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毅文
摘要:近年來,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不斷加劇,我國農產品出口貿易頻繁遭受綠色貿易壁壘政策,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國農產品質量低,科技含量不高,標準規范化程度不高,在綠色貿易壁壘制約下,出口量急劇下降,產品競爭優勢明顯下降。本文主要分析了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農產品出口造成的不利影響并提出了一些對策,希望有借鑒作用。
關鍵詞:綠色貿易壁壘;農產品;出口;策略
基金項目:內蒙古自治區高等學校科學研究項目:基于“校企合作”的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研究成果(編號:NJSY388)
隨著綠色貿易壁壘的出現,世界各國為了本國經濟利益,相繼制定出較為苛刻的出口制度與產品標準,限制出口量。在該貿易形勢下,合理與歧視、合法與爭議、隱蔽與廣泛共同存在相互結合,對我國農產品出口發展有機遇也有挑戰。相關管理部門制定有效策略應對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農產品出口貿易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概述
作為農業大國,使我國在農產品的出口貿易方面始終保持著較大的發展潛力,但是由于我國本身的政策目前還不是很完善,同時還受到綠色環保等方面的制約,使得我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相對較低。所以,綠色貿易的壁壘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面對其可能帶來的影響已經發展機遇,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將我國農產品的優勢發揮出來,從而使我國的農產品可以在國際市場的競爭中始終處于有利地位。在國際貿易活動中,產品進口國以保護環境、節約能源等為理由制定出的限制進口的相關措施,就是綠色貿易壁壘。在國際上還未形成統一的概念,有的專家學者以環境壁壘代替綠色貿易壁壘,同時某些研究機構還做出了一些界定,包含野生動物的保護;農產品中決不能含有任何有毒物質;采用綠色可循環使用包裝;嚴格規范食品安全標準;食品不能為轉基因類型等。
2.綠色壁壘的負面影響
2.1農產品價格優勢下降
我國人口多,勞動力資源廣,出口產品以勞動密集型為主。由于產品附加值低,農業規模化生產技術不高,因此應對國際復雜市場的能力比較弱。受綠色壁壘的影響,增加了農產品的生產成本,極大地削弱了其價格優勢。同時,我國農業生產技術與創新能力比較弱,綠色生產與加工還未形成規模;此外,在有機與綠色食品生產加工過程中,技術管理不完善,產品質量不符合國際標準,綜合競爭力比較低。
2.2減緩了產品出口增長率
在我國,綠色農產品技術發展起步晚,技術水平與標準都比較低。近年來,因藥物殘留、污染及重金屬不合格等因素而遭到扣留或拒收的出口農產品時有發生,削弱了其出口增長率。比如自日本開始執行肯定列表制度以來,在日本市場上我國水產品比重逐步下降,2013年,出口水產品同比下降近7.5%。
2.3貿易摩擦影響雙邊貿易關系
近些年,發達國家憑借自身技術優勢苛刻要求發展中國家,制約了其農產品出口量,雙邊或多邊貿易摩擦不可避免,最終引起國際貿易爭端。在經濟全球化與自由貿易的推動下,我國農產品出口過程中與其他國家也不可避免地出現貿易摩擦。
3.我國農產品出口屢遭綠色壁壘的原因
3.1農產品質量和科技含量低
缺乏創新特點不鮮明使我國農產品出口時的最大不足,同時,因為在我國農業的整體發展水平相對較低,不能有效地將農產品的種植與生產再加工相結合。再就是我國長久以來出口的農產品都是采取低價的策略來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的,然而為了更多地考慮到經濟利益,所以對于農產品的后期加工環節所進行的高技術含量的投資相對較少,從而導致了我國農產品出口企業所出口的產品科技含量普遍較低,難以保證產品的質量安全,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相對較低,同時也增加了我國在農產品出口時遭遇綠色壁壘的幾率。
3.2農產品生產規范化、標準化程度低
