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 白麗荷
摘要:精神科護理工作是一種高風險的工作,這種工作性質就決定了精神科護士易產生心理壓力。壓力過大容易導致身心疾病,影影響身心健康。從而也就影響了護理質量。認真分析心理壓力的產生因素,探討應對措施,不僅有利于精神科護士的身心健康,而且也有利于護理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精神科護士;職業壓力;應對措施
職業壓力又稱職業緊張,是指工作人員在從事職業過程中所感受到的緊張或威脅[1]。在精神科護理中,護士面對的是一類特殊的群體,這些患者思維、情感、行為異常,缺乏對疾病的自知力[2]。精神疾病的特殊性,決定了精神專科護士與綜合性醫院護士比較,職業壓力的發生率更高程度更深,大量資料表明:在精神科病房工作常伴隨著更高水平的職業壓力[3]。職業壓力嚴重影響護士的身心狀況和護理工作的質量[4]。面對職業壓力,精神科護士需要運用積極的應對方式,減少消極心理,提高心理適應能力。現對精神科護士職業壓力原因分析及應對措施進行綜述如下。
1 職業壓力原因
1.1護理對象的特殊性 精神科護士的服務對象有其特殊性,臨床表現大多為思維貧乏、情感淡漠、意志活動減弱或者行為紊亂、興奮沖動。有的患者出現拒絕服藥或拒絕治療的行為,或者對自己軀體不適不能正確描述,致使精神科護士很難與其進行有效的溝通,工作壓力增大[5]。精神病房多為封閉或半封閉結構,在這樣的封閉環境中,長期與精神患者在一起,讓護士感到心理壓抑。長期處于高強度、高風險的工作環境,護士容易出現情緒低落、身心疲憊、焦慮緊張等不良反應,嚴重影響精神科護士身心健康。
1.2護理工作的危險性 精神科病房收治的是以認知、情感、意志行為障礙為主要臨床表現的患者,對疾病沒有認識能力。在病態思維下常發生自殺自傷、沖動外跑、傷人毀物等行為。文獻報道,精神科護士遭受患者的攻擊率為98.47%[6]。致使護士長期處于緊張狀態之中。患者的攻擊可能會成為一名精神科護士在今后工作中的心理陰影[7]。因此,護士在保證患者安全的前提下,還要警惕患者隨時可能傷到自己,安全得不到保障。護士的精神每天處于高度緊張狀態,心理上容易產生緊張、焦慮情緒[8]。
1.3社會的偏見 由于傳統的觀念,人們對精神疾病患者普遍存有偏見,甚至歧視,精神科護士會遭受異樣的眼光,護士的辛勤勞動得不到社會的理解和尊重。許多人瞧不起精神科護士,認為精神科護士主要工作任務是看管患者,護理工作缺少技術含量,使護士感到工作低人一等,心理壓力大,這是造成精神科護士心理壓力的重要原因[9]。
1.4工作的繁重性 精神衛生專科醫院是一個復雜多變的環境,護士要面對的是受疾病折磨、心理狀態不同、層次不同的患者,必須應對患者的各種情緒變化以及不合理的要求,護士要理解患者的病態反應,全身心地護理患者,這無疑會增強精神科護士的工作量及工作壓力。同時患者由于疾病造成生活不能自理或行為不能自控,護士需擔負大量繁瑣的基礎護理工作,還要對患者實施良好的心理護理、積極的行為治療及社會功能訓練等特殊護理任務,導致其腦力、體力的過度支出,影響其身心健康。超負荷的工作量會對護士的心理產生消極的影響[10]。
2 應對措施
2.1護理對象特殊性的方面 精神科護士要正確對待精神患者對自己造成的心理沖擊,注意培養健康的人格及廣泛的興趣愛好,以積極的方式放松身心,疏解壓力,保持心理健康。醫院管理者應對精神科護士進行壓力管理、心理素質、與患者溝通技巧的培訓,提高應對壓力、挫折的能力,提高護士的適應能力。同時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學術活動,增加護士外出進修學習的機會,提高精神科護士的心理健康水平,并有助于其采取有效的壓力應對方式[11]。
2.2護理工作危險性的方面 護士要了解患者病情及特點,加強護患溝通,以便能更好地和患者交流。接觸幻覺妄想患者時,態度要和藹親切,關心照顧,注意溝通技巧,不可貿然觸及妄想內容,鼓勵參加公娛療活動以分散注意力。對有攻擊行為經歷的患者,一旦發現暴力行為先兆應立即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力爭將暴力行為消滅在萌芽狀態[12]。熟悉精神科相關理論知識,努力提高服務質量和技術水平,在每個工作環節上做好預防工作。同時積極參加法律講座,學習醫療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強法制觀念,學會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3社會偏見的方面 面對壓力,護士應選擇積極有效的應對方法,加強專科業務學習,加強心理衛生知識學習,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職業觀,以排除不良情緒的能力,最終提升精神專科護士的自身心理素質。利用互聯網、電視、報紙等新聞媒體加大對精神衛生護理事業的宣傳力度,讓社會更多的了解有關精神護理方面的知識,理解、重視精神衛生事業,尊重精神科護士。從而提高精神科護士的社會地位。使精神科護士得到應有的理解和尊重[13]。
