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 王雪 田靜秒 宋云飛



【摘要】檢測谷物中常見的真菌毒素。使用酶聯免疫分析法檢測黃曲霉毒素B1,嘔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黃曲霉毒素B1,嘔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ELISA檢測試劑盒的標準曲線的IC50分別為0.14,20.4,0.58 ng/mL。上述三種真菌毒素的添加濃度分別為5,500,25 ng/g,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別為89.2%,94.8%,83.6%。該方法操作簡便,準確性好,滿足國家限量標準的要求。
【關鍵詞】免疫分析黃曲霉毒素B1嘔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
引言
真菌毒素是是由微生物產生的毒素及毒素代謝產物,對人類健康能夠產生嚴重危害。常見的真菌毒素有黃曲霉毒素,嘔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
黃曲霉毒素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癥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在天然污染的食品中以黃曲霉毒素B1最為多見,其毒性和致癌性也最強[1]。嘔吐毒素(Vomitoxin)又稱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具有很高的細胞毒素及免疫抑制性質,對人類和動物都有很大危害,可以導致厭食、嘔吐、腹瀉、發燒、頭暈、腹痛等急性中毒癥狀[2]。玉米赤霉烯酮為2,4-二羥基苯甲酸內酯類化合物,具有很強的雌性激素作用,可引起動物的雌激素過多癥和嚴重的生殖道癥狀及不孕癥,還具有免疫毒性、肝毒性等,對腫瘤發生也有一定作用[3]。
因此,國家對真菌毒素制定了嚴格的限量標準,我國規定黃曲霉毒素B1在玉米及其制品中不得超過20 μg/kg,在大米等谷物中不得超過10 μg/kg,在小麥等谷物中不得超過5 μg/kg,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在谷物及其制品中不得超過1000 μg/kg,玉米赤霉烯酮在谷物及其制品中不得超過60 μg/kg[4]。
酶聯免疫分析法檢測真菌毒素具有靈敏度高,檢測時間短,操作簡便,能夠批量檢測,便于現場大量樣品快速篩查等優勢。 本研究建立一種酶聯免疫分析法,用于檢測黃曲霉毒素B1,嘔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方法簡便,準確度高,為進一步研究生物毒素的快速檢測方法奠定了基礎。
1 材料與設備
1.1 試劑與材料
黃曲霉毒素B1 ELISA檢測試劑盒,嘔吐毒素ELISA檢測試劑盒,與玉米赤霉烯酮ELISA檢測試劑盒,來自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責任公司。其他化學試劑購于西隴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2 設備
酶標儀,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責任公司。
2 方法
2.1 前處理步驟
(1)將玉米樣品粉碎,稱取5.0 ± 0.05 g 粉碎后的樣品;(2)加入25 mL 60% 甲醇,劇烈振蕩 10 min;(3)4000 r/min,離心5 min;(4)取1 mL上清液,用4 mL樣品稀釋液進行稀釋,混勻;(5)待測。
2.2 ELISA操作步驟
(1)加樣:每孔依次加入樣品,酶標物工作液,與抗體工作液,各50 μL;(2)孵育:室溫孵育30 min;之后,用洗滌液洗滌五次。(3)顯色:每孔加入顯色液A與顯色液B各50 μL,室溫避光作用15 min。(4)每孔加入50 μL終止液,用酶標儀檢測其450 nm處的OD值[5]。
2.3 添加回收率計算
在玉米樣品中添加適當濃度的黃曲霉毒素B1,嘔吐毒素,或玉米赤霉烯酮,按照2.1的步驟進行前處理,之后按照2.2的步驟檢測,每個樣品檢測4次,計算添加回收率與平均值。添加回收率的計算方法:添加回收率 = (樣品檢測濃度 – 空白樣品檢測濃度)/ 添加濃度×100%。
3 結果
3.1 標準曲線
黃曲霉毒素B1的ELISA標準曲線見圖1。由圖1可知,黃曲霉毒素B1的IC50為0.14 ng/mL。
嘔吐毒素的ELISA標準曲線見圖2。由圖2可知,嘔吐毒素的IC50為20.4 ng/mL。
玉米赤霉烯酮的ELISA標準曲線見圖3。由圖3可知,玉米赤霉烯酮的IC50為0.583 ng/mL。
3.2 添加回收率
玉米中黃曲霉毒素B1,嘔吐毒素,或玉米赤霉烯酮的添加回收率見表1,由表1可知,在玉米中添加5 ng/g黃曲霉毒素B1,平均添加回收率為89.2%,添加500 ng/g嘔吐毒素,平均添加回收率為94.8%,添加25 ng/g玉米赤霉烯酮,平均回收率為83.6%,結果的準確性較好。