由于我國在進行農產品的種植以及加工時,其缺乏相對規范化標準化的步驟,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資金與技術的限制,這不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國農產品的產量,同時其在種植與加工時也缺乏相應的技術指導。作為具有幾千年歷史的茶葉出口國,其也是我國一直以來非常重要的出口商品,但是,這一我國長久以來一直具有較大優勢的出口產品現在也遭遇到了綠色貿易壁壘的限制。造成這一切的都是由于我國相關的將企業沒有實現規模化科學化生產所產生的結果,使得我國的茶葉在出口時不符合國際質量的標準。
4.應對綠色壁壘的措施
4.1加強綠色質量意識
我國在進行農產品出口過程中,要加強綠色質量意識,為我國農產品提供安全可靠保障,負荷進口國需求。首先,相關人員必須正確理解綠色壁壘,其與環境保護是不相同的。近些年,生態環境在世界范圍內都有不同程度的破壞,各國政府都致力于環境保護與人類健康建設中。綠色壁壘應運而生,這不但對環境標準不高的國家提出了全新的標準要求,同時也鼓勵這些國際積極改善環境,提高綠色產品質量,促進人類健康。因此,要與時俱進加強綠色質量意識。其次,針對綠色食品政府部門要加大宣傳力度,對農民強化綠色食品意識,提升農產品質量。在人類發展過程中,意識具有導向作用,人們綠色質量意識增強了,才能從根本上提高農產品質量,更好地應對綠色壁壘政策。
4.2建立健全相關環境法規體制與標準
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農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政府管理部門加大扶持才能確保農業的高速發展。首先,政府加大財政支持,在政府引導下,全面推進水利與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為農業生產提供基礎保障。其次,不斷推進標準化農業生產建設。制定符合農業發展的全面系統化的標準,嚴把農產品質量關,確保農產品整體與個體質量符合標準。
4.3不斷創新農業科技水平
發達國家依據本國科技發展水平制定出相應的檢驗檢疫標準,我國可以學習借鑒發達國家的先進農業農產技術,從我國農業發展實際出發,轉換產業結構,實現有機農業生產目標。嚴格按照國際統一標準生產加工農產品,力求從種子選取、培育、施肥、產品加工、包裝及儲存等達到國際食品安全與質量檢測標準。同時,企業要提高科技投入水平,不斷創新農業科技水平。
4.4積極申報產品綠色認證
現階段,在全球20多個國家與地區開始實施環境制度,而我國農產品要想不受綠色壁壘的束縛就要積極申報各種綠色認證,得到認可。目前世界上最權威,影響力最大的一種環境保護標準就是IS014000,因此國內出口加工企業要積極爭取得到該國際認證,才能確保農產品順利走向國際市場,打破綠色壁壘的束縛,提高產品競爭力與自身經濟效益。
4.5建立綠色壁壘的預警機制
發達國家的綠色貿易壁壘會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而改變,同時其對應產品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就需要我國及時地去了解綠色貿易壁壘的發展方向與趨勢,從而可以及時為農產品的出口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同時在生產的過程中生產符合國際產品質量標準的產品來突破綠色貿易壁壘的限制。從目前的眾多案例來看,之所以我國農產品出口受到綠色貿易壁壘的限制,主要是因為我們對于產品進口國的相關技術規定與進口程序缺乏了解造成的,因此就要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成立專業的部門研究不同國家的綠色壁壘,及時地將農產品出口的相關信息提供給農產品加工企業,從而可以從根本上改變我國頻繁遭遇綠色貿易壁壘的狀況。
結束語
綜上所述,農業生產是國家的基礎產業形勢,推動著國民經濟的發展,政府部門要高度重視農業發展。在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推動下,各國綠色壁壘政策日益嚴格,為了有效確保國內農產品質量,在產品出口過程中,一定要加強監管綠色壁壘,才能有效降低其為我國農產品出口貿易帶來的風險,推動農業生產健康穩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燕娥.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農產品出口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農業經濟,2016,04:131-133.
[2]高欣.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農產品出口的影響及對策[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6,07: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