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彤
副校長作為學校班子成員,既是領導者又是被領導者,既是決策者又是具體管理者,在學校的建設與發展中作用舉足輕重。當一名優秀的副校長,既關系到自身工作的進展和成功,還關系到領導班子的團結和學校的發展,因此,這就對副校長的素養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副校長素養配角務實氣度在學校管理體制中,校長在學校工作中統攬全局,對學校工作全面負責,是主角。副校長作為班子成員,既是領導者又是被領導者,既是決策者又是具體管理者,是配角。做好一名副校長,既關系到自身工作的進展和成功,還關系到領導班子的團結和學校的發展,這就對副校長的素養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筆者認為,要當好一名稱職甚至優秀的副校長,應該具備以下幾方面的素養。
一、甘當配角的意識
校長在學校處于核心、主導地位,校長的權威是一個學校集體威望的象征。因此,欲使學校擁有一個高效和諧的管理團隊,任何一位以學校利益為重的副校長,都應該擺正自己的位置,甘當配角,考慮問題、處理事情應從學校大局出發,自覺維護校長的權威,維護校長在學校管理中的的核心地位,當好校長的左膀右臂。
二、務實的作風
務實是任何工作中都需要的工作作風,作為副校長尤其需要。校長可以站在學校長遠發展的高度思考學校的各項工作,副校長則既要具備一定的管理眼光和視角,又更需要務實勤奮的真抓實干,因為工作成績是靠腳踏實地干出來的。所謂務實,在我理解,就是副校長的工作不能只停留在“說”上,而應突出在“干”上,在理解校長以及班子形成的管理決策的基礎上認真落實,不僅體現在“干”上,更要干好。
首先,要身先士卒,發揮表率作用。要求教職工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只有這樣才能在下級面前有感召力,使下級心悅誠服地自覺干好本職工作。
其次,要熟悉、精通分管工作,獨擋一面地做好分管工作。副校長必須熟悉分管工作的業務,把握工作的特點,研究分管工作的方法。對分管工作要身體力行,不敷衍,不打折,不畏首畏尾,大膽工作,勇于創新。處理問題要果敢、堅決,能自己處理的問題,盡量不把矛盾上交。再次,要不斷改進工作方法,當好“中介人”。副校長對于校長來說是被領導者,對于教職員工來說又是領導者,具有雙重“角色”意義,上、下會同時對他提出不同的期待,這就要求副校長要正確處理好上、下兩重關系,做好“中介人”。具體而言,要盡量避免使用權力性因素,而多用非權力因素。也就是說要用自己的知識、能力、品德、人格等非權力因素去贏得與方方面面的認可和贊許,促進上下左右之間的相互理解、諒解,從而達到工作上的支持、目標上的認同、行為上的順應、感情上的共鳴。
最后,要真抓實干,講究效率。副校長對自己分管工作要高度負責,做到事前有計劃,事中有檢查,事后有總結,計劃要周密,注重操作性;檢查要細致,增強指導性;總結要全面,堅持激勵性。分管工作要圍繞學校工作的中心,緊扣學校管理的目標,體現學校管理的風格。
三、合作的精神
領導班子之間的配合是否和諧,直接影響到學校教職工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副校長的工作必須配合好校長的工作,而要配合好就必須同校長通力協作。一般地講,校長與副校長由于所處的位置、閱歷等方面的不同,在觀察問題的角度、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等方面也常常不一致。這是正常的。因此,要配合好校長工作,副校長就要學會變換角度思考問題,善于揣摩、把握校長的思維方式,了解校長的工作習慣,以縮短認識上的差距,促進心理上的相容,形成工作上的合力。應做到以下幾點:第一,要模范執行學校的決策。凡經集體研究討論后由校長集中大家意見“拍板”決定的事情,無論自己是否理解和贊同,都必須模范執行。如果校長的意見與自己不一致,要采取適當的方式,選擇適當的時間、場合溝通交流;如果屬于重大的原則問題,就應本著求同存異的原則,積極支持并履行由校長代表集體做出的決定,而決不應在細枝末節上糾纏不放。
第二,要善于彌補校長工作中的不足?!爸钦咔],必有一失”,校長的工作千頭萬緒,再高明的校長在工作中也難免會有疏漏。如果發現校長在工作中有疏漏,副校長絕不應站在局外,袖手旁觀,抱著好壞與我無關的思想,更不能等看笑話,而要主動去補臺,尋找合適時機去修補。
第三,要尊重校長,維護校長的威信。尊重校長,關鍵是要尊重校長的領導地位。這種尊重是信任和支持,是對校長完全負責任,而不是那種阿諛奉承,吹吹拍拍的虛假的“尊重”。
第四,幫助校長分擔責任,敢于擔當。就是面對問題或矛盾要敢于擔當責任,要主動尋求解決問題的答案;勇于在成績面前不攬功,在問題面前不推諉,主動為校長承擔,主動與下屬共擔。尤其是對于校長工作中的失誤,要主動承擔應負的責任,并向各方面做好解釋工作,切不可無動于衷,更不能推卸責任,落井下石。
第五,要學會同臺唱好戲。一所學校往往有多個副校長,副校長之間既是天然的合作者,又是潛在的競爭者。由于工作中互有交叉,彼此的生活經歷和工作方式方法差異較大,因而在一些問題上難免產生分歧和矛盾。副校長們只有相互尊重、擺正位置、整體協作、精誠團結、密切配合、同臺唱戲,互相補臺,才能使學校各項工作整體推進,和諧發展。
