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鐵梁
摘 要:本文從電影聲音的理論入手,梳理電影聲音表現形態的歷史嚴格,分析電影中的聲音元素及其表現功能,隨后分析了電影聲音的特性,并從物理特性和心理特性兩個方面分別闡述。之后進一步闡述了電影后期聲音藝術創作的理念,首先對電影后期聲音創作階段進行了界定,并闡明了電影后期聲音藝術創作的內涵。之后用實際案例分析,對之前的理論進行實證,通過分析電影《紅高粱》的畫外音、環境音、音樂的處理方式, 闡述電影聲音和音樂時全片敘事節奏和情節的渲染推進作用, 呈現電影造型后魅力無窮的聲音美學。
關鍵詞:電影;聲音;紅高粱
一、畫外音
(一)影片開始
從黑幕起就先人了畫外音“ 我給你說說我爺爺我奶奶的這段事, 這段事至今在我老家仍有人提起……”在說了幾句之后仍是黑幕最后才露出了影片中的女主角面孔就單這一段導演構思上是想盡快吸引觀眾, 然而導演沒有采取精美的畫面來捕獲觀眾的眼球, 而是在聲音上先人為主, 在觀影心理上觀眾會期待“到底這段事怎么就讓人有人信, 有人不信了”,導演講故事是慢慢地給你說一段民間傳奇, 這也就是東方自古傳統下的敘事特點, 故事的內容和性質三句話交代清楚并且深入人心。
(二)婚娶抬橋
故事現在大概知道是什么事情, 那么開頭導演選擇一個什么樣的事件開始行, 中國觀眾的心理是被壓抑了幾代人才得到了釋放, 那么就看看西北傳統的結婚儀式這里我們喜歡特有的喜慶、民俗氣氛, 知道了“ 我爺爺” 和“ 我奶奶” 是誰。畫外音這時既是交代地方民俗也把故事講述得成功, “這是一樁不合理的婚娶” 觀眾也獲得了這條信息。觀眾在三分鐘之內知道了故事, 很快就關注這苦命的女子會怎樣, 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效果?“說書人”告訴了我們, 簡短的時間內在敘事節奏上簡練緊湊。
(三)大頭死
畫外音解決了“李大頭” 死的過程處理上, 并且故事講的重點并不是怎樣死的, 暗合了觀眾對男、女主人公命運的期待, 但導演不會馬上讓兩個人在一起, 也就安排了“ 醉酒鬧事” 和“三炮綁架”的事件, 畫外音中這段敘述中又引出了“ 神槍三炮” 勒索, 敘事后面的電影表現手法是又一次省略, 也是著重刻畫“我爺爺” 的人物性格——為了“我奶奶”去找“神槍三炮”, 男人有了尊嚴后才能回來找女人。
二、環境音
(一)嗩吶
“我奶奶”上轎之前佩戴飾物的時候, 屋子外的嗩吶和鞭炮聲, 持續不斷,“ 蓋頭一掀必有事端”和“ 送轎”的畫外音出現后, “我奶奶”把開頭掀了下來, 但環境音不變, 還是屋子外邊的嗩吶音調, 通過聲音轉場, 自然而又出乎觀者意料, 只用一個鏡頭就轉到抬轎的路上省略的不光是上轎過程和怎么抬轎, 這些鏡頭都是在觀眾心里形成的敘事不是交代, 更多的情節的發展和人物建立。
(二)哭聲
倍受顛轎心理折磨的“我奶奶” 低聲委屈的哭聲在轎外熱鬧的嗩吶聲、人們的歌聲之下我們能清楚的聽到吸泣聲這就現場來說肯定不真實, 但電影要的是真實感, 不是紀錄片中的紀實。抬轎子的隊伍走遠, 吸泣聲還能聽到, 聲音處理的有主觀性、相對性, 給了隊伍無聲前進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前提條件, 因為以下情節在青紗口, 那里需要恐怖的氣氛, 轎上的哭聲無疑是達到這一效果最好手段。
三、音樂
(一)清唱段落
“妹妹你大膽的往前走……” ,伴著“我爺爺”在高梁地中, “我奶奶”在高梁地外的獨特視覺造型, 演員用一種近乎流行歌曲而又不失西北民俗的唱腔, 在無伴奏的狀態下, 加強了高梁地中的“性效應”。另外就是《酒神曲》, 一場為“我奶奶”與眾人“接新酒”;一場為祭奠羅漢并報仇。“九月九, 釀新酒, 好酒出在咱的手。好酒! 喝了咱的酒哇, 上下通氣不咳嗽……” 由詞即可感到一種粗獷意味, 直白、復沓的吟唱, 這種縱情的齊聲高唱中, 舒展了那種濃烈、奔放的情感、精神和力量, 對黯淡的環境做了一次猛烈的打破和反抗。
(二)嗩吶鑼鼓
電影中的音樂處理完全是以哎吶和鑼鼓表現, 開頭的“婚娶”和“顛轎”段落的喜慶音樂, 作曲趙季平臆造的曲調不是失去了民族傳統的味道, 而是在民俗、民歌上又一次的創新, 使得這樣的曲調更容易被人接受。開頭怎么樣吸引人? 顛轎細節的顛轎時眾人唱的曲子營造的氛圍立刻讓人覺得這就是那里特有民俗, 而且普通話的唱段也能讓更多的觀眾聽清楚、聽明白。
參考文獻:
[1]陶經.同期錄音的審美意義[J].電影藝術,2000(04).
[2](法)皮埃爾·貝托米厄著,楊圍春,馬琳譯.電影音樂賞析[M].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
[3](德)魯道夫·愛因漢姆著,邵牧君譯.電影作為藝術[M].中國電影出版社,2003.
[4]馮媛媛. 影視配音中人物聲音造型的功能[J]. 新聞知識,2013(06).
[5]魯濤著.影視語言[M]. 陜西人民美術出版社,2003.
[6]項仲平. 影視劇的影像敘事研究[D]. 蘇州大學,2008.
[7]李稚田著.影視語言教程[M].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8]梁曉聲.談張藝謀電影[J]. 文藝爭鳴,2005(01).
[9] K.J.唐納力,于帆. 當代電影中的音樂化聲音設計[J]. 電影藝術,2012,03:8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