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寧芳
摘要:本文從浙江省的實際出發,構建浙江省11個地級市2006-2014年物流業集聚和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非線性正反饋系統。運用產業價值鏈理論、計量經濟學、經濟系統論等理論和方法,研究兩者的互動效應,為浙江省物流業的區域發展規劃以及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提出建議。
關鍵詞:物流業;產業集聚;制造業;轉型升級
基金項目:本文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我國生產性服務業集聚與制造業轉型升級的互動效應研究”(編號:14BJY080)
一、緒論
物流業作為十大振興產業之一,明確其產業集聚與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關系,對浙江省區域產業規劃、經濟政策研究和制定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將物流業集聚作為影響制造業轉型升級的變量,而制造業轉型升級反過來又會對物流業的集聚產生正向的推動作用,在理論上完善兩者互動效應的分析和經驗驗證框架。
多數學者對物流業的產業集聚情況以及制造業的轉型升級都做了較詳盡的分析。例如,KE YU ZHU(2014)研究安徽省江北產業集群區里的主導產業即物流業和先進設備制造業;孫晶、李涵碩(2012)發現金融集聚對我國東、中、西部產業結構升級有顯著正效應;劉佳、趙金金(2013)基于旅游產業角度得出產業集聚和產業結構間有顯著正向互動的結論;王陽紅、牡丹(2012)運用省級面板數據研究物流業發展對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
現有的物流業研究一般只是現狀對策,對產業集聚研究卻不多,本文則以浙江省為例,關注兩者的雙向互動效應。
二、浙江省物流業集聚與制造業發展的現狀
(一)浙江省物流業集聚程度與制造業轉型升級的衡量
1.指標選取
運用相關集聚指標測算浙江省物流業集聚程度,考慮實證數據的可獲得性,初擬選取物流業就業人數,在此基礎上,運用區位熵法對浙江省11個地級市2006-2014年的物流產業集聚度進行測算。制造業轉型升級指標用全員勞動生產率衡量。
2.數據來源
本文數據來源為2006-2014年浙江統計年鑒,全國數據來源于2006-2014年中國統計年鑒。
(二)浙江省物流業集聚程度
基于就業人數測算浙江省2006-2014年11個地市的物流業區位熵指數可知,浙江省11地市普遍物流業集聚程度都較高,2006-2014年平均區位熵指數在1以上(包括1)的有杭州市、寧波市、湖州市、舟山市、臺州市,在1以下的有嘉興市、紹興市、金華市、衢州市、麗水市。
三、浙江省物流業集聚與制造業轉型升級互動效應的實證分析
(一)計量模型的構建
將2006年-2014年設定為樣本區間,構建回歸模型如下:
[ISi=α0+α1LQi+α2qsi+α3hti+α4fai+α5gii+εi] (3)
其中[ISi]為第i個市反映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全員勞動生產率,是因變量。[LQi]為第i個市反映物流業集聚程度的區位熵指數,是核心解釋變量??刂谱兞繛椋贺涍\量([qsi]),反映物流業的生產能力;人力資本([hti]),用交通運輸、倉儲和郵電業就業人數近似代替,反映物流業的勞動力水平;固定資產投資([fai]),反映物流業的資本水平;政府行為([gii]),市場經濟不完善情況下政府對物流業的干預行為,用地方一般預算內財政支出表示政府介入物流產業程度。
設置置信水平為95%,運用Stata進行檢驗,計算浙江省11個地市面板數據方程F =52.35,其臨界值為F(10,83,0.05)=2.13,F之大于臨界值,選擇固定效應模型進行回歸,并且通過單位根檢驗、hausman檢驗和異方差檢驗。
(二)結果分析
運用Stata軟件得回歸結果:
從回歸結果看,組內擬合優度接近0.6,應該說是一個比較不錯的擬合。P值為0,表明變量具有較強的解釋性。
具體結果分析如下:
物流業集聚對浙江省制造業產業轉型升級起到了促進作用,但在95%的置信水平下是不顯著的,這說明浙江省11個地市的產業結構存在一定的不合理,導致集聚對升級的貢獻不顯著。物流業集聚對制造業結構升級貢獻的邊際效應為0.00435,這就說明,浙江省物流業集聚每增加一個百分比,制造業升級會上升0.435%,物流業適當的集聚會促進浙江省制造業的轉型升級。
物流業的貨運量、人力資本和固定資產投資對浙江省制造業轉型升級都具有阻礙作用,政府行為對浙江省制造業轉型升級都具有正向作用,說明浙江省近年物流業缺乏高端型人才,且貨運量的單一增長和固定投資的增加并未帶來制造業的轉型升級,物流業的發展還需要政府主導和扶持。
四、政策建議
市場化程度、政府干預、FDI和交通基礎設施影響著物流業的集聚,物流業集聚和制造業轉型升級又構成一個正反饋的循環系統,政府作為“看得見的手”應在力所能及的領域加強系統中的正效應因素和消除負效應因素。
參考文獻:
[1]KE YU ZHU,SHAN LIN YANG,WEI CHEN. An Innovative Orders-of-magnitude AHP Approach of Leading Industries Selection: Case Study of Jiangbei Industrial Clusters in China[J].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Systems Engineering,2014,23(1): 1-19.
[2]孫晶,李涵碩.金融集聚與產業結構升級——來自2003-2007年省際經濟數據的實證分析[J].經濟學家,2012(03): 80-82.
[3]劉佳,趙金金.中國旅游產業結構與旅游產業集聚空間關聯與相互作用的實證研究[J].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13(03): 40-43.
[4]王陽紅,牡丹.物流產業發展與地區產業結構演變: 基于中國省級面板數據的四分位數回歸[J].物流技術,2012(12): 271-274.
[5]Porter M E.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68(2): 7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