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營業稅的疊稅性和兩稅并行造成的扭曲對金融服務業的發展產生抑制效應,推進金融服務業“營改增”具有緊迫性。在金融服務業征收增值稅的政策制定上,應該綜合借鑒和比較各種征收模式的優劣,并立足于我國國情,找到一條適合我國金融服務業增值稅改革的道路,全面深化金融服務業的改革,促進我國金融服務業的發展壯大。
【關鍵詞】 金融服務業增值稅擴圍 營改增稅制改革
一、前言
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趨向長期化,中國經濟結構失衡、不可持續的矛盾日益激化,在諸多問題倒逼之下,作為結構性減稅關鍵舉措的“營改增”稅制改革在全國范圍內鋪開。我國稅制改革的重頭戲“營改增”正在緊鑼密鼓的持續推進,金融服務業“營改增”將對宏觀經濟運行和微觀經濟生活帶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因此增值稅向金融服務業擴圍應當審慎而為,不僅須將金融服務業“營改增”放在宏觀的財稅體制改革的大棋局中加以審視,還應結合金融業發展的自身特點進行全盤考量。
二、金融服務業“營改增”的必要性
歸納起來,對金融服務業進行“營改增”的目的不外乎以下幾點:
(一)金融服務業稅負相對較重,影響資本流動。(二)金融服務業面臨重復征稅問題,稅制結構不合理。(三)現行稅制不利于銀行中間業務及金融創新的開展。
三、金融服務業課征增值稅存在的困難
從世界范圍來看,絕大多數建立增值稅制的國家都將金融中介服務和間接收費性金融服務排除在增值稅體系之外①。金融服務業內部特性與增值稅法難以兼容,再加上外部制度因素的作用,使得對金融服務業課征增值稅陷入了困境。
內部制約因素:寬稅基的增值稅是否應該包括金融服務業依然存在著理論上的爭議。標準稅率的寬稅基增值稅對所有最終消費課征固定稅率的稅款。(二)外部制約因素:
1.金融服務增值額難以確定金融企業收取的服務價格不僅包括金融服務創造的增加值,而且還包括金融企業承擔和管理風險而收取的風險酬金。2.金融服務業改征增值稅對發票管理制度的挑戰3.金融服務業改征增值稅對中央和地方財政關系的影響。
四、金融服務業增值稅制的國際經驗比較
鑒于對金融服務增值額確認的現實困難,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對金融服務業給予免征增值稅的處理,在這種體系下,金融服務部門提供的服務不征收增值稅,其購進的產品和服務也不可以抵扣進項。此外,國內的注冊企業也傾向于購買國外金融服務企業不含增值稅的零稅率的進口服務,而不是向國內的免稅金融服務企業購買此類服務,以間接地獲取可以抵扣的進項稅款,這使得國內的金融服務企業在國際競爭中處于不利的境地。對中國金融服務業“營改增”的啟示。比較稅法學家維克多·亞瑟伊指出基本上沒有理由解釋為什么對金融服務免征增值稅。盡管國內很多學者主張引進歐盟免稅法,但無論從公平或是效率的視角,歐盟免稅法都不具有正當性。歐盟對金融服務業增值稅的立法理念也在發生轉變,從各國的增值稅立法實踐來看,只要能克服征管技術上的難題,都會對金融服務業課稅,如阿根廷毛利息征稅法、以色列附加征稅法等。中國對金融服務業課征營業稅反而是一種順應國際金融增值稅立法潮流的做法。但營業稅對金融服務業的發展產生巨大阻礙,且種種跡象表明“營改增”試點行業已經開始逐漸享受稅制改革帶來的紅利,“營改增”這個改革方向不可偏廢。
四、金融服務業增值稅法的路徑選擇:
(一)以公平正義為價值取向
(二)分稅的公平:中央和地方政府增值稅分成比例的調整
(三)征稅的公平:金融服務增值稅征管制度的優化
(四)用稅的公平:以過渡時期財政補貼和稅式支出為視點
(五)方案選擇
首先,對金融服務業可以分為兩大塊:金融業和保險業。金融業的業務可以劃分為顯性收費業務和隱形收費業務。顯性收費業務包括:保管箱、信用卡、資產管理、咨詢、數據處理、融資租賃等;隱形收費業務包括:資金借貸的利率收益、經紀人及其他代理業務(如證券買賣、外匯交易、貴金屬交易等)。而保險業務可以分為壽險業務和非壽險業務(包括財產保險和意外傷害險等)。具體劃分可以由國家稅務總局會同金融部門共同劃定。
五、結語
稅制改革受到稅收征管的制約,唯有選擇與稅收征管水平相適應的稅制,才是“有效的”稅制。隨著征管能力的提升,對核心金融服務采用一般計稅方法,徹底打通增值稅抵扣鏈條應當是金融服務業增值稅制改革的應然路向。與其他行業“營改增”試點相同,金融服務業“營改增”也面臨合法性困境。稅收法定是財稅法治的形式要素,亦是分稅、征稅、用稅等環節能實現公平正義的先決條件。一次次的“營改增”試點不應當成為不斷延宕立法的理由,應當加快推進《增值稅法》的立法進程,最終實現第一大稅種能夠依法治稅愿景。
【參考文獻】
[1] 楊斌,林信達,胡文駿.中國金融業“營改增”路徑的現實選擇[J].財貿經濟.2015(06).
[2] 宋英華.金融業“營改增”難點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4(17).
[3] 熊鷺.英國金融業增值稅的特點及對我國的借鑒[J].國際稅收.2014(06).
[4] 李本貴.實行簡易計稅辦法推進中國金融保險業“營改增”[J].國際稅收.2014(06).
[5] 李克強.關于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若干問題[J].求是.2014(09).
[6] 閆澤瀅.保險業營業稅改增值稅的政策選擇[J].財會研究.2013(11).
作者簡介:郭昭弟(1994--)女,漢族,河南鄭州人,河南大學經濟學院,2013級本科生,金融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