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現代社會,舞蹈藝術不僅體現在文藝演出中,它已經融入我們的生活,成為群眾喜聞樂見的一種藝術形式。然而,舞蹈編導對于舞蹈作品最終的呈現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它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舞蹈編導的文化底蘊與藝術修養直接影響著作品的文化性和藝術層次。所以,要想促進舞蹈藝術的發展,一定要注重舞蹈編導者自身素養的提高,特別是文化性和藝術手法的體現。本文對舞蹈編導中的文化和藝術手法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關鍵詞:舞蹈編導;文化性;藝術手法
隨著時代的進步,群眾藝術審美的提高,在國家對藝術項目的大力扶持下,大量的舞蹈作品、舞劇,呈現在觀眾的眼前。然而一部作品能夠成為經典一定是文化性與藝術性的高度結合,文化是舞蹈的內容,藝術手法是表現的形式。本文對舞蹈編導中的文化性和藝術手法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1 舞蹈編導的概念
所謂的舞蹈編導,按照字面的意思就是對舞蹈進行編排和導演,主要的任務就是在舞蹈劇本的基礎上進行舞蹈動作的設計,使舞蹈演員們積極排練。在進行舞蹈編導時,不僅需要工作人員的舞蹈專業性比較強,還要具有較強的組織和領導能力,從舞蹈劇本的生成到實體演出,舞蹈編導都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舞蹈演員們一定要引起重視。[1]
2 提升舞蹈編導者的文化修養
對于舞蹈編導者來說,一定要有良好的文化修養,因為文化是藝術作品的根基。但是,文化修養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必須經過長期的積累,在不斷充實自己的情況下才能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也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編導舞蹈。而且,在進行舞蹈編導時還應該注重使用藝術手法,一定要在自然、生動的基礎上將情感融入舞蹈編導中并且表達出來。其實,大多數的舞蹈動作都來源于生活,實際上是對生活情感的提煉。因此,一個受人歡迎的舞蹈編導者,一定要不斷吸取生活中的知識。但是,只憑一個人的力量去感受生活中的文化,進而提升自身的文化修養是不可能的。在這種情況下,就可以多看一些文化方面的作品,感受一些文化的力量,從而提升自身的文化修養,并且將其融入舞蹈編導中,創作出更好的作品。另外,舞蹈編導者要想提升自己的文化修養,還應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還要多讀一些文化方面的書籍,充分了解舞蹈的文化背景以及民族特色,進而創作出更多的好的作品。
3 舞蹈編導中的文化性和藝術手法
3.1 舞蹈編導中的文化性
舞蹈藝術的發展具有一定的規律,每個因素之間都具有必然的發展趨勢。根據相應的實踐,以往大部分的舞蹈編導都是將語言文化藝術和舞蹈動作聯合起來。但是,在現在的舞蹈編導中,比較注重編導作品的文化性,每當編導一個舞蹈作品,都要對作品的文化背景以及民族文化等進行充分的了解,只有這樣才能將舞蹈作品更加完整、真實地展示在觀眾面前,使觀眾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例如,在進行《天鵝湖》的舞蹈編導時,要先對其文化背景進行詳細的了解。《天鵝湖》是柴可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主要講述的是王子和公主的故事,更深層次的含義是柴可夫斯基對當時社會的抨擊,也體現了當時的社會文化,并且將柴可夫斯基的思想也充分地表達了出來。通過舞蹈編導,能夠將該作品以完整的形式展示在觀眾面前,使觀眾也能對當時的社會有一定的感受,體會到當時社會的文化背景,這也是舞蹈編導的最終目的。
3.2 舞蹈編導中的敘事抒情藝術手法
