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互聯網的到來,以不同的形式傳播這個時代的產物,設計就是其中的一種形式。從最初的報紙媒體到后來的電視媒體再到現在的新媒體,經濟發展的同時,社會傳播新聞的媒介也在變化,這就是時代的變化。在這個人性化的時代,產品設計的人性化成了人們關注的熱點問題,本文針對產品的人性化含義及其對我們生活造成的影響進行了簡要的分析與概述。
關鍵詞:人性化;設計;研究
0 前言
設計是人類為了實現某種目的而進行的有計劃的創造活動,不管是藝術設計還是工業設計都是人類社會高度發展的產物。設計師只有關注人和人性,才能用設計去感動人。人性化的設計讓人覺得溫暖,因此設計的人性化的產品更容易讓大眾接受。
1 人性化設計的含義與發展
人性化設計是指在符合人們精神需求和物質需求的同時,強調精神與情感需求的設計,人性化設計是時代發展的產物,也是工業文明發展的必然產物。
在工業化發展的漫長歲月里,人們曾忽略了對產品形態的追求,忽略了人的情感需求,導致工業產品出現了很多弊端。在這樣的前提下,人們致力于對“物”的形態的追求以及對情感需求的追求。人性化設計的理念漸漸被人所重視,進而進入轉型期,從人要適應機器到機器要適應人,發生了巨大轉變。[1]
人的需求在社會的發展過程中是不斷變化的,就如同一個窮人的生活目標也許只是吃飽飯而已,但是中產階級的人群可能不僅要吃飽還要穿得漂亮,對于有錢人來說,再滿足吃飽和穿得漂亮的需求的同時可能還要在周末去健身,去補習班充實自己。因此時至今日,人性化的設計不僅是人的需求,這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2]
2 人性化設計中的“人”的因素
2.1 情感要素
情感是人與生俱來的一種思想感情,是一種心理需求和生理反應,情感是由需要和期待決定的,當這種需要得到滿足時會產生愉悅的感覺。
就好比女孩子在選擇喜歡的東西時,首先會選擇外觀好看的,然后再看具體的品牌和質量,這就是一種情感上的需求。男孩子在找女朋友的時候可能也會選擇長相漂亮的姑娘,然后再去考慮家庭、教育等其他的因素,這是從人類的感官方面來看待問題。
通過視覺、聽覺、觸覺、聽覺、味覺等因素來設計產品的包裝與發行出售,人性化的產品總是被大眾所接受。
2.2 生理要素
生理要素是人們在生活中最原始的一種需要,生活中人們需要食物、住所、空氣等。它具有強大的推動力,因為人們有生理上的需要。
相信大家都在“京東”商城這個網站里買過東西,“京東”家喻戶曉的原因不僅是因為其產品質量好,更多的是京東的物流非常快。說到“京東”大家可能會想到馬云的“菜鳥”倉庫,“菜鳥”為什么會失敗?京東運營得如此成功,除了自身團隊的協作配合外,最主要的原因是訂單成功后24小時之內貨品就能送到消費者的收貨地址處。究其原因,京東在不同的城市有自己的工廠,工廠直接發貨,大大縮小了廠家發貨的距離,京東就是以快速走進人們的心里,其售后服務更是大大的“贊”。
3 人性化設計的影響
在這個消費的時代,什么樣的變化都趕不上潮流的變化,人性化的設計是以“人”為核心進行的設計。在這個多變的時代,人的喜好與需求也一直在變化,二十年前人們的毛衣都是用手織出來的,這是由于當時的社會環境的影響。十年前人們喜歡買機器織出來的毛衣,這是因為改革開放后家家經濟奔小康,大多數人愿意去體驗小資生活,然而現在人們又喜歡穿手工織出來的毛衣,這是因為現在機器織出來的毛衣在市場已經普遍存在,人們喜歡去追求與眾不同,偏向追求個性。因此,人們的喜好會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不停地發生變化。
3.1 人性化設計豐富人的生活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人們生活得越來越好,人們已經不再滿足于現狀,而是去追求更“好”的東西。人們對產品的要求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是有了更深層次的關注。
例如,現在的手機和二十年前已經大不一樣了。二十年前最好的手機是“大哥大”,“大哥大”手機的唯一功能就是打電話,在那個年代擁有“大哥大”象征著身份與地位。如今,手機已經在全社會普及,想在任何地方打一個電話,對大多數人而言都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現在手機種類繁多,國產的,美產的,山寨的,各式各樣,只有我們想不到的,沒有市場做不到的。而且現在的手機不僅可以打電話,還可以上網、玩游戲、聽音樂、視頻等。手機的功能越來越多,需要手機的人也越來越多,手機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還使整個社會進入了一個新紀元。這說明設計者充分考慮了當代人的情感需求和生理需求,進而創造出大眾需要的產品。
20年前人們的服飾極其簡單,男裝有中山裝,女裝是學生服,服飾簡單、美觀,但總有一些單調。然而現在的服飾不一樣了,女裝有長裙、短裙、A字裙、長褲、短褲、乞丐褲,男裝也一樣。服飾的多種多樣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周末和好朋友逛街買衣服也成了現代都市人的一種愛好與時尚。
3.2 人性化設計呵護特殊人群
傳統的設計只是為了滿足大眾的需求,而人性化的產品卻滿足了特殊人的需求。
例如,手機。市場上最受年輕人喜愛的兩款手機無疑是“蘋果”和“三星”,然而針對不同的人群,手機的存在又有了特殊的意義。“老人機”就是專門為老人設計的,筆者的爺爺用過“老人機”,筆者發下它確實適合老年人使用,屏幕大、字大、音量大、功能簡單。即便是老年人也能輕而易舉地學會其功能,這不僅解決了老年人的聽力問題,也解決了老人的視力問題。
寶貝的嬰兒車,還有家用車中的嬰兒座,為寶寶量身打造受年輕父母喜愛的產品,不僅提升了嬰兒乘坐時的安全性,更為她們營造了一種舒服的環境。小孩子從小就擁有這樣人性化的產品,這回培養他們的一種的意識,對他們今后的成長也是有益的。可想而知,人性化設計不僅影響孩子今后的生活,而且可以讓孩子自由、快樂、幸福的成長。
產品的人性化設計使特殊人群能更好地融入社會,感受社會的溫暖,而不是將特殊人群割裂開。人性化設計不僅是設計產品,更是改變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
3.3 人性化設計協調人與環境,使其和諧共生
在人類社會發展的同時,人類對環境的破壞也日益加劇。人與環境的關系越來越緊張,這使設計者發明了很多細微但卻改變生活的小創意。
不管是在“等公交”還是“坐地鐵”的時候,站臺旁邊都會有垃圾箱,并且上面還寫了“可回收,不可回收”等字樣,還分別畫了圖像來表示。這種人性化的設計就非常好,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能看到亂扔垃圾的現象,很多可回收的瓶子和垃圾混堆在一起。現在有了這種人性化的設計,我們可以將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分開放,無形間就影響了人們的行為。這是社會的進步,也是人類文明精神不斷發展的基礎,改變環境就是從一點一滴進行改變,從身邊的小事情做起,做一名合格的公民。人們減少對自然的污染可以改善我們的生活環境,使人與社會和諧共生。
4 結語
設計是為了滿足人的情感需求而產生的,設計的主體是“人”,因此人的需求至關重要。任何人性化的設計產品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和價值。人性化的核心理念是“以人為本”,人性化的設計必將引領社會潮流,為大眾所喜愛。
參考文獻:
[1] 石莉.老年卒中病人康復產品的人性化設計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3.
[2] 汪琳.從提高生存品質的角度看生活安全保障產品的人性化設計[D].華東理工大學,2013.
作者簡介:金成玉(1961—),女,吉林長春人,學士,副教授,長春工程學院建筑與設計學院教師,研究方向:產品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