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坤芝
摘 要:本文作者根據目前的情況,結合自己多年的實際經驗指出了玉米秸稈燒荒危害與禁燒后玉米茬整地的方法,以便對今后的工作提供幫助。
關鍵詞:玉米秸稈;危害;整地方法
中圖分類號:S51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0333030
玉米秸稈含有豐富的營養和可利用的化學成分,長期以來,玉米秸稈就是牲畜的主要粗飼料及農家生活燃料。當前,秸稈燒荒屢禁不止,不僅給人民生活帶來危害,也浪費了大量的秸稈資源。
1 秸稈燒荒的危害性
1.1 破壞土壤結構
焚燒秸稈使地表有益菌群遭到破壞,需要1~2a才能恢復,造成土壤板結,涵水、保肥能力下降,對糧食生產不利。焚燒不僅使氮和氧都燒掉了,留下了炭黑和重金屬,而且對大氣也有污染,加速溫室效應;對土壤也有些污染,提高了重金屬含量;焚燒后留下的磷鉀對土壤磷鉀庫有一定增加,造成土壤元素含量不平衡。
1.2 污染生活環境
大量集中焚燒秸稈會造成空氣中CO2及CO、可吸入顆粒等有害物質增加,刺激眼
睛和呼吸道黏膜,損害人體健康。影響視野、危害視力、煙塵嗆鼻,讓人呼吸困難,這是老百姓對秸稈燒荒害處的最直接體會。受秸稈干濕程度、秸稈燃燒狀況、地區空氣濕度及風力大小等多種因素影響,焚燒秸稈煙塵成份并不固定,雖然現在環保部門還沒有具體監測數據,但每年秋季秸稈燒荒產生的CO2及CO、可吸入顆粒等有害物質絕非小數。“秸稈焚燒”和燃煤煙氣造成的污染,困擾全國大氣環境的污染問題。
2 處理玉米秸稈和對玉米茬的整地
2.1 調整玉米種植面積
本地種植玉米的收獲期較晚,而且每年本地收獲到封凍的時間比較短,給整地帶來困難,加之秸稈綜合利用后續的問題沒有解決,通過調研和討論認為應適當壓縮玉米的種植面積,種植比例應在全場播種總面積的50%之間比較合適。
2.2 玉米獲后也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方法
2.2.1 采取耙地、聯合整地、耙地的方法進行處理
先使用100~130馬力的拖拉機進行表面秸稈還田作業,再用200馬力拖拉機進行耙1遍,再