人們常說藝術來自生活,但是又高出生活,舞蹈對其進行了很好的詮釋。舞蹈就是一種表現生活藝術性的形式,任何一個舞蹈作品都有它內在的涵義,而舞蹈的產生都是從敘事開始的。因此,在進行舞蹈編導時,要對生活的善惡美丑進行認真的觀察,通過專業的舞蹈技能將觀察到的東西表現出來,并且創造成為一個個舞蹈故事,將生活中的善惡美丑落實到一個個的舞蹈動作上。另外,舞蹈編導還要具有較強的模仿能力,能夠將文學素材中的知識反映到舞蹈中。其實,舞蹈也是一種抒情的途徑,能夠將人們的喜怒哀樂、愛恨情仇等表現出來,不需要用文字來描述。觀眾在觀看舞蹈時,不僅是為了娛樂享受,更重要的是感受到舞蹈動作所表現出來的情感。例如,在《白毛女》的舞蹈編導中,主要通過敘事的手法將芭蕾舞與現代舞結合在了一起,而且是一個充分體現革命感情的舞蹈,其中的抒情手法也使用得非常自然。《白毛女》是根據革命時期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創作的,通過舞蹈編導,白毛女的精神已經深入人們的腦海中。這是一個敘事與抒情相結合的舞蹈表達形式,它將生活中的善惡美丑都表達了出來,觀眾在觀看時也產生了相應的情感,這正是舞蹈編導想要實現的目的。
3.3 舞蹈編導中的象征藝術手法
在舞蹈編導中,象征手法充分概括了生活的基礎特點,而且反映了生活的本質,使觀眾產生了共鳴。例如,在《紅高粱》的舞蹈編導中,就是通過紅紅的高粱地來貫穿整個舞蹈,爺爺和奶奶的相遇、羅漢大爺和爺爺奶奶之間的故事,都和紅高粱聯系在了一起,這個舞蹈中的紅高粱象征了很多種食物,而且也充分表達了爺爺和奶奶的感情。當時正處在戰爭時期,紅高粱就好像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也體現了人們對敵人的仇恨。以舞蹈的形式將情感表達出來,通過象征藝術手法的使用,能夠將更加真實的情感傳遞給觀眾,使觀眾感同身受。由此可見,舞蹈編導通過象征的手法,激發了觀眾情感和舞蹈表現的結合,給觀眾帶來了聯想的空間和深刻的思考,陶冶了觀眾的情操,使觀眾久久不能從舞蹈動作帶來的震撼中回過神來。
3.4 舞蹈編導中的哲理和寓意藝術手法
舞蹈編導作為舞蹈藝術的主要參與者,在舞蹈編排過程中除了要注意服裝、動作、造型等舞蹈具有的主要因素以外還要再加入一定的寓意和哲理。例如,著名舞蹈藝術家楊麗萍在春晚上編排的舞蹈《孔雀舞》,除了服裝、造型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外,更多地表現了《孔雀舞》具有的哲理和寓意,即在生活中要充滿激情和陽光綠色的心情,才能保持良好的心態。從而加深了舞蹈作品的內涵,從而引發觀眾的深思。想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要掌握舞蹈動作的基本含義,從而把舞蹈動作和含義聯系在一起。[2]其實舞蹈也是一種托物言志的行為,通過舞蹈動作把編導要表達的寓意和哲理表現出來。其次,舞蹈編導在設計舞蹈動作的過程中,不能只注重動作的華麗,更要對相關的動作附上情感。只有在舞蹈動作中附上舞者的感情,才能真正地打動觀眾,才能將編導的寓意展現出來。
4 結語
目前,在人們的生活中舞蹈已經成為最普通的內容,它不僅是高雅藝術的體現,也是鍛煉身體的途徑,使人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而且舞蹈不僅是一門文化藝術,更體現了人們的生活和情感狀態。舞蹈編導在舞蹈的設計、排練等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直接影響著舞蹈作品的質量。所以,舞蹈編導一定要注重提升自身的文化修養,靈活運用各種表現手法,提升舞蹈作品的質量,從而使舞蹈在人們的生活中獲得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 寶勒爾.淺談舞蹈編導中的文學藝術表現手法[J].才智,2014(35):321.
[2] 李韻葳.淺析舞蹈編導的專業素養[J].大眾文藝,2014(11):184-185.
[3] 黃艷琳.淺談舞蹈編導中的文學藝術表現手法[J].大眾文藝,2016(02):164.
作者簡介:徐磊(1990—),安徽蚌埠人,助教,研究方向:民族民間舞表演與編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