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旭萍

摘要:目的 探討母嬰床旁護理模式在在產科特需病房中應用的效果觀察。方法 在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產科特需病房開展母嬰床旁護理模式,選擇住院分娩的產婦40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00例。觀察組采用母嬰床旁護理模式,對照組采用傳統的護理模式,對兩組產婦的滿意度以及新生兒護理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進行對比。結果 在護理工作滿意度方面,產婦對新生兒護理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精細的治療及護理對母嬰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產科護理;母嬰床旁護理;效果
母嬰床旁護理,即母嬰的一切護理均由護理人員在產婦床旁進行,產婦及家屬共同觀摩、參與,有助于產婦出院后對孩子和自身進行更好的照顧[1],是推動產科護理新模式實施重要方法。產后護理期間母嬰床旁護理可最大限度實現以家庭為中心式護理,滿足產婦、嬰兒和家庭需要,是促進產后母嬰親情交流保障[1]。本文分析了母嬰床旁護理在產科特需病房應用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產科分娩的產婦40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200例。實行母嬰床旁護理模式的為觀察組,年齡為23~34歲,平均年齡為(28.78±6.75)歲;孕周為37~40 w,平均孕周為(38.13±1.20)w。200例產婦作為對照組。年齡為24~33歲,平均年齡為(27.68±5.98)歲;孕周38~41 w,平均孕周為(38.12±1.38)w。梁旭產婦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的護理模式,觀察組采用母嬰床旁護理模式,環境與母嬰同室的管理要求相符。選擇技術較硬,理論知識扎實,素質較高,溝通能力強的護理人員,在母親床旁進行孕產婦和新生兒的護理工作,對產婦和家屬進行健康指導和操作引導。
1.2.1母嬰床旁健康教育
1.2.1.2入室床旁健康教育 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的基礎內容包括:①介紹主管護士、主管醫生、護士長姓名。②介紹病區環境、病床、呼叫器、門卡、電水壺等的使用方法。③介紹作息時間、飲食、陪客探視、安全、衛生等制度。
1.2.1.2產前床旁健康教育母胎的自我監護、飲食與活動、母乳喂養準備、產時的過程與配合、產后健康教育等指導。
1.2.1.3產時床旁健康教育 以“一對一”的形式,指導產婦如何減輕宮縮帶來的痛苦,給予心理護理,消除產婦緊張情緒。開設導樂分娩,胎兒娩出后做好接觸,早吸吮,建立母子感情。
1.2.1.4產后床旁健康教育 ①合理的飲食營養,合理的活動與休息。②母乳喂養知識教育。③新生兒的健康護理,常見生理現象知識教育。
1.2.1.5出院床旁健康教育 產褥期自我保健知識,出院后1 w內電話回訪,將健康指導延伸到家庭乃至社會。
1.2.2孕產婦床旁護理主要內容包括 測胎心及吸氧、床邊胎心監護、會陰護理及乳房護理、產后擠奶方法及喂奶姿勢、產后操等,并將其注意事項告知產婦及家屬,使其離院后也能充分利用所掌握的知識,為母嬰提供高質量、持續、安全、有效地服務。
1.3統計學方法 所得數據使用SPSS 13.0統計軟件處理和分析,行t檢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實施母嬰床旁護理前后在護理工作滿意度方面,產婦對新生兒護理技能與健康知識掌握的比較,見表1。
3 討論
3.1母嬰床旁護理提高產婦及家屬的滿意度 多年來傳統產科護理采取產前、產時、產后分段服務,這種分段分離傳統服務模式易導致護患溝通隔閡,護理連續性中斷,不能充分體現整體護理,淡化了人性化服務[2]。母嬰床旁護理服務工作的開展,深化了“優質護理服務”工程活動、體現了專科特色的有效舉措,大大提高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3.2母嬰床旁護理有利于產婦和家屬掌握健康教育知識和育兒技能。母嬰床旁護理通過多種方式和方法,把產褥期衛生保健及新生兒護理知識傳授給產婦及其家屬[3]。產婦或家屬有任何疑問均可直接提出,且有多次演練和討論交流的機會,使產婦和家屬更快學會相關知識及護理技能[4]。
3.3母嬰床旁護理有利于孕婦的角色轉換 初產婦及家屬大多數缺乏照顧新生兒的知識和技能,如果沒有有效地指導,往往會產生焦慮和抑郁情緒[3]。因此母嬰床旁護理更容易使產婦及家屬受益,改善產婦的心理狀況,協助他們盡快接納新生兒。
3.4母嬰床旁護理提高了新生兒的護理質量 護理人員看到產婦對自己工作滿意時,自己也得到很大的滿足感,工作熱情及自律性不斷提高,基礎護理得到落實,降低了因“母-嬰”分離,“嬰-嬰”同室護理引發的交叉感染和產科的出錯風險,從而使新生兒護理質量不斷提高。
3.5母嬰床旁護理降低了醫療糾紛 床旁護理操作模式使產婦對護理人員的信任度提高,醫療糾紛減少,滿意度提高。新生兒護理操作在母親床旁邊進行,產婦直接觀看,解除了產婦的擔心、猜疑和誤會,大大提高了產婦對護理人員的信任度,減少因誤會引起的各種醫療糾紛。
4 體會
綜上所述,作為一種新型的產科護理模式,母嬰床旁護理其核心內容是強調以家庭為中心,以“母嬰為本”的服務理念,精細的治療及護理對母嬰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支向紅.健康教育在母嬰同室整體護理中的實施[J].中國醫藥導報,2007,4(10):69.
[2]余康民.產科新模式——以家庭為中心的產科監護[M].北京:中國出版集團現代教育出版社,2009:3-4.
[3]袁秀珍,陳向韻,王淑燕,等.對剖宮產初產婦實施母嬰床旁護理的效果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0,5(3):33.
[4]牛慧軍.母嬰床旁護理模式在產科中的應用[J].中國醫學工程,2011,19(6):118-119.
編輯/羅茗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