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鄭州航空港為鄭州乃至河南的發展帶來了一個空前良好的機遇,尤其是上升為國家級航空經濟發展實驗區以后,這方面的作用尤其突出。地方經濟與高等職業教育的聯系是十分密切的,在對地方經濟推動方面,它的作用是其他教育類型無法替代的。本文從更好地服務于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的視角研究河南省高職教育的改革、發展。
【關鍵詞】航空港 經濟 職業教育
1 引言
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及省財政廳、教育廳等職能部門的高度重視和堅強領導下,河南省高等職業教育取得了飛速的發展,一批師資強、基礎好、管理水平高的高職院校快速地成長發展起來。高職教育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績,我省經濟建設中需要大批的專門高級技術人才,這在一定程度上為我省的快速發展起到了緩解壓力的作用,在地區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和地區經濟建設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職教育如何更好地為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進行服務,已日趨成為一個值得研究和深思的重要課題。
2 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試驗區建設的現狀分析
2.1 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核心區的建設缺乏支撐力
發展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的核心問題是臨空產業的發展。臨空工業區主要有高科技產業區和臨空配套工業區兩種[1]。這些產業和配套服務業的建設,必須要有相關機構的大力支持。以目前實際情況來說,,這些支撐明顯不足。
2.2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核心區建設的軟肋是人才匱乏
對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其保障作用的是人才。現在,航空方面的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尤其是航空經濟和航空物流等都非常稀缺。這方面的問題可以通過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專項技術人才培養計劃的啟動來實施得以解決,同時,協同省內高校及職業技術學校進行市場的深入調查,制定出適合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培養方案,調整專業結構的設置和招生計劃,例如航空物流、整航空經濟等專業,還可以通過開展對口培養、訂單培養來滿足社會對專業技術人才的需要。人才的培養離不開學校,高職教育能為鄭州航空港區經濟的發展提供很好的條件和支持。
3 河南省高職教育的現狀
3.1辦學規模逐步擴大
《國務院關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提出提高人力資源開發水平[2]。截至2013年底,河南省共有職業院校986所,這些學校以鄭州市為中心遍布各個省轄市,這在地域分布方面保證了全省各地高職教育的均衡發展。對于職業教育的發展和投入河南省政府的支持都達到了空前的高度[3-4]。
3.2 專業設置特色不足,與地方產業銜接不到位
受各種因素的影響,隨著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高等學校的專業設置不能實時根據市場的變化進行相應的調整,存在著諸多問題,例如:結構不符合市場需求、專業設置比較過時、培養方向單一、培養方案不能與社會實際情況對接等等。對人才的培養,沒有按照地方經濟與社會發展以及優先發展行業的需求對專業技術人才進行培養,和當地支柱產業、重點企業的需求嚴重脫節,跟不上社會快速發展的步伐,從而影響了地方經濟建設的發展。不能夠盡可能滿足地方經濟的需求。
3.3 辦學特色不明顯
高職院校要想有明顯的辦學特色,必須同時具有地方性和職業性這兩方面的特征。地方性指的是要服務于地方經濟[5-7],而職業性指的是培養較強實踐技能和較高職業素質的人才。然而現實的情況并非如此,在專業設置上,目前很多高職院校仍然側重于理論知識的講授傳輸,不能重視實踐能力在以后工作用的作用,沒有和企業及地方行業形成一個良好的互動,同時在道德教育方面,還顯得相對薄弱。因此,高職院校要想具有顯著的辦學特色,必須緊密地進行市場調查研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是培養出的學生能夠具有專業理論知識的同時,有過硬技能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才能與眾不同,從而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有優勢不被淘汰。
4高職教育服務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試驗區建設的對策
4.1 高職教育要優化專業結構,及時調整專業設置,實現專業與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產業對接
鄭州航空港的建設和發展需要技術支持和大量人才。高職教育要服務航空港的發展,就要利用好專業這個中介橋梁,使學校的專業與航空港產業能夠密切地對接,航空港的急需專業,學校在進行專業設置時可以優先考慮,對學生的培養,嚴格按照航空港對人才的需求進行培養,從而為產業的發展壯大進行更好地服務。
4.2 高職教育要加強職業培訓,為港區企業培訓員工