四、淡泊名利的境界
一般說來,當學校整體工作取得成績的時候,上臺領獎的是校長,閃光的鏡頭對準的是校長,校長是“紅花”,副校長是“綠葉”。此時副校長要有“綠葉”精神,切不可搶“鏡頭”,不要一味強調自己在學校發展中功勛卓著,過分夸大自己所做出的貢獻,甚至覺得如果沒有自己,學校將有可能還要“在黑暗中摸索許多年”,那樣做不僅自己的品行值得人懷疑,也抹殺了自己實際工作中的成績。這是淡泊名利境界的首要問題。
其次,校長在工作中難免有失誤,副校長要從維護校長的威信出發,主動做解釋工作,落實補救措施。事后,切不可向他人張揚,以顯示自己某些方面比校長高明,更不能用校長的短處故意拆臺和尋找話柄,要甘當無名英雄。這樣不僅維護了校長的威信,也為自己贏得了尊重,更主要的是顧全了大局,樹立了領導集體的形象。
五、豁達的氣度
副校長夾在校長與教工群眾之間,被上下誤解的事總是免不了。這就要求副校長要有寬闊的胸襟,用寬容與信任的態度去對待周圍人、周圍事。首先要檢查自己對工作是否盡責盡職,工作方法是否有問題,工作中有沒有疏漏或過失。如果確被誤解,也要三思而后行。屬于重大的是非問題,要堅持原則,亮出觀點,擺出事實,講清道理,以理服人,消除誤解。對那些無關大局的“小事”,則不要細究,要堅持“寬以待人,嚴以律已”的原則。而當校長在未弄清事實真相前一時錯怪了自己,甚至不留情面地批評了自己時,更不能因一時的委屈而不配合校長開展工作,應坦誠地同校長交談思想、交流感情,以免產生思想隔閡,形成感情屏障。當自己的工作不順心,有這樣那樣的反對意見,甚至遭到非議時,不能考慮一已之利,更不能以“一人之下、眾人之上”的領導者身份去壓制對方,強迫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服從自己的意志,而要象尊重校長那樣尊重下屬,從維護團結的良好的愿望出發,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以良好的角色形象贏得大家的支持與幫助。
六、善于把握分寸
首先,具有超前意識,工作積極主動,是一個副校長的起碼素質,也是上進心、事業心的表現。但我們在主動想事、干事的時候一定要掌握分寸,嚴格遵守自己的職權范圍,做到工作到位而不越位。該請示匯報的一定要請示匯報,該提請領導班子集體研究的一定要請大家討論。集體形成的決議在正式出臺前不得以任何形式預先泄露,特別是一些關乎教職工切身利益或教職工特別敏感的事情,不能為了顯示自己、做好人或其他目的預先在教職工中傳播,該由校長講的,一定要讓校長講,該由校長出面的事情,在沒有校長授權的情況下,不能越俎代庖,擅自處理和決定。
其次,是不越其他副職的權。在學校中,盡管副校長分工是很明確的,但有時老師遇到了問題,碰到哪位校長就找哪一位,如果這個問題涉及到其他分管校長職權范圍內的事,我們就不能輕易表態。
再次,要學會“授權”。善于“授權”不只是校長的素養,也是副校長所應具備的意識。凡屬中層干部職責范圍內的工作,應放手讓下屬去做,讓他們有職有權,不能事必躬親,包辦代替,越級干預。不懂得授權的副校長很容易越位,往往是吃力不討好,自己忙忙碌碌,勤勤懇懇,廢寢忘食,下屬們卻逍遙自在,無所事事,甚至專門等著看你的洋相和笑話。
七、過硬的業務能力
副校長是分管工作的策劃者和管理者、領路人,是校長的參謀和助手,但是必須先是一位干將,是做好分管工作的干將,一事當前,必須走在所有教師的前面,一定要成為校長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則能勝的人,用過硬的業務能力去贏得校長和群眾的信任。千萬不要把自己定位在“二傳手”的角色而碌碌無為,不要以為責任有校長負,事情有基層做,自己就可以輕輕松松地“混”日子。副校長手中沒有多少具體實在的權力,實施領導與管理更多的是依賴于他的管理智慧和專業能力,所以副校長不管是學校的“幾把手”,都必須得“有一手”,要作出幾件漂亮活,非如此不足以服眾。常言道“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真正的管理不是管,而是影響,“以無聲的行動代替有聲的命令”,潛移默化去影響教師隊伍。
八、較高的政治素質
副校長還應該具備較高的政治素質,這是干好工作的前提和保證。首先是勤奮,一勤天下無難事,這是一名副校長的必備功課;再有是公正,擁有一顆公正之心,才能服眾,才能更好開展工作。第三是忠誠,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才會盡心盡力,才會想方設法把工作做好。
當然,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教育的不斷發展,對副校長的工作和素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副校長只有不斷學習,與時俱進,開拓創新,與班子成員和全校教職工同心、同德、同向、同行,才能更好的勝任自己的工作,為學校的建設和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