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維軍 王國慶



摘 要:市政工程的質量實際上來自各個施工主體在施工實踐過程中對工序的規范化管理。為了打造優質工程,施工單位必須堅持從細節抓起,掌握施工中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對施工過程中各個工序的質量進行嚴格把關。本文首先以市政工程施工工序質量管理的主要內容為依據,闡述了基于信息系統的施工工序質量管理的實現手段。其次對市政工程施工工序的質量進行分層管理,實現了對市政工程質量的全流程、精細化地管理。
關鍵詞:市政工程;施工工序;信息化;質量管理
Abstract: The quality of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pends on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practice. In order to create a high quality project, we must to base on the details, grasp the stream of people, logistics, information and funds for construction, strictly control the quality of each process. This paper stated a construction process quality management method by information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cess. In addition,this paper realized the layre-management, the full process and meticulous management of municipal engineering quality.
Keywords: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cedure; Information; Quality Management
中圖分類號:TU71 文獻標識碼:A
工序質量控制管理是工程質量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向來是施工單位最重視的管理環節。隨著我國對基礎設施投資力度的不斷增強,城市的市政項目工程的數目顯著增加,龐大的項目建設過程和日益繁重的市政項目建設任務,給質量控制工作帶來了很多困難。信息技術的發展與運用的逐步深入,為改造傳統落后的質量管理體系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但在市政工程建設領域信息化還不夠徹底,現有系統難以準確、高效地跟蹤工程施工的運轉過程,無法適應市政工程建設單位日益增多的信息量處理要求。
通過對國內現有主流的施工質量管理信息系統進行調查分析可知,大部分軟件在工序細節控制方面有著很大的不足,較難實現質量的全流程控制。探索運用先進的管理方法輔以信息化的技術支撐手段解決施工工序控制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具有一定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1 市政工程施工工序質量控制
工序,即一個或多個工人于同一工作地對同一個或同時對多個工件所連續完成的那部分工藝過程,它是生產過程中最基本的組成單元。市政工程施工過程中,各個工序有機結合就組成了完整的施工流程。施工質量管理實際上就是對施工工序的質量控制和量化累積。與其它產品的生產過程相比,市政工程的施工過程受到更為復雜的因素影響(如施工工藝和多變的環境等),施工過程質量控制常常會遇到較多的困難。所以,運用信息技術加強對工程的施工工序質量控制和管理是有效提高施工質量和施工水平的有效手段。
市政工程施工工序的質量控制要點主要有兩個:一是在確定施工工序之前,確定施工工序的工作與檢查制度和正確的質量標準;二是要強化對市政工程關鍵施工點的完善與控制。同時,市政工程施工工序的質量控制,還要接受工程各個時期反饋的檢驗效果,形成閉環控制。
施工工序質量控制的效果需要科學的管理理念和高效的管理實踐來保障。在施工工序管理與控制的過程中,工序所涉及的人(人員)、機(機械)、料(材料)、法(施工方法)、環(施工環境)甚至是政策等,都會對施工工序產生影響。這就要求在施工前,要注重對影響施工工序的因素進行分析,進而得出具體的施工策略以便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為市政工程的高質、高效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礎。另外,質量、成本、進度是影響工程施工工序管理效果三個因素,只有加大對這三個因素的控制,才能提高施工管理的科學性和系統性。
2 施工工序質量控制信息化方法
施工工序質量控制包括三個步驟:工序準備控制(事前控制)、工序過程控制(事中控制)及工序驗收控制(事后控制)。施工工序質量管理信息系統將跟施工現場質量管理相關的資料及數據轉換成了計算機語言。運用PDCA循環,從人員、機械、材料、方法、環境等影響工序質量的關鍵因素著手,對各環節的資料及數據進行分類整理,將重點、難點工序和工藝利用文檔、圖片、視頻等多媒體手段直觀、完整地展示給操作人員及管理人員。施工工序質量管理信息系統能夠讓施工人員對工序工藝有更全面的認識,大大提高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能夠幫助管理人員更方便地開展設計交底、質量檢查及資料整理匯編工作,全面提高工程質量的管理效率和水平;此外,還有助于質量管理全面信息化建設工作有效開展。施工工序管理信息系統功能模塊及層次分解如圖1所示。
2.1 施工項目信息編碼
數據在信息系統中全是以編碼的形式存在的,計算機根據編碼間的各種關系將它們按照一定的規則有序地組織起來,從而建成一個完整的信息系統。建立合理的編碼規則能夠統一和規范施工資料,為施工工序信息的標準化處理提供依據和準則,使得施工資料得以交換和共享。
施工項目信息編碼可依據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編碼規則制定。上述幾種編碼規則具有各自的特點,各管理信息系統應該按照自身的功能需求選擇相應的編碼規則對其管理和收集的資料進行分類處理和存儲。由于施工工序質量控制資料以不同項目的不同工序為單位進行處理和控制,所以通常采用信息流分類編碼進行編碼設置,即將施工過程涉及的數據信息根據層級屬性進行分類編號。
信息流分類編碼采用的是分級處理方式,遵循自頂向下、由總到分的原則,編碼原理簡單形象,易于掌握。以圖2進行說明,施工工序管理信息化處理過程中,第一級是工程名稱,第二級是該工程的子工程名稱,第三級設置成分項工程的名稱,第四級是具體工序的名稱,第五級表示工序的施工階段……依此類推,呈現自上而下的一對多的對應關系。另外人員編碼也可以采取這種形式,如某施工單位管理人員的編碼為:013,其中01表示工程名稱代碼,3表示該管理人員代碼。
2.2 工序質量管理數據庫
按照工序質量管理信息系統的功能需求,在信息處理模式上選擇B/S網絡架構,數據庫選擇使用SQL Server大型數據庫。工序質量管理數據庫主要有兩個組成部分,一是管理工序質量控制相關的通用數據的數據庫,通用數據包括文檔、表格、圖片、視頻、音頻等,管理員可以對通用數據庫內容進行查詢、存儲、調用、修改等操作。二是按照項目名稱進行分類的項目工程質量資料數據,工序管理資料數據庫用戶的主要管理形式如圖3所示。
2.3 質量控制管理模塊
根據施工工序質量管理的特點,將系統分為工序準備控制、工序過程控制及工序驗收控制三個管理模塊,各功能模塊包含的具體內容如圖4所示。
結論
市政工程的質量問題不僅影響工程行業的發展,而且關系到社會的和諧穩定,施工企業對質量管理標準化和信息化建設的注重是實現工程質量控制現代化的關鍵。信息科學與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對生產生活的全方位滲透,不僅為工程領域施工質量的管理控制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技術支撐和保障。同時也改變了施工主體以往在工程質量控制方面被動管理的局面,實現了質量控制的全流程管理,加速了企業管理理念及手段的變革。
參考文獻
[1]杜寶明,郎勇.淺談建筑工程施工工序質量控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14).
[2]王友良.試論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有效控制[J].科技風,2014(12).
[3]牟國棟.加強城市道路施工管理的方法探析[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5(02):120-121.
[4]譚道峰.大型建筑施工企業的項目信息管理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