高職院校一方面要完成學歷教育、人才培養,另一方面還要加強職業培訓,職業培訓的兩個方面分別是企業員工培訓和社會培訓 [8]。對于企業員工培訓,高職院校要實時掌握地方技術、產品的更新換代以及管理模式的升級更替,要為企業人員的職業繼續教育提供一切力所能及的服務和條件;對于社會人員的培訓,要了解地方產業結構的調整和轉型,同時結合城鎮建設進行培訓,對于下崗工人再就業和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提供便利條件。社會培訓方面,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電梯運行與維護專業可以利用暑期招收知識青年進行培訓學習;同時,職業教育可以面向農村退伍軍人開展技術培訓。
4.3 積極為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輸送畢業生
鄭州航空港的建設需要大量人才,屆時會提供許多就業崗位。要結合港區企業的需求,高職教育可以有針對性的為航空港區輸送人才。高職院校還可與航空港及其企業開展訂單式人才培養。高職院校還應加強就業指導,引導畢業生到鄭州航空港工作。
4.4 選派教師到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管理部門和企業掛職
高等職業教育的專業教師不能是純學者型、教學型的,而應是“雙師型”的,這是由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決定的。作為雙師型老師,就要求教師應具有以下技能:一方面是傳授知識和教書育人的能力,另一方面是技師的專業素質、職業技能和實踐能力。教師要想具有以上能力,必須有一線的工作經驗,對書本以外的知識能夠了解掌握,還要有知識的更新換代的意識。才能把最前沿最先進的技術知識傳授給學生。培養“雙師”素質的一條重要途徑是分批次分專業派選教師到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管理部門和企業掛職鍛煉,尤其可以選派青年教師先去,因為他們接受新興事物較快,對學習的適應能力更快[9-10]。
4.5 努力為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提供智力支持
針對航空港產業的實際,高職院校要積極參與港區的各種項目,例如:產品提升、企業技術改造、管理模式更新等;對于產品研發、應用技術研究及其推廣工作要積極參與。把解決航空港發展的現實問題作為高職院校研究的重點,將航空港的發展與教師的研究聯系起來,以課題形式參與港區企業技術攻關,堅持研究的實效性和針對性。
5 結語
在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鄭州航空港經濟建設發展是眾多戰略性開放政策平臺中的一個。在這個平臺的建設和發展中,職業教育改革,將成為航空港經濟發展的助推劑。我們要積極促進高職教育與經濟社會進行緊密結合,為鄭州航空港建設乃至河南省地方經濟建設提供更多、更優質的人才。
本文從更好地服務于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的視角研究河南省高職教育的改革、發展,具有一定程度的創新性。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是我市乃至河南省未來較長時期的戰略發展重點。該研究成果,能為我市有關政府部門制定決策提供參考,因此該研究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亓新學.發揮高職院校優勢 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以阜陽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阜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2)5-8.
[2]趙素華,魏磊,劉崢.發揮職業教育優勢 服務區域經濟發展[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3(8)50-51+61.
[3]曾良驥,支校衡.關于地方高職院校服務地方經濟的思考.教育與職業[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09(2)23-25.
[4]仝新順.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展航空物流的對策研究[J].現代物流報,2013(2)26.
[5]鄭春賢.高職院校專業教師赴企業掛職鍛煉的思考[J].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學報,2008(12)48-50.
[6]洪海波.高職院校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策略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3(5)60-63.
[7]高尚榮.高職院校的社區服務職能初探——以某職業學院調研為例[J].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6)72-77.
[8]高尚榮.高職院校的社區建設功能簡析[J].國土資源高等職業教育研究,2011(6)13-15 .
[9]周婧.高職院校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的現狀與對策研究[M].江西農業大學碩士論文,2013(5)15-18.
[10]劉彩霞.基于鄭州航空港建設的河南省高校國際商務人才培養——以商務英語專業為例[J].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3(12)18-20.
作者簡介:周曉娟(1982—),女,河南新鄭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自動化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