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明 王倩倩 閆波

摘要:目的 了解并分析某三甲醫院兒科門診抗菌藥物應用情況,提高臨床用藥的合理性。方法 隨機抽取兒科門診2015年1月~11月每月第一個完整星期的處方共計1100張,對抗菌藥物應用的情況進行調查分析。結果 抗茵藥物使用率43.18%。其中靜脈給藥占使用抗菌藥物處方的58.43%,口服給藥僅占41.57%。共使用抗菌藥物4類13種。其中排名前5位的是頭孢菌素類、大環內酯類、β內酰胺類/β內酰胺酶抑制劑及青霉素類、林可霉素類;抗菌藥物大部分是單一用藥。結論 本院兒科門診抗菌藥物的使用基本能遵循安全、有效的原則,抗菌藥物使用基本合理。
關鍵詞:抗菌藥物;合理用藥
兒科門診以呼吸道感染為常見病,抗菌藥物在治療呼吸道感染疾病中的地位舉足輕重,但是抗菌藥物的使用合理與否,對及時治愈疾病、減輕患兒痛苦,降低不良反應率以及減少或延緩耐藥性的產生都極為關鍵,我院是一家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兒科門診患者多。今對兒科門診抗菌藥物處方進行統計分析。供臨床參考,以加強抗菌藥物管理,促進合理用藥。
1 臨床資料
隨機抽取兒科門診2015年1月~11月每月第一個完整星期的處方共計1100張,統計抗菌處方數及其占總調查處方數的比例,用藥品種、診斷、使用次數、單用聯用處方數占使用抗菌藥處方數的比例,并進行系統分析。
2 結果
2.1抗菌藥物使用基本情況 見表1。
2.2抗菌藥物使用頻率情況 見表2。
2.3不同病種抗菌藥物使用情況 見表3。
2.4抗菌藥物分級分類使用情況 見表4。
3 討論
我院兒科門診抗菌藥物使用率為43.18%,低于衛生部提出的抗菌藥物使用率控制在50%以下的標準,但高于歐美國家抗菌藥物平均使用率(23%~25%)[1]。注射劑抗菌藥物占抗菌藥物處方總數的58.43%,口服抗菌藥物占抗生素處方總量的41.57%。其原因是門診患者無法確定病原菌和進行藥物敏感試驗,醫生過多地依賴于抗菌藥物根據臨床診斷經驗用藥,患者家長認為使用抗菌藥物可以迅速改善病情。
我院兒科門診處方抗菌藥物使用以β內酰胺類位居首位,名列2、3位的分別是大環內酯類和林克霉素類。這主要是由于其他類的抗菌藥物不良反應大。阿奇霉素是新一代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抗菌譜廣,特別是對肺炎支原體感染效果好,在感染部位組織及細胞內濃度高,安全性和耐受性好,半衰期長,使用方便,給藥1次/d即可[2]。
兒童是一類特殊用藥群體,由于其肝、腎、中樞神經系統等尚未發育完全,因此對藥物極為敏感。兒童肝臟酶系統發育不完善,對主要經肝臟解毒的藥物易發生毒性反應:對于腎臟功能發育不全的兒童,使藥物代謝減慢,半衰期延長,血藥濃度升高[3]。因此需要醫生和藥師重點關注,確保兒童安全合理使用抗菌藥物。
參考文獻:
[1]唐玉梅,陳解語,陳曉宇,等. 門診處方抗菌藥物應用調查分析[J]. 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06,5(3):232.
[2]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藥物臨床信息參考[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2004.155-156.
[3]Christos I, Katsaros,Vasilios, et al. Comparative immunofluorescence and ultrastructural analysis of microtubule organization in Uronema sp., Klebsormidium flaccidum, K. subtilissimum, Stichococcus bacillaris and S. chloranthus (Chlorophyta)[J].Protist, 2011,162(2):17-18.
[4]陳兆波,張振海,胡家全,等.某院門診兒科用藥合理性調查分析[J]. 中國藥房,2007,18(4):313-314.
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