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烈
摘要:目的 分析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的術中冰凍病理臨床診斷效果。方法 選取本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患者70例為研究對象,觀察患者在術中運用冰凍切片以及術后運用石蠟切片的形態特征。結果 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的術中冰凍病理確診例數為61例,其中發現浸潤行為有30例,占確診例數的49.18%,間質硬化有31例,占確診例數的50.82%,患者均見核內包涵體、核異型以及核溝。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的術中冰凍病理示確診例數有7例,其中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的術中漏診、可疑、誤診4例,取材陰性3例,以包裹亞型、濾泡亞型為主,差異顯著(χ2=17.6276,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在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的術中運用冰凍病理進行診斷,具有較快的確診速度,熟知包裹型和濾泡型的形態學特征、規范且細致的冰凍取材方式能有效減少冰凍病理診斷對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的誤診以及漏診情況,從而提高冰凍病理診斷的準確度。
關鍵詞: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冰凍切片;臨床診斷
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在臨床上較為常見[1],在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的術中運用冰凍病理進行診斷,具有較高準確率、診斷時間短的優點,在手術時,醫生通常會根據冰凍病理的診斷結果確定手術范圍、選擇手術方式。但是由于冰凍取材、閱片、制片等因素的影響,經常會出現假陽性[2]、假陰性的結果,這樣較容易對患者造成過度治療或二次手術,為患者造成一些無法彌補的損失。本研究分析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的術中冰凍病理臨床診斷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選取對象為2013年8月~2015年8月被我院收治的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患者,共70例,所有患者術中均采用冰凍病理進行診斷,對所有患者的標本在術后經過石蠟切片來確認。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49例,年齡16~80歲,平均(41.1±8.7)歲,25例橋本甲狀腺炎,39例伴發病癥為結節性甲狀腺腫,6例腺瘤樣甲狀腺腫;31例患者在右葉發生病變,1例患者在峽部發生病變,27例患者在左葉發生病變,17例患者在左、右兩側同時發生病變;所有患者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選擇手術切除還未固定的甲狀腺組織,以書頁狀平行切開[3](0.2 cm的間隔),仔細觀察,如果有必要,醫生還需要結合指腹加以觸摸,當發現可疑病灶時,必須以充分取材,當出現鈣化病灶,要脫鈣后做石蠟切片。冰凍機采用CM1950,運用萊卡刀片。對比分析石蠟切片和冰凍切片報告。一般情況下有三種結果:①誤診,誤診中主要包括假陰性和假陽性;②確診,確診是指兩次結果基本相符或者完全相符的情況下得出的結果;③延期診斷,這主要是指運用冰凍診斷后無法確定組織類型或病變性質,還需運用石蠟切片進行診斷。
1.3統計學方法 統計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9.0處理數據,數據的組間差距用χ2檢驗。P>0.05表示對比結果差異不顯著,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示對比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送檢手術標本檢查中,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的術中冰凍病理確診例數為61例,其中發現浸潤行為有30例,占確診例數的49.18%,間質硬化有31例,占確診例數的50.82%,患者均見核內包涵體[4]、核異型以及核溝。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的術中冰凍病理示確診例數有7例,其中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的術中漏診、可疑、誤診4例,取材陰性3例,以包裹亞型、濾泡亞型為主,差異顯著(χ2=17.6276,P<0.05),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在臨床上較為常見,是一類惡性腫瘤[5],乳頭狀癌的病發率占所有種類總數的80%左右,在對其進行診斷時一般包括兩方面,即細胞形態和組織結構,也就是乳頭狀結構和特征性的細胞形態核形態表現(核重疊、毛玻璃樣核、核溝[6]等)。除此之外,甲狀腺間質內經常會出現一些繼發性的變化:間質鈣化、砂粒體、玻璃樣變、骨形成等。由于冰凍組織細胞無收縮、脫水效應,且冰凍切片伊紅著色淡,所以,乳頭會更加地擁擠、密集,此時的乳頭軸心會較難辨認,有些文獻中表明,冰凍切片中的乳頭結構為花瓣狀、樹枝狀、車軌狀以及絨毛狀,但是實際上冰凍切片遠遠比不上石蠟切片的清晰度,所以,在運用冰凍切片診斷時必須正確辨認。當甲狀腺出現結節性囊性病變時,常常會將其當成乳頭樣結構,這屬于假乳頭,它一般沒有復雜的分支,矮且短,乳頭血管纖維性的間質不明顯,且覆上皮單層立方狀或扁平,細胞較小。當出現橋本甲狀腺時,其濾泡被嚴重破壞,殘余的濾泡會代替增生,這時,細胞會出現一些異型性,在冰凍切片下,此類異型性會更加的明顯,往往誤診為乳頭狀癌,鑒別是否帶有乳頭狀癌必須根據細胞核的形態特點來判斷。在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的術中運用冰凍病理進行診斷,具有較高準確率、診斷時間短的優點,在手術時,醫生通常會根據冰凍病理的診斷結果確定手術范圍、選擇手術方式。但是由于冰凍取材、閱片、制片等因素的影響,經常會出現假陽性、假陰性的結果,這樣較容易對患者造成過度治療或二次手術,為患者造成一些無法彌補的損失。
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的術中冰凍病理確診例數為61例,其中發現浸潤行為有30例,占確診例數的49.18%,間質硬化有31例,占確診例數的50.82%,患者均見核內包涵體、核異型以及核溝。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的術中冰凍病理示確診例數有7例,其中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的術中漏診、可疑、誤診4例,取材陰性3例,以包裹亞型、濾泡亞型為主,差異顯著(χ2=17.6276,P<0.05),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在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的術中運用冰凍病理進行診斷,具有較快的確診速度,熟知包裹型和濾泡型的形態學特征、規范且細致的冰凍取材方式能有效減少冰凍病理診斷對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的誤診以及漏診情況,從而提高冰凍病理診斷的準確度。
參考文獻:
[1]郝兆星,吳梅娟.術中冰凍對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的病理診斷分析[J].中華全科醫學,2014,15(01):23-25+167.
[2]趙蕾,翟賀寧,王存川.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的術中冰凍病理診斷分析[J].廣東醫學2014,14(17):2697-2699.
[3]馮強.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的術中冰凍病理診斷結果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2,35(22):6023-6024.
[4]武慧,宋曉燕.161例甲狀腺乳頭狀癌術中冰凍病理診斷分析[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3,26(08):933-934.
[5]陳貴進,王春喜,李勝君.88例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診治分析[J].解放軍醫學院學報2013,25(05):449-451+457.
[6]楊映紅,連淵娥,趙文新,等.甲狀腺乳頭狀微小癌臨床病理分析及術中中央區淋巴結清掃的探討[J].腫瘤防治研究2013,13(09):856-859. 編輯/翟辰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