2.4工作繁重性的方面 醫院及科室領導要重視護理隊伍的建設,定期與病區護士進行座談,了解他們的思想狀況,達到互相溝通及理解的目的。管理者應盡可能做好護士的后勤保障工作,減少非護理性及無用的書面工作,使護士有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干好本職工作。護士長在護理管理中要"以人為本",尊重護士、愛護護士,合理調配人力資源,建立科學的用人機制,調整護士工作和休息時間[14],減輕護士工作的疲勞感,從而減輕護士的職業壓力。
3 小結
綜上所述,護理對象的特殊性、工作危險性、社會偏見以及工作的繁重是造成精神科護士職業壓力的主要原因。解決以上壓力,需要個人、醫院領導者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15]。面對各種各樣的職業壓力,精神科護士需要提高心理適應能力,運用適當的應當方式來維護良好的心理健康[16]。同時社會支持作為一種可利用的外部資源,對護士的身心健康越來越受到醫學領域的重視[17]。因此,必須從社會支持、醫院管理等多方面進行有效干預,幫助護士減輕職業壓力,確保護士心理健康、從而提升護理工作質量,保證專科護理隊伍穩定[18],促進精神衛生事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徐寶林,趙玉英,李月紅. 職業壓力對手術室護士身心健康影響的原因分析與管理[J].河北醫藥,2011,33(4):629-631.
[2]任祥艷,曹聞州,李潔,等. 精神科護理人員同理心現狀調查[J].天津護理,2014,22(1):64-65.
[3]何學清,程媛媛.團體心理教育方法培訓溝通技巧對精神科護士職業壓力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 2013,1(20):153.
[4]梁桂仙,饒艷華,馬芳,等.臨床護士執業環境影響因素調查研究[J].中國護理管理,2011,6(6):35-36.
[5]李金源,吉紅.職業壓力對精神科護士身心健康影響的研究進展[J].全科護理,2012,12(10):3238.
[6]康珍.精神科護士工作壓力影響因素及對策[J].護理管理雜志,2009,9(3):23-24.
[7]張豐林,楊洋.精神科護士遭受精神患者攻擊情況的調查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1(2):23-24.
[8]張槐平,鄒尋.精神科護士執業壓力調查及管理新思路[J]. 中國民康醫學,2013,12(25):151.
[9]崔曦,王永平.精神科護士壓力源的調查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17(4):187-188.
[10]康振慶,程昱.工作強度對護士心理狀態的影響分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2(5):46-47.
[11]吳艷,李菲菲.壓力管理培訓對精神科護士心理健康及壓力應對方式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23):2804-2806.
[12]李紅芳,陳小紅.精神科護士心理壓力源分析及對策[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12,18(2):184-185.
[13]楊云,劉光年.門診護士與病房護士工作壓力源的調查分析[J].護理管理雜志,2011,12(2):20-21.
[14]韓媛媛.手術室護士職業危險及壓力過大的應對措施[J].醫學前沿,2012,(27):305.
[15]劉凱燕,張霜霜.手術室護士的壓力源分析及對策[J].內蒙古中醫藥,2011,30(18):59.
[16]潘競紅.手術室護士職業壓力原因分析及應對方法[J].天津護理,2013,21(6):542-543.
[17]李倩.張宇.精神科護士職業壓力相關因素調查分析[J].濟寧醫學院學報2013,12(36):448.
[18]朱芹,孫玲玲. 精神科護士職業壓力現狀調查與分析[J].內蒙古中醫藥,2014,36(2):86.
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