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松茹
摘要:喘息型支氣管炎主要是呼吸系統常見的一種疾病,發病率較高,病死率也較高,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反復發作的喘息、咳嗽,呼吸困難表現為呼氣性呼氣性,夜間加重,可伴有高熱、刺激性干咳等癥狀。其中主要誘發因素為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大多數患者均有過敏史或呼吸道感染史。隨著年齡的增長,疾病發病過程中,很容易出現急性感染癥狀,霉菌、花粉、螨塵、毛屑等變應原可誘發喘息型支氣管炎的發生。除此之外,冷空氣、冷水、運動等因素也可誘發本病。本文主要對喘息型支氣管炎患者的臨床治療進展作進一步的探討。
關鍵詞:喘息型;支氣管炎;患者;臨床
喘息型支氣管炎是臨床常見的非特異性慢性炎癥,主要是指在氣管黏膜、支氣管黏膜及其周圍組織出現炎性改變,且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且較易復發,容易引起病情遷延不愈,導致疾病病程較長。在臨床治療過程中,由于患者家屬對喘息型支氣管炎的認識不足,常易引起疾病復發,影響臨床治療及護理效果,且不利于患者的預后恢復情況。本文主要通過對喘息型支氣管炎患者的發病機制以及治療方法進行分析探討,從而為以后的喘息型支氣管炎研究提供有效的參考依據。
1 喘息型支氣管炎概述
喘息型支氣管炎主要發生于老年人,發病率較高,病死率也較高,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反復發作的喘息、咳嗽,呼吸困難表現為呼氣性呼氣性,夜間加重,可伴有高熱、刺激性干咳等癥狀。成人患者中,主要誘發因素為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大多數患者均有過敏史或呼吸道感染史。隨著年齡的增長,疾病發病過程中,則容易出現急性感染癥狀,霉菌、花粉、螨塵、毛屑等變應原可誘發喘息型支氣管炎的發生。除此之外,冷空氣、冷水、運動等因素也可誘發本病。研究資料表明,由于患者對本病缺乏認識,對于本病的誘因、預防措施、治療、環境需求等方面的健康知識均未能有效掌握,導致患者疾病反復發作,影響預后的恢復情況及患者的身心健康。本次研究中,主要對患者臨床癥狀、疾病復發等情況進行分析,從而進行抗感染藥物、支氣管擴張藥、霧化治療、靜脈治療,現報告如下。
2 西醫治療
2.1抗感染藥物 根據痰細菌培養對抗生素敏感試驗的結果進行抗感染藥物的選擇,對未能確定病原菌者可采取經驗治療。較輕的患者口服或肌注即可。可選用青霉素G 80萬U肌注,2~3次/d;磺胺甲噁唑/甲氧芐啶(復方磺胺甲噁唑),2片/次,2次/d;阿莫西林、氨芐西林或頭孢氨芐2~4g/d,分3~4次口服;頭孢拉定1~2g/d,分4次口服;或環丙沙星0.25g,3次/d;氧氟沙星或左氧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0.2g,2次/d口服。嚴重者應采用靜脈途徑給藥,可選用青霉素G 400~600萬U/d,氨芐西林6~8g/d,環丙沙星、氧氟沙星或阿米卡星0.4g/d,頭孢拉定、頭孢唑林4g/d或頭孢呋辛2.25g/d,稀釋后分次靜脈滴注。抗感染藥物的療程視病情輕重而定,一般1~2w。
2.2支氣管擴張藥和霧化治療 近年來,通過研究顯示,病毒感染后患者的呼吸道上皮組織就會受到一定的損傷,從而使得患者的氣道壁的激惹受體表露出來,導致M2受體抑制,其功能喪失,氣道的平滑肌出現明顯的收縮,其中氣道平滑肌細胞膜上的兩種機制受體結合,充分發揮出舒縮效應。其中常用者有抗膽堿能藥物,如異丙托溴銨(溴化異丙托品),每次40~80μg;β受體激動藥,如沙丁胺醇(salbutamol)或特布他林(terbutaline),100~200μg/次,通過定量吸入器(MDI),3~4次/d吸入;或以特布他林每次2.5mg,或丙卡特羅25μg/次,2次/d口服;茶堿類藥物,如氨茶堿,0.1g/次,3次/d口服,或茶堿控釋片葆樂輝(protheo),400mg/次,1次/d口服,或茶堿緩釋片舒弗美,0.1g/次,2次/d口服。嚴重者可用氨茶堿每次0.25g稀釋后靜脈滴注,2次/d,亦可配合異丙托溴銨(溴化異丙托品)或沙丁胺醇溶液通過霧化器(nebulizer)吸入治療。霧化治療在臨床中可以有效的使得藥物直接作用于患者的病變部位,使其藥效更好的發揮出來,還可以降低其他藥物帶來的副作用。根據蘆萬杰等[1]文獻報道表明,使用對支氣管炎的患者采用沙丁胺醇聯合異丙托溴銨進行霧化吸入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4.32%,這就表明,該藥物對可有效的使支氣管炎的病情好轉。該藥物目前已經廣泛應用到支氣管炎的治療中,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且不良反應少。
