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遷
【摘 要】文章從積極與消極兩個方面分析了數字技術對平面藝術設計教學產生的影響,幫助我們更加辯證地對待數字技術,以期促進我國平面藝術設計行業穩定發展。
【關鍵詞】數學技術;平面藝術設計教學;影響
0 前言
當今社會是科技與市場融合的時代,數字技術的飛速發展,對社會發展模式、技術應用模式等產生了根本性變化,使得平面設計領域也隨之發生了變革。數字化技術在平面藝術設計教學中的應用成為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其不僅能夠提高教學有效性,且能夠為設計領域帶來更多發展機遇。因此加強對數字化技術對平面藝術設計教學影響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1 數字技術對平面藝術設計教學產生的積極影響
1.1有利于提高教學有效性
傳統手工手寫教案、黑板板書年代早已成為歷史,數字化、網絡化教學方式成為教學的主要手段,為教師前期準備提供了極大的支持。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將原本枯燥、抽象的知識以動態化形式呈現出來。同時聊天軟件的應用,將獨立的學生有機整合到一起,使得學生們能夠互相溝通和交流,有效提高了教學有效性。
1.2有利于豐富學生視覺表達方式
信息時代下的藝術設計,設計對象的審美情趣早已消失,越來越多藝術設計作品中都出現了計算機技術的影子,給公眾帶來了全新的視覺體驗。其中圖像像素畫方式成為美感的重要表達方式。在教學中,3D技術的應用,能夠使得平面載體當中的立體空間更具真實性。不僅如此,在網絡環境當中,大量優秀的藝術設計作品,豐富了視覺表達方式,為學生設計提供參考,從而為日后深入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1.3有利于提高作品設計速度
設計師在開展系統工作過程中,利用計算機處理一些重復性、規則性工作,將更多的時間投入到創造、組織設計工作當中[1]。在此基礎上,能夠促使設計處于更高層次上工作。針對整個設計過程而言,計算機都能夠為設計方案提供諸多可能,最大程度上完善平面設計,提高工作有效性。
2 數字技術對平面藝術設計教學產生的消極影響
不可否認,數字化技術的滲透,為平面藝術設計教學提供了極大的支持,帶來了諸多便利,但事物兩面性也決定了其會對平面藝術設計教學產生消極影響。具體來說:
2.1減少師生交流
新形勢下,多媒體演示文稿的應用尚不能夠達到網絡媒體的即時性互動,更多的是單向信息的傳輸。在教學中,為了增強媒體演示的清晰度,會將教室燈光亮度調低,直接影響師生之間的眼神交流,原有一排排整齊的座位更適合傳統教學模式,而數字化技術的應用,應將課桌排列成圓形,能夠為學生之間的交流提供更多便利。
2.2資源共享存在不足
網絡技術為信息傳播提供了可能,越來越多的信息在網絡環境當中實現了良好的交互,且資源共享成為主流趨勢。但是網絡中還存在很多品質不高的圖像等,導致平面設計作品存在高度雷同性,不利于平面藝術設計教學持續發展。尤其是傳統手繪的筆觸效果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
2.3過度依賴技術
數字化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使得學生過于依賴計算機技術,如低年級、剛接觸電腦的學生,由于計算機技術掌握不夠熟練,使得設計出來的作品過于突兀。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形成[2]。另外,計算機語言使得越來越多的學生過度重視技術,在設計中側重對視覺感官效果的關注,忽視了作品制作的真實目的。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加強對學生藝術作品辨識能力的培養,避免將視覺效果作為唯一的評價標準,更多的是重視作品與思想概念的有機整合。
2.4作品缺乏個性
建立在數字化技術基礎之上的藝術設計教學,使得更多的是熱衷于電腦特效程序對作品進行設計,強調多維畫面的呈現,致使藝術設計師難以形成的獨特的風格。人才是社會各領域發展的核心力量,對于平面設計領域同樣如此。尤其是在教學階段,如果無法培養出具有創新意識的設計師,平面設計領域勢必會走向消亡[3]。另外,在教學中,由于過度使用數字化技術,使得學生無法在作品字體設計、色彩處理方面得到強化訓練,學生們設計出來的作品都具有極強的雷同性特點,根本談不上個性風格,缺少一定的藝術性。可見,數字化技術的使得設計師逐漸放棄了對生活素材的追求,與藝術來源于生活背道而馳,不利于該領域持續發展。因此應堅持科學、合理原則,避免數字技術對教學產生消極影響。
3 結論
根據上文所述,數字化技術作為一項重要技術,是平面藝術教學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雖然其能夠提高教學有效性,但是如果不能夠科學、合理使用,勢必會適得其反。因此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明確認識到數字技術的重要性,并加強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鼓勵學生能夠注意觀察生活,從生活中獲取藝術設計靈感。另外,還可以利用數字技術手段,實現創新構想設計目標,將自身的設計理念及傳統文化滲透其中,不斷提高學生設計水平,從而為我國平面設計領域持續發展注入更多新鮮血液。
參考文獻:
[1]楊米娜.淺談數字技術對藝術設計的影響[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5,(28):164-166.
[2]劉小艷.淺談數字技術對藝術設計的影響[J].藝術品鑒,2016,(02):98.
[3]裘曉紅.現代數字技術對藝術設計教育的影響[J].教育評論,2013,(02):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