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虎鋒 劉拴榮 田曉莉 茍忠友

摘 要:近年來,由于金紋細蛾成蟲體小,不易觀測,加之其主要危害葉片,果農重視不夠,防治不及時,用藥不科學,導致金紋細蛾在旬邑縣蘋果生產中的危害程度逐年提高。重發果園果樹葉片在7月下旬~8月初即開始大量脫落,嚴重影響果樹生長,削弱樹勢,進而影響果樹次年結果量和果實品質。本試驗通過不同復合誘芯設置對金紋細蛾誘蛾量的影響以及設置單獨及復合誘芯后危害情況分析,探索性誘劑誘芯最佳設置方案。
關鍵詞:復合誘芯;金紋細蛾;誘蛾量;試驗
中圖分類號:S435 文獻標識碼: A DOI:10.11974/nyyjs.20160333001
金紋細蛾屬鱗翅目細蛾科。主要寄主為蘋果,其次是海棠、山定子、梨、桃、櫻桃等果樹。其危害特點是成蟲將卵單粒散產于果樹葉片背面,幼蟲孵化后潛入葉肉內為害,在葉片表皮組織保護下,邊移動邊吮食葉肉,在葉片上留下蟲斑,影響葉片的光合作用。報道指出,當果樹葉均蟲斑數達到7~8個時, 7月下旬即可造成蘋果樹葉大量脫落,嚴重影響果樹正常的生長發育,削弱樹勢,病害增加,進而影響果樹次年結果量和果實品質。本試驗旨在探索不同復合類型性誘劑誘芯對蘋果金紋細蛾誘蛾量的影響,大力推廣應用蘋果害蟲綠色防控技術,為實現農藥減量,優化、集成果樹病蟲綠色防控技術體系提供依據。
1 試驗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點及試驗地情況
本試驗位處渭北旱塬的旬邑縣原底社區南頭村,海拔約850m,年降雨量500~550mm。試驗蘋果品種為富士,試驗面積13340 m2,試驗果園地塊為旱地,試驗果園毗鄰306省道。果園管理及果樹病蟲防治用藥不設限。
1.2 試驗設計
試驗設置3組,每組5個處理,分別是:處理Ⅰ:金紋細蛾誘芯;處理Ⅱ:金紋細蛾誘芯+桃小食心蟲誘芯;處理Ⅲ:金紋細蛾誘芯+蘋小卷葉蛾誘芯;處理Ⅳ:金紋細蛾誘芯 +桃小食心蟲誘芯+蘋小卷葉蛾誘芯 ;處理Ⅴ:CK空白誘芯。每處理按“W”型5點排列。誘芯距地面高度1m,間距15m。每15d更換1次粘蟲板,每30d更新一次誘芯。
1.3 試驗實施
1.3.1 試驗時間
本試驗時間為2015年7月1日~8月30日。
1.3.2 調查與記載
本試驗共調查3次,分別為7月15日、8月1日和8月15日,記載誘蛾量;同時,每處理隨機調查50個蘋果、50個頂梢和 50個葉片,記錄桃小食心蟲蛀果率、蘋小卷葉蛾蟲梢率和金紋細蛾百葉蟲斑數。
2 結果與分析
2.1 單獨及復合誘芯誘蛾量分析
由表1知,金紋細蛾誘芯單獨設置誘蛾量最大,金紋細蛾+桃小食心蟲誘芯次之,金紋細蛾+蘋小卷葉蛾誘芯較少,金紋細蛾+桃小食心蟲+蘋小卷葉蛾誘芯最少。
2.2 單獨及復合誘芯懸掛后的危害情況分析
由表2知,單獨誘芯及復合誘芯懸掛后,誘殺金紋細蛾、蘋小卷葉蛾效果明顯,危害情況大幅降低60%以上。
3 結 論
通過試驗,對不同復合誘芯設置對金紋細蛾誘蛾量以及單獨誘芯及復合誘芯懸掛后的危害情況進行統計分析,表明性誘劑誘芯誘殺金紋細蛾、蘋小卷葉蛾等害蟲效果明顯,能大幅降低危害程度。在蘋果生產管理中使用性誘劑誘芯時,誘芯設置建議單獨設置,使性誘劑誘殺效果最大化。
作者簡介:岳虎鋒(1980-),男,大專,助理農藝師,旬邑縣農村經營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