功快樂的機會。如,給學生一個難度不大的問題,讓他們自己去解答。期間老師只是作為學習的指導者,當學生自己獨立完成時,及時給予學生表揚。學生往往把老師的表揚看成是自己的榮譽。這些表揚就往往成為他們下一步學習或課后延伸學習的動力。
三、討論
合作探究學習要激發全體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每個學生都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去學習,少走彎路。教學中我們教師要加強合作交流,特別是在分組討論中,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組內成員相互合作,小組之間合作、競爭,激發了學習熱情,挖掘了個體學習潛能,增大了信息量,使學生在互補促進中共同提高。
在生物教學中,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性學習是學生學習生物的重要方式。下面我來談談具體運用。
1.創設情境,激起自主、合作探究動機
要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與他人合作,并能與他人交流。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在每一節課的教學中,都盡可能多為學生創設和提供交流與合作的空間和機會。并在交流與合作前創設一種能激發他們主動和積極參與活動的情景。例如,在學習了“基因的顯性與隱性”以后,我設計一對夫妻表現正常,但是卻生下了患有白化病的孩子,讓學生根據已學習的知識去分析,他們再生孩子還會患病嗎?這時學生做出了自己的猜想并依據自己的已知知識進行論證。那一刻,學生體會到了探究成功的樂趣。
2.給學生留有足夠的空間,提供學生參與數學探究活動的
機會
隨著時代的發展,新知識不斷出現,知識固然重要,但獲得知識的過程與方法更加重要。讓學生親身經歷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結合到一起,并學會用學過的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掌握基本的生物知識與技能和方法。
四、質疑
為了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自主學習習慣,我先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然后學生之間互相解決問題,最后,教師為了補充學生遺忘的知識點,給學生提出問題,并努力讓學生自己解決這些問題。通過自問自答和教師幫助完成本節教學目標的學習。
五、自測
六、自結
最后這兩部分,是比較機動的,可以隨課堂的安排和設計自行隨意安排順序。這是最后一個環節,看輕實重,因為它關系到六步教學當堂效果。在平時的教學中,每一節課的這個環節我都要掂量再掂量,因為要照顧到每一個學生,測試題要有難有易、要有層次,讓他們都能體會到學習的快樂,都有成就感。
上面是我在教學中對六步教學法的一點感悟,但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在以后的工作中我還要積極參與教改,用自己的聰明和智慧去做好自己的事業,以便推進新課程的構建。
參考文獻:
陳琳.淺談六步教學分組學習法的應用[J].新課程,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