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根義
摘要:目的 探討臨床護理路徑在闌尾切除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隨機選取2013年12月~2015年1月在我院實施闌尾切除術的急性闌尾炎患者80例,隨機分為兩組,每組40例,對照組實行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特殊臨床護理路徑對患者進行護理,分析對比兩組患者的滿意度、治療費用、住院時間、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等指標。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在治療費用、住院時間和術后并發癥方面,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于闌尾切除術患者進行臨床護理,可以減少患者的住院時間、治療費用,且術后并發癥少。
關鍵詞:闌尾切除術;臨床護理路徑;傳統護理;推廣應用
急性闌尾炎是外科常見病,居各種急腹癥的首位。急性闌尾炎一般分四種類型:急性單純性闌尾炎,急性化膿性闌尾炎,壞疽及穿孔性闌尾炎和闌尾周圍膿腫。原則上急性闌尾炎,除黏膜水腫型可以保守治療后痊愈外,都應采用闌尾切除手術治療。而闌尾炎手術切除的臨床護理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3年12月~2015年1月在我院實施闌尾切除術的急性闌尾炎患者80例,隨機分為兩組,每組40例。對照組男28例,女12例,年齡16~66歲,平均(37.38±4.21)歲,體重36~75 kg,平均體重為(47.36±5.69)kg;病情類型:34例為急性單純性闌尾炎,6例為急性化膿性闌尾炎。觀察組男30例,女10例,年齡15~68歲,平均(37.27±5.24)歲,體重37~76 kg,平均體重為(48.29±5.26)kg;病情類型:36例為急性單純性闌尾炎,4例為急性化膿性闌尾炎。兩組在年齡、體重、病情類型上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闌尾炎診斷標準[1]。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措施,內容有:術前將相關注意事項告知患者,術中協助醫師及麻醉師將手術完成,術后對患者進行用藥方法的指導等,不特別規定住院時間等事項。觀察組實施臨床護理路徑措施,內容為:成立護理路徑設計組,按照本院具體情況對臨床護理路徑進行合理設計,計劃整個路徑需5~7 d,第一階段為術前1~2 d,第二階段為手術當天和術后1~2 d,第三階段為出院當天;按照每日的護理內容對表格加以設計,具體包括醫療措施、化驗檢查、狀態評估、健康宣教、飲食指導及出院計劃等內容;患者入院后即開始實施臨床護理路徑,護理人員對患者的相關內容依據表格上的指標進行記錄,且在出院當天讓患者填寫滿意度評分表。
1.3觀察指標 ①對兩組患者的住院天數及住院費用進行對比;②對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進行對比;③調查ICD患者對護士的護理滿意度,對護士是否準確演示功能鍛煉的方法和是否認同護士傳授的知識與技能進行評價[2]。
1.4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 17.0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資料應用(x±s)表示,P<0.05則表示比較差異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的住院總治療費用、住院時間、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為(6.01±1.2)d,對照組住院時間為(8.01±1.5)d;觀察組患者住院總費用為(3600±215)元,對照組住院總費用為(4900±280)元;觀察組滿意度評分為(93.5±5.5)分,對照組滿意度評分為(80.3±4.3)分,以上指標觀察組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具統計學上的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比較 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7.31%,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4.5%,比較差異具統計學上的意義(P<0.05)。
3 討論
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綜合性的護理工作模式,是整體護理模式的再深化和延續,是為患者設計的住院期間規范的護理措施與方案。這種新模式更具系統性和針對性,也更加完善和確切。
根據臨床路徑的要求,以患者住院時間為序,把具體的護理診療措施細化到每一天,定時、定質、定量、定人地服務于患者,從而使一些不必要的診療行為得到減少,對環節質量進行了較好的控制。并且患者能對住院的日程安排與每日治療護理的內容有一個明確的預知,從而使患者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配合治療,增強患者的安全感與自信心,使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有所減少。此外,在患者接受治療、護理及衛生宣教的過程中,由于其受到了護理人員積極主動的精心護理,既能將疾病治愈,還能掌握一定的預防保健知識,增強了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任,降低了醫患糾紛的發生率,促進了患者滿意度的提高。
臨床護理路徑不但能將護理程序理順,將護理行為規范,還能促進護士工作效率的提高,體現了“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理念。臨床路徑的實施避免了資源浪費,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患者的住院費用,是一種先進的護理管理模 式[3]。臨床護理路徑可減少護理缺陷,使護士有預見地、有計劃地、主動地沿著路徑內容和圖示進行工作,減少工作漏項,防止護理缺陷,提高護理質量。目前臨床護理路徑的內容,基本是通過表格的形式制定,使護士能夠按計劃、有序、預見性地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促進護理人員主動護理,而不是機械地執行醫囑,從而提高了護理質量,減少護理缺陷。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可以促進溝通,提高醫患雙方滿意度。制定健康教育路徑,使護理人員由被動工作變為主動工作,能較好地幫助患者了解疾病知識,自覺采納有益的生活方式,從而促進和提高生命質量,還可增加護理人員責任感和溝通技巧,保證健康教育貫穿在患者入院到出院的各個環節中[4]。
綜上所述,對闌尾切除術患者給予臨床護理路徑護理,可以盡量避免醫療資源的浪費,提高護理人員的服務水平,增加患者的滿意度,對醫護患均較為有利。
參考文獻:
[1]唐鳳元,等.對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患者實施臨床護理路徑的效果評價[J].微創醫學,2011,6(2):161.
[2]郭春棉,吳夕霞,唐沖,等.臨床護理路徑在28例ICD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醫藥前沿,2012,(18).
[3]趙輝,王雅寧.我院臨床護理路徑實施的體會[J].甘肅醫藥,2014,(4).
[4]俞玲玲,董葉麗,曹浩強,等.臨床路徑在膽囊切除術患者中的應用[J].實用護理雜志,2002,18(9):27-28.
編輯/翟辰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