2.3口服治療 喘息性支氣管炎在臨床中主要是由于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所誘發的,也是呼吸道系統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臨床表現:反復喘息發作。同時,該疾病具有上呼吸道感染前驅史,好轉的哮喘癥狀與日俱增,還會隨著年齡的增長,且起病急,經常會伴隨著屋塵、羽毛、霉菌、吸人塵螨以及花粉等刺激下發作。對于那些肥胖的患者,該疾病就會起病急和病程長以及反復發作,為患者帶來了極大痛苦,給家屬和患者帶來嚴重的心理壓力與負擔。根據楊華等[2]文獻報道,對喘息性支氣管炎患者采用口服順爾寧治療,在臨床中取得顯著的療效,該藥物對肺功能沒有任何影響,且效果理想[3]。
2.4靜脈治療 據陳旭燕等[4]文獻報道,33例喘息性支氣管炎,采用西藥靜脈點滴進行治療,總有效率為94.56%,在臨床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頭孢呋辛鈉、氨茶堿、地塞米松聯合靜脈注射,可以有效的進行抗感染治療,還具有解痙平喘、去痰等功效[5]。
3 西醫結合治療進展
對喘息型支氣管炎患者采用西醫結合治療,可以有效的抗感染、平喘、祛痰,在李承宗取得了一定的療效,但是容易復發。據王碩等[6]文獻報道,采用西醫聯合的方法治療,在臨床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總有效率為98.43%,要比單純的中醫治療或者單純的西醫治療的效果更好。其西藥治療:服用左氧氟沙星片0.2g和氨茶堿片0.1g,3次/d,同時加用鹽酸氨溴索口服液,3次/d,10ml/次,以15d為1個療程。癥狀嚴重患者采取靜脈用藥,0.3g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和0.25g氨茶堿稀釋后行靜脈滴注,2次/d。結合以上療法可以有效的達到標本兼治的功效,且治療效果極佳[7]。
4 小結
綜上所述,對于喘息型支氣管炎患者的一主要是保證休息和營養,多喝牛奶、多喝蔬果汁、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多吃止咳平喘的食物如白果、山藥和枇杷,少吃或者不吃生冷、辛辣等刺激性強的食物。調整適宜的室內溫濕度,對于嬰幼兒患者,要頻繁變換患兒體位,防止分泌物堵塞呼吸道造成呼吸困難。另外,良好有效的護理對患者的恢復非常重要。
參考文獻:
[1]蘆萬杰.應用霧化吸入利多卡因治療慢性喘息型支氣管炎急性發作的臨床效果探討[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13:167-168.
[2]楊華,楊發文,黃曜勇.應用利多卡因對慢性喘息型支氣管炎患者進行霧化治療的療效觀察[J].當代醫藥論叢,2014,01:285.
[3]陳旭燕,林荔華.內皮素受體拮抗劑對喘息型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期患者呼吸道阻力的影響[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4,02:234-235.
[4]張燕.喘可治注射液治療慢性喘息型支氣管炎的臨床療效觀察和研究[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4,06:827-828.
[5]呂強,蔡恩明.酮替芬聯合孟魯司特治療慢性喘息型支氣管炎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3,30:145-146,149.
[6]王碩,欒秀英.布地奈德懸液聯合沙丁胺醇霧化吸入治療喘息性支氣管肺炎的護理觀察[J].中外醫療,2012,18:138-139.
[7]張靜.氨溴索霧化吸入治療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喘息型)48例臨床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2,34:413-415.
編輯/安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