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
摘要:隨著現代信息科技的快速發展,網絡信息充斥在社會的各個角落。在不良網絡信息進入校園的前提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面臨著諸多困境。本文主要探討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創新,通過分析網絡時代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產生的影響,給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創新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前言
在信息爆炸的現代化社會,各個行業需要處理眾多的信息與數據。而大數據在各個行業的使用,能夠將眾多的信息進行快速的歸類整理,產生良好的信息處理效果。目前大數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也有著廣泛的使用,它能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創新,但同時也會帶來負面影響。本文主要從大數據帶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創新方面,做深入的研究探討。
二、大數據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產生的影響
(1)網絡信息對大學生價值觀的沖擊
隨著互聯網科技、移動設備的迅速發展,普通大眾獲得信息更加方便與快捷。眾多媒體在網絡上對那些具有不良影響的信息與個人進行炒作,以達到獲得關注的目的。目前的在校大學生追求時尚潮流,對那些新事物新信息具有強烈的好奇心。但他們缺乏主觀的判斷力,不能夠對網絡上的各種信息進行鑒別與挑選,所以面對各種信息時候會出現盲目選擇與接受的情況。如今的網絡信息時代,各種網絡信息的傳播更加開放、自由、多元與便捷,而各種不正確的價值觀與負面信息也對學生造成惡劣的影響。所以網絡信息時代的到來,不僅為學生提供便捷搜索知識的渠道,也會將歐美發達國家各種腐敗信息輸送到學生的頭腦中。西方國家的“信息侵略”會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使整個社會不良風氣盛行。
(2)大數據提供全新的政治教育思路
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改革,要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要的教學對象。對于高校大數據而言,大數據分為學生接受信息所產生的數據、教學過程中的相關數據,而對這些數據的處理需要將教與學整合起來。在教與學的數據分析過程中,是學生逐漸掌握學習規律與方法,掌握正確的價值觀體系。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活動,需要將教學課件制作成視頻數據。通過播放生動有趣的課件,使學生逐步掌握所要學習的思想政治內容。學生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接受,不應該通過枯燥的背誦與閱讀來完成;而要將抽象的思想政治內容轉化為具體的數據,學生通過數據采集工作能夠準確掌握那些非量化的數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不僅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備專業的素養,還要掌握教育教學規律,最后還需要有準確的數據分析、處理能力。
三、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創新的路徑
(1)提升信息素養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信息素養、綜合素質,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與未來發展有重要影響。思想政治教育人員應該對自身所負責工作范圍的信息實時更新,同時高校自身也要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設。我們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內容與管理水準的改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員對信息的獲取接受能力、信息技術的處理能力,應成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備的基本職業能力。但思想政治教育人員主要工作范圍仍舊是:向學生傳達正確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觀,其他信息的獲取接受能力、信息技術的處理能力只是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
(2)建立系統性思想政治教育“數據庫”
思想政治教育“數據庫”的建立,對搜集學生思想政治數據掌握學生思想政治,具有極大幫助。我們只有對學生的真實特點、價值觀傾向、心理健康現狀等進行科學分析探究,才能找到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足之處。在思想政治教育數據收集方面,主要具有以下幾方面內容:首先要建立大數據信息搜集與研究平臺,將圖書館、教務處、思想政治教育等多方面的信息結合起來,形成廣泛的思想政治教育數據網絡;其次是將各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員進行聯合,通過開展網絡調查、專題活動等,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活動進行搜集與分析。以上兩種思想政治活動的有效開展,能夠完成學生思想政治內容的統計分析工作。
(3)提升高校教師信息化素養
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有序開展,需要具有高度思想政治教育教師的參與。只有教師的政治信息素養不斷提升,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真正落到實處。目前政治教育教師不僅要具有專業的思想政治價值觀與教育觀,而且要掌握現代教育技術,能夠將教學內容數據化。所以政治理論課教師要具備數據分析能力,能夠在價值密度低的大數據庫中抽取有用信息,找到與學生學習數據的相關性。根據學生的不同特征進行思想政治,會取得良好效果。
四、結束語
網絡信息時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需要針對現實情況不斷的創新改革。而數字化、信息化、教師素養前沿化的教育教學要求,能夠產生良好的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光姝瑜:新時代背景下如何加強思想政治教育[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5(36)
[2]姜暢.淺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的創新[J].亞太教育.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