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平 張波
摘 要:玉米是全國各地區普遍種植的重要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在通榆縣,玉米已經成為廣大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最重要的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為此,本文為了使廣大農民朋友們能夠更好地種植玉米這一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結合通榆縣玉米種植多年來的實踐經驗和本地特點,對于影響通榆縣玉米的施肥的相關因素進行了分析研究,分析研究了玉米施肥的土壤條件與玉米的施肥關系,肥料性質和成分與玉米施肥的關系,玉米種植的品種和種植密度與玉米的施肥關系,土壤水分含量與施肥關系的分析研究。文中最后還對于通榆縣玉米生產過程中施肥量的確定進行了分析研究。
關鍵詞:玉米施肥因素;玉米施肥量;玉米施肥;玉米種植;玉米生產;玉米
中圖分類號:S51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0333025
玉米如何適時施肥關系到其正常的生長發育,更關系到其產量和農民的增收。做為一名多年從事農業生產和農業技術推廣應用的農技工作者,結合通榆縣玉米種植多年來的實踐經驗以及本人的總結分析研究,對于影響通榆縣玉米的施肥的因素進行了相關的分析研究,同時又結合實際對于通榆縣玉米生產過程中的施肥量進行了確定,通過這些分析,能夠進一步地為農民種植玉米提供技術指導和增產增收,使農民能夠及早脫貧致富,為工農業生產提供基礎和原料。
1 影響通榆縣玉米的施肥的因素分析研究
從全國各地玉米的種植情況來看,影響玉米施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說土壤條件,玉米的產量和水平,玉米的品種,栽培的措施等等,都會影響到玉米的施肥量,在了解了這些因素之后就能夠更好的對玉米進行正確的施肥,以便于能夠促進玉米的穩產和高產。
通過對于土壤條件與玉米的施肥關系分析研究,從本地玉米種植的多年實踐來看,各地土壤養分含量總的趨勢是普遍缺少氮肥和磷肥,部分土壤缺少鉀肥和缺少微量元素。對于玉米當季生產來說,主要體現的是土壤中的速效氮肥、磷肥和鉀肥等營養元素可以供給玉米的生長和發育。因此土壤中的這些速效營養元素的含量,就是玉米缺少肥料施肥的指標。目前認為堿解氮低于20ppm,速效磷低于10 ppm,速效鉀低于50 ppm的時候,玉米的生長發育就會受到嚴重影響,因此把這一水平的有效養分含量稱之為玉米缺肥的臨界指標,在這一指標的條件下,對于玉米施加氮肥、磷肥和鉀肥,具有特別顯著的增產效果。在這一指標上,土壤速效養分越高,施加氮肥、磷肥和鉀肥的肥效也就越低。至于速效養分含量達到多高程度以后施肥就無效,目前還缺乏充足的資料。
玉米是需氮肥比較多的糧食作物,由于土壤中的全氮和速效氮普遍缺乏,所以玉米施肥一般以氮肥為主。早在30~40a以前,玉米的產量比較低,土壤中的氮肥、磷肥和鉀肥含量尚不明顯缺少的情況下,施用氮肥的增產效果十分明顯,氮肥利用率,經濟效果也高。隨著通榆縣農民種植玉米產量的不斷提高,以及廣大農民朋友們在種植玉米的時候對于氮肥施用量的不斷增加,玉米按照氮肥、磷肥和鉀肥的吸收比例從土壤中帶走了速效磷和速效鉀,因此在玉米的高產量地區,如果僅僅依靠增施氮肥時,不僅玉米的增產效果不大,而且氮肥的利用率也低。如果氮肥和磷肥能夠相互配合施用,或者說氮肥、磷肥和鉀肥3者配合施用,就可以大幅度提高玉米產量,氮肥利用率和氮肥的經濟效果也都能夠得到提高。因此說在通榆縣,玉米的施肥量,隨著玉米的生產發展和土壤肥力的條件變化也需要進行相應的改變。
由于土壤不同類型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也不盡相同,各種養分的形態,轉化及其有效性也不一樣,對于玉米吸收養分的影響也就不盡相同。砂質性比較強的土壤,透氣性和透水性比較強,晝夜的溫差也比較大,養分也就容易分解而被玉米所吸收利用,但是保肥和保水的能力比較差,速效養分容易淋失,因此玉米在施肥時應當多施加有機肥,改良土壤的物理性質,穩定肥效。
2 通榆縣玉米生產過程中施肥量的確定
根據上述分析研究,可以知道玉米在其生長和發育過程中對于各種營養元素的吸收數量是不一致的,在玉米的生產與種植上把他們叫做玉米的需肥量。通過通榆縣多年種植玉米的實踐經驗來看,土壤能夠供給玉米的各種速效養分,稱之為土壤的供肥量。施加于土壤的肥料,并不能夠直接被玉米所全部利用,而是有一定的利用率。因此玉米的施肥量,與土壤的需肥量和土壤的供肥量,以及土壤的肥料利用率都有著密切的相關性。在此基礎上,知道了玉米不同的產量與氮肥、磷肥和鉀肥各元素需要量的關系,再知道其具體的地塊的土壤養分含量,以及所施肥料的利用率,就可以大體上確定玉米的相應施肥料的數量。在正常的情況下,如果能夠對于玉米在種植園期和生長期進行合理的施肥,通過實踐中對于土壤的測量進行施肥,在具體操作過程中,進一步地確定施肥的種類和用量,以及根據基肥再進行確定是條施還是穴施,或者是撒施,這樣一來就能夠更好地提高土壤肥力,為玉米增產和農民增收提供幫助。
作者簡介:王建平(1972-),女,漢族,吉林省通榆縣八面鄉農業技術推廣站,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業技術推廣應用與農作物栽培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