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然

【摘 要】近年來,國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來規范光伏市場發展的秩序,推動光伏市場的發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提出,對我國的能源需求狀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布式光伏發電作為一種可再生的綠色能源,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本文分析了分布式光伏發電的政策、運營模式、獲取效益的方式以及對配電網的影響,以期為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提供有益借鑒。
【關鍵詞】分布式光伏發電 運營模式 效益分析
分布式光伏發電是指利用光伏組件,將太陽能直接轉化為電能的發電系統。它不僅能夠提高同等規模光伏發電站的發電量,而且能夠有效解決電壓在輸送中的損耗問題。又因其環境污染少、資源豐富等特點,受到世界各國的日益青睞。
1 分布式光伏發電政策現狀
(1)合理調整電價,完善補貼政策。根據建設成本,通過市場競爭等招標的方式,制定分布式光伏發電的價格和補貼標準;根據光伏發電的變化和發展需要,調整其電價并制定附加征收標準。(2)建設配套電網,完善并網服務。通過簡化分布式光伏發電的管理程序和接入方式,優化系統的調度運行,確保光伏發電項目及時入網,全額收購所發電量,并為其提供全過程的并網服務。(3)大力支持用戶側光伏應用。加強對用戶側分布式電源的建設,推動光伏發電系統應用于企業、機構、社區等。同時對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實行備案管理,將所發的全部電量作為地方政府和發電企業業績考核的指標之一。
2 我國光伏發電運營模式分析
目前,我國對光伏發電的運營模式尚未完全理順,但歸納起來主要有三種:
2.1 統購統銷模式
統購統銷模式是指第三方擁有光伏發電的經營權,通過對光伏發電的建設,將所發的全部電量輸送到公共電網中,同時,供電企業要對發電量進行負責。此種模式的發電,電源在經過低壓母線或變電站時,就可以實現上網功能,并將電量輸送給用戶。目前,統購統銷模式已運用到我國的很多地區。
2.2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是指由第三方投資,發電量優先滿足用戶的需求,不足電量要按照當地電價,由相關企業向用戶提供。此模式具體的運行方案為,電量要經過低壓電網然后再輸送給用戶。在這個過程中,投資機構都是通過出售電量來獲得經濟利潤,給光伏發電模式帶來了較大的挑戰。
2.3 自發自用模式
主要是指用戶通過建設光伏電站以滿足自己對電量的需求,多余的電量用于上網,不足電量由發電企業提供。分布式電源和用戶位于同一地點,且是同一法人。目前,由用戶自己投資的項目主要靠政府補貼和節省電費收回投資成本。
3 光伏發電獲取效益的分析方式
對光伏發電獲取效益的分析,主要采用以下步驟:
(1)通過統計當地的太陽能資源以及當地城市電網的發展狀況,確定光伏發電的試點區。(2)通過制定本區域和試點區的發展規劃,對空間負荷以及負荷總量進行預測。(3)根據獲取的太陽能資源數據和該地區的負荷特征,對光伏發電負荷以及出力情況進行匹配分析,詳見下圖1。圖1中第①部分為光伏發電上網電量;第②部分是以光伏發電作為電源的用戶用電量;第③部分是以公共配電網作為電源的用戶用電量。同時結合地域限制、投資規模等因素來確定光伏發電的裝機容量。(4)列出可能的光伏發電運營模式備選方案,并全面分析其優缺點和可行性。(5)對發電選址及周圍環境進行詳細的考察,以確定用戶配電網改造方案和接入方案。(6)為了有效降低在數據信息方面的誤差,避免對實際收益的錯誤判斷,需要對不同運營模式下光伏發電的計算參數和邊界條件進行確定,如配電設備造價、電量基本價格等。(7)全面計算不同運營模式下光伏發電的運行成本,主要包括光伏發電的初期投資、相關設備的維護費、貸款利息及停電損失費等。
4 分布式發電并網設計方案及并網影響
對于小于接入電壓0.4KV的小型光伏電站,并網設計方案主要有接入公共電網和接入用戶電網兩種。
(1)在統購統銷運營模式的光伏發電中,適合接入公共電網的并網方案。公共電網配電室或箱變低壓母線,并網點和產權分界點在同一點,公共電網配電箱/線路為公共連接點。這種接線方案分為單點接入和多點接入兩種,計量比較簡單,便于維護、調度和管理。(2)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和自發自用模式中,適合接入用戶電網的并網方案。用戶配電室或箱變低壓母線,并網點和產權分界點不在同一點,用戶配電箱/線路為其接入點。這種接線方案,以每臺區的光伏電源為單元,進入低壓用戶配電箱。(3)并網影響。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的并網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能源短缺,同時也增加了電網的復雜程度,給電網檢修和運行造成了不利影響。隨著時間的推移,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保護裝置的拒動作和誤動作會不斷增加。因此需要對相關的設備進行升級改造,這無疑加大了配電網設備的改造量。光伏發電設備大量接入配電網會極大改變配電網的運行模式,嚴重時會造成整個臺區的倒送電現象。
5 結語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發展和生態矛盾日益突出。節能減排,低碳環保的供能方式成為助推經濟發展的有力手段。分布式光伏發電技術日漸成熟,成本大幅降低,經濟和社會效益逐漸顯現,如裝機容量為4.6千瓦的小型分布式發電系統, 20年可以實現凈利潤5500萬元,節約標準煤550.6噸。通過以上分析,希望能為分布式光伏發電的研究提供有益借鑒。
參考文獻:
[1] 劉琦.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的效益分析[J].時代金融,2015(02).
[2] 盧德銀 等.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投運對配電網運行的影響及對策[J].機電信息,20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