4 討論
本研究采用酶聯免疫分析法檢測黃曲霉毒素B1,嘔吐毒素,或玉米赤霉烯酮,平均添加回收率在80%到100%之間,準確性較好,可以滿足國家限量標準[4]。本研究為開發檢測真菌毒素的蛋白質芯片及方法奠定了基礎。
蛋白質芯片的技術原理是,將各種蛋白質有序地固定于芯片基底上,然后樣品中標記了特定探針的生物分子與芯片作用,目標分子與固定蛋白質通過抗原-抗體相互作用等原理結合,經過漂洗將未能與芯片上的蛋白質互補結合的成分洗去,再利用相應技術進行檢測[6]。蛋白質芯片在醫療診斷[7],食品安全[8],環境監測[9]等領域具有重要應用價值,有報道稱蛋白質芯片可以用于真菌毒素的檢測。李建林等人建立一種用光子晶體微球流式芯片檢測真菌毒素的方法,可以同時檢測黃曲霉毒素、伏馬毒素和桔青霉毒素[10]。王瑩等人建立了一種蛋白質芯片檢測方法,可以檢測黃曲霉毒素B1,黃曲霉毒素M1等六種真菌毒素[11]。王瑩等人還建立了一種懸浮芯片檢測方法,可以檢測嘔吐毒素,T2毒素等四種真菌毒素[12]。
本研究的下一步計劃是建立蛋白質芯片檢測真菌毒素的方法,在蛋白質芯片上包被多種真菌毒素的合成抗原,組成真菌毒素的檢測位點陣列,在芯片上加入待測物,抗體與熒光標記探針,通過免疫反應形成抗原-抗體-熒光探針復合物,使用熒光檢測器檢測信號。該方法與傳統的酶聯免疫分析方法相比,通量更高,而且可以同時檢測多種真菌毒素,可以極大的縮短檢測時間。
參考文獻:
[1]馬志科,昝林森.黃曲霉毒素危害、檢測方法及生物降解研究進展[J].動物醫學進展, 2009, 30(9): 91-94.
[2]孫秀蘭,邵景東,王俊雙.糧油食品中嘔吐毒素危害及風險分析[J].糧食與油脂,2006(3): 41-43.
[3]王怡凈,張立實.玉米赤霉烯酮毒性研究進展[J].中國食品衛生雜志,2002,14(5): 40-43.
[4]GB 2761-2011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S].2011: 1-7.
[5]GBT 17480-2008 飼料中黃曲霉毒素B1的測定酶聯免疫吸附法[S].2010: 1-5.
[6]陳藝心.蛋白質芯片構建技術的研究進展[J]. 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3,34(8):989 - 991.
[7]農世澤,黃承樂,梁林慧.SELDI 蛋白質芯片技術在肝癌中的應用[J].檢驗醫學與臨床, 2013,10(10):1276-1278.
[8]Joon Myong Song,Tuan Vo-Dinh. Miniature biochip system for detection of Escherichia coliO157:H7 based on antibody-immobilized capillary reactors and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Analytica Chimica Acta,507(1): 115–121.
[9]Udara Dharmasiri, Magorzata A Witek, Andre A Adams, et al. Enrichment and detection of Escherichia coli O157:H7 from water samples using an antibody modified microfluidic chip. Analytical chemistry,2010,82(7):2844–2849.
[10]李建林,鄧國哲,徐坤等.一種用光子晶體微球流式芯片檢測真菌毒素的方法.中國, CN201210359576.8[P], 2013-1-16.
[11] Wang T, Liu N, Gao Z X, et al. Simultaneous and rapid detection of six different mycotoxins using an immunochip. Biosens. Bioelettron, 2012, 34: 44-50.
[12]Y Wang, B Ning, Y Peng, et al. Application of suspension array for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four different mycotoxins in corn and peanut.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2013,41(8):391–396.
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簡介:王琳(1980-),男,碩士,研究方向為快速診斷檢測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應用等。電子信箱:lin.wang@pgeneral.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