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群
音樂教師應深刻認識小學音樂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選擇科學有效的教學策略,促使學生鞥能夠在音樂學習中更深刻的感悟和體驗音樂文化,從而快速提升音樂學習及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及時整合教材內容,選用適宜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加強學習效率,教師可將動作表演融入音樂教學中,從而有效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因此,分析動作表演對小學音樂課的作用,對我國小學音樂教育有著極大促進意義。
一、簡述小學音樂教學現狀
1、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問題
小學生的性格都是活潑、好動的,這是音樂課堂不能有效控制的主要原因,特別是剛入學的小學生,他們往往對學校感到陌生,且于幼兒園中具備一定的音樂基礎,希望上課時可跟著自己的性子。小學音樂課程標準中指出,小學音樂課程并不適合講解簡單的樂理知識,主要是小學生對樂理知識的學習及認識程度有限。教師該采用什么方式集中小學生的注意力,彌補設施設備的不足,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快速提升,孩子的家長也更加注重孩子的音樂學習,對此也投入了更多的精力與金錢,許多樂器也都紛紛進入了學生的家中。不過很多學校并沒有相關樂器,學生也就對此方面學習沒有興趣,再加上學生課程學習有很大壓力,這就更不會積極學習音樂。
2、音樂課程并未受到重視
音樂教育是我國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著眼于現時期我國的教育和經濟情況來講,歌唱教學應是中小學音樂教育中的關鍵,其可有效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不過我國許多學校并不注重音樂教學,加上我國課程改革的持續深化,藝術教育就被忽視,這時人們更應深刻認識到音樂教育的重要意義。
3、教學過于隨意
我國統考科目的各項教學活動都有其相應的目標性及其目的性,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全面分析書本中的內容,從而展開教學活動。音樂教學被嚴重忽視,這時課堂教學也就失去了目標性,且上課時非常隨意,教師會給學生布置作業,或者讓學生去自己玩,這樣上課時連課本都不用翻。許多教師并未深刻認識到音樂教育的重要性,且教學時并沒有相應的規定標準。我國現行的《音樂課程標準》中的主要價值取向就是其審美體驗價值和創造性發展價值,再是社會交往價值及其文化傳承價值。
二、動作表演對學生學習音樂的作用
音樂學習可充分提升學生音樂綜合素養,更是學生心理素質和審美情趣與良好道德培養的重要途徑與手段。對于小學生來講,他們活潑好動,剛開始學習音樂時都是不愿意傾聽的,總是插話或者是不能安靜下來,這時教師就可通過音樂合作,以合奏和合唱的形式促使學生與其他小朋友積極合作,從而有效提高學生心理素質。教師應尊重學生的興趣,利用音樂教學為學生展示健康、自然、明確的音樂,從而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培養他們的審美情趣。采用音樂課程給予學生更多的知識,創設良好的音樂環境是學生的道德情懷得以熏陶,從而提升課堂有效性。動作表演可充分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為學生解釋各種疑惑,讓學生能夠正確理解音樂所表達的內容及其情感。教師應充分應用動作表演,促使音樂課程更具吸引力。
動作表演能夠快速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這時的音樂課程教學就是音樂藝術的具體實踐,音樂教學應強調學生的藝術類實踐工作,并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各項音樂活動,促使學生真正的走進音樂,且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體驗。這時教師應合理組織教學工作,盡可能將音樂教學的整個過程進行設計,從而促使學生更積極的參與音樂活動,這主要包括音樂鑒賞活動和音樂表現活動,或者是音樂創作活動。音樂課程應有效培養人的情操,若音樂課程成為了聽課人的負擔,這時就應全面考慮該采用什么方式展開教學。跳舞與唱歌的結合完美協調,可使課堂教學獲得更好的效果。教師應提前為歌曲配以相應動作,上課時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得學生更積極的參與音樂活動,從而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
三、基于動作表演的音樂課堂教學
大多培訓學校都采用這種教學方式展開教學,以此方式提高學生對音樂學習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小學生活潑好動的性格特征,讓他們學習新知識,但同時也享受課堂教學的過程。所以,將動作表演與音樂課堂結合的教學方式更具優勢:
1、加快教育觀念的轉變
教師應轉變其教學觀念,并選擇好教材展開教學。我國中小學的音樂教材有很多都是民歌,或者是民歌風格的創作型歌曲,此類歌曲能夠有效引導孩子積極參與音樂教學,讓他們進入音樂世界中,從而快速加強小學生以音樂學習母語的速度,以此培養學生對民族音樂的熱愛,這也是民族傳統風俗傳承的重要途徑。這些都說明音樂文化素養對學生學習音樂能力的培養十分重要,教師應具備更高尚的品德,從而更好的運用自身的專業技能,以此將音樂中的深層意蘊及其真正情感充分表達,最獻給人民群眾,這也是音樂藝術的一項使命。音樂文化素養培養及其形成是需要長時間培養的。教師教學中應不斷加強學生文化課程教學,強調學生道德修養的提升,這對我國藝術教育事業有著極大的現實意義。
2、小學生模仿能力的發揮
教師不可長期采用機械式音樂教學,不需要一遍一遍的教給小學生歌詞,也不用不斷的為其講解節奏。其實小孩子都具有極高的模仿能力,具備動作的輔助則歌詞音調就可輕易的下來,所以應盡早的培養孩子的這方面能力。
3、以學生為主體加強素質教育
課堂學習的主體應是學生,這時教師教學應強調素質教育,盡可能的杜絕填鴨式教學,以動作表演的方式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積極性,使其更樂意參與各種音樂教學活動。
4、小學生活動量的增加
此類教學課堂,學生們并不需要死板的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這對小學生的身體發展十分重要。小學生這時期的身體發展很快,若是其肢體并沒有相應的活動量,這也會嚴重影響小學生的身體健康。此類音樂課堂,能夠讓學生真正的放松自己的身體。
四、結語
綜上所述,傳統教學中教師教學方式滯后,課堂教學氛圍不活躍,導致學生學習狀態低迷,對音樂學習沒有興趣,學習上沒有主動精神且缺乏創造力。這些問題都說明教師應在有限的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作為一名小學音樂教師,我會在實踐中不斷摸索,踏實工作,把動作表演與教學內容有機結合起來,為學生展現生動活潑的課堂,讓小學音樂課堂真正動起來,為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本文對小學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現狀進行了分析,并探討了動作表演對學生學習音樂的作用,基于此提出了動作表演與音樂課堂結合的教學方式,以確保小學音樂課中動作表演應用水平的提升,為我國小學音樂教育的持續發展提供可靠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