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琬璐
摘 要:作為亞洲第一動漫強國的日本,其現代動漫發展深刻影響著世界動漫文化。據資料表明,全球所播放出版的動漫產品約60%產自日本,享有“動漫王國”的稱號。本文通過研究日本現代動漫的發展歷程(1980年后日本動漫發展史),探析日本當代動漫發展對日本當代文化的影響。
關鍵詞:日本動漫發展;動漫文化;動漫史
0 引言
日本擁有著在世界上引以為豪的文化產業——動漫。日本動漫文化與日本本土傳統文化相互依存,深入人心。日本人在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在接受著本國動漫文化的教育和熏陶,日本動漫作品中有著令人感動、悲傷、開心的人文情感,通過一部部動漫作品表現并影響著日本人民的精神思想,并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一代又一代日本人。
看日本當代動漫作品,你不得不被它的精良制作、高超創意、曲折的劇情、豐富情感細節所折服。所以,日本的動漫贏得了整個亞洲,甚至全世界的獎杯,成為現代日本文化產業中的里程碑。
1 日本現代動漫文化的崛起
日本是當今世界的動漫第一強國,其動漫產業可以被細分為:“動畫(包括OVA、電影、聲優等)”“漫畫”及“動漫周邊(包括舞臺劇、廣播劇、手辦、模型等)”三大部分。根據《日本動畫產業報告(2015)》的調查數據,2014年日本廣義的動畫業市場規模已經達到了1兆6297億日元,位居全球第一。另據日本經濟產業省2003年起的藍皮書統計數據顯示,日本動漫業的產值占其GDP的百分點,由0.3%逐年遞增至超過10%。日本的動漫產業不僅在規模上位居世界第一,其在文化傳播領域方面也具有世界級的影響力。日本的動漫文化如今已經成為其國家的一張名片,不斷地讓亞洲地區甚至西方國家從動漫作品中了解日本“清、靜、和、寂”的傳統文化和充滿活力、創造力的現代文明。
追溯日本的動漫發展史,會發現20世紀80年代以來,伴隨著日本經濟的騰飛,其動漫產業開始逐漸走向繁榮,并成為能夠代表日本文化的支柱性產業。這一時期日本動漫的發展,引起了全世界的動漫工作者、藝術家、游戲軟件工程師、文化學者和歷史學家的興趣。在歐美國家,出現了很多以日本動漫歷史發展進程為研究主題的民間團體和學術機構,它們不僅開設視頻和漫畫類網站向民眾介紹和宣傳日本動漫史,還舉辦各類線下交流活動,探討當代日本動漫的各類現象和風格及其歷史源頭。歐美國家的官方學術機構,傾向于由政治學和經濟學的角度切入,從戰后美國文化對日本文化的沖擊開始,直至20世紀80年代日本動漫徹底擺脫歐美影響,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來探索這一歷史過程的原因。日本本土的學者,如山口康男、秋田孝宏等,則更多是以藝術學、歷史學、文學的角度,從日本動漫的創作手法、創作背景、借鑒的歷史事件、漫畫對白的文字表述等方面展開研究,角度更加多元,也更加關注動漫的本質。
2 日本現代動漫文化的影響
20世紀80年代至今,日本動漫發展進入了成熟期,涌現出了大量具有代表性的優秀作品,優秀而強大的動漫文化影響了一代日本人。例如,手冢治蟲的《鐵臂阿童木》《怪醫秦博士》系列;藤子-F-不二雄的《哆啦A夢》系列;鳥山明的《阿拉蕾》《七龍珠》系列;高橋留美子的《亂馬1/2》《福星小子》《一刻公寓》系列;北條司的《城市獵人》系列;車田正美的《圣斗士星矢》系列以及安達充的《棒球英豪》系列等。這些動漫主題涵蓋了日本民眾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從中學生豐富多彩的日常生活到熱血沸騰的大學生體育運動隊;從充滿了想象力的科幻主題到帶有懸疑色彩的偵探故事;從融入了中國功夫的格斗漫畫到借鑒了希臘神話故事的熱血漫畫。日本動漫在這一時期,逐漸進入了百家爭鳴時代,動漫題材不斷豐富,作畫手段和后期制作技術不斷提高,還涌現出了一大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漫畫家和動畫導演。可以說,這一時期是日本站上世界動漫領域頂端的決定性時期。
在這一時期逐漸長大的日本80后一代人,深受日本動漫的影響,這種強大的文化影響力不僅給日本動漫產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還為日本文化的傳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3 日本現代動漫文化的啟示
現代日本動漫文化的發展,成就了日本當代本土文化。現今,日本傳統文化與精神的傳承與發揚很大程度上,是市通過動漫文化的傳播而繼承推廣的,甚至,日本動漫文化的發展也樹立了日本文化在全球范圍內的形象。作為文化產業,日本動漫深深地烙上了日本民族傳統文化與精神的印記,這樣的成就是值得我們深思學習的。目前,我國將文化領域的發展上升到了國家戰略,文化的影響力是一個國家軟實力的體現。80年代至今,日本動漫史向我們展現了日本這個蓬勃向上的、不斷創新的國家是如何在動漫領域從弱小到強大,從引進到創新,從民族走向世界的。所以,我們應從日本的動漫發展史中汲取有益的經驗,為我國的動漫產業助力。
參考文獻:
[1] 牛旻,喻放.夢想物語——日本動漫價值體系建構研究[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4.
[2] Max Ziang(加拿大).酷日本[M].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2011.
[3] 李捷.日本動漫史話[M].中國青年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