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毅杰 余榕
摘要:目的 探討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患者護理中的臨床價值。方法 收集我院在2014年3月~2015年3月這個時間段內收治的90例腦出血患者。將這些患者列為本次的研究對象。并將這些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分別為對照組(45例)和觀察組(45例)。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而觀察組患者采取臨床護理路徑進行護理,比較并分析兩組患者護理后的臨床療效。結果 通過研究表明,觀察組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程度以及相關疾病知識的知曉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其中觀察組的護理滿意程度為93.3%,對照組為70%,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且觀察組的平均住院時間以及住院費用明顯少于對照組[1]。結論 研究表明對腦出血患者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住院時間以及醫療費用的負擔,促進患者的身心健康得到良好恢復。
關鍵詞:腦出血;臨床護理路徑;臨床價值
腦出血又被稱為腦溢血,是一種常見病。在中老年群體中發病率非常高,并且男性發病率要高于女性。腦出血的發病癥狀主要表現為偏癱、語言含糊不清出現意識障礙、頭痛頭暈等。在對腦出血患者展開積極治療的同時,也要特別重視腦出血患者的術后護理干預。臨床護理路徑是一套以“患者為本,致力于患者身心健康良好恢復”為指導理念的。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我院在2014年3月~2015年3月這個時間段內收治的90例腦出血患者。將這些患者列為本次的研究對象。并將這些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分別為對照組(45例)和觀察組(45例)。其中,對照組患者共45例,年齡在53~71歲之間,平均年齡(60.12±2.75)歲;觀察組患者共45例,年齡在55~69歲,平均年齡(62.71±2.04)歲。兩組患者的腦出血部位如下:外囊16例,基底節區及內囊45例,丘腦及其他部位14例,腦葉15例。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而觀察組患者采取臨床護理路徑進行護理。其中兩組患者在腦出血部位、性別以及年齡等方面均無明顯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在護理治療前對90例腦出血患者的身體做仔細檢查,醫生和護士也要做好患者的心情撫慰工作,消除患者緊張、恐慌的顧慮。
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而觀察組患者采取臨床護理路徑進行護理。對于觀察組患者采取的臨床護理路徑主要包括以下步驟:①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臨床路徑內容表。對于患者的護理干預,要成立對應的臨床護理路徑護理小組。小組成員主要包括:護理人員、護士長、主管醫師以及隨科主任。根據患者治療后的病情變化,以及相關護理常規,借鑒優秀的醫療護理模式,秉承“患者為本,致力于患者身心健康良好恢復”的護理理念,制定相應的臨床護理路徑內容表。主要的護理內容包括以下幾方面:臨床檢查、飲食護理、臨床治療及護理、宣傳相關健康教育知識、心理護理干預以及患者的出院計劃等。②臨床護理路徑護理小組的成員需要將臨床護理理念貫穿到整個醫療護理過程,并按照臨床護理路徑內容表,各司其職。值班護士以及護士長需要經常對患者的病情狀況進行仔細檢查,并對腦出血患者進行相關疾病知識的宣傳教育,做好相應的護理記錄。主管醫師需要對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嚴謹分析,盡早發現問題。在患者辦理出院手續前,對患者護理后的身體的各項指標進行測評,并采取問卷調查的形式,收集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程度的數據[2]。
1.3觀察指標 主要對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平均花費的醫療費用以及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的知曉率進行測評。
1.4統計學分析 本院采用醫學統計學軟件SPSS 19.0對收集的這些相關資料和數據進行科學分析,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分別采用的是χ2和t數據進行檢驗,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結果
通過研究表明,觀察組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程度以及相關疾病知識的知曉率明顯要高于對照組患者,其中觀察組的護理滿意程度為93.3%,對照組為70%,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在平均住院時間以及平均花費的醫療費用方面,觀察組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以及住院費用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近年來,醫療護理模式逐漸從原來的“以疾病為本”的護理理念轉變為了“以患者為本,致力于患者身心健康良好恢復”的護理理念。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主要是根據患者治療后的病情變化,以及相關護理常規,借鑒優秀的醫療護理模式,秉承“患者為本,致力于患者身心健康良好恢復”的護理理念,針對某一種疾病,制定相應的臨床護理路徑內容表。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采取臨床護理路徑進行護理的觀察組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程度以及相關疾病知識的知曉率明顯要高于采取常規護理的對照組患者,并且在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以及平均花費的醫療費用方面,觀察組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以及住院費用明顯要少于對照組。本次研究表明,臨床護理路徑對腦出血患者的身心健康的良好恢復具有極大的幫助[3]。此次研究顯示,觀察組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程度以及相關疾病知識的知曉率明顯要高于對照組患者,其中觀察組的護理滿意程度為93.3%,對照組為70%,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在平均住院時間以及平均花費的醫療費用方面,觀察組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以及住院費用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結合以上種種情況表明,對腦出血患者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住院時間以及醫療費用的負擔,提高患者對于疾病相關知識的知曉率,促進患者的身心健康得到良好恢復。
參考文獻:
[1]李玉珍.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21(2):208-208.
[2]胡冬梅.腦出血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農村衛生,2014,32(15):47-47.
[3]羅娟,易偉.腦出血患者護理中臨床護理路徑護理的應用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2014,24(4):2173-2174.
編輯/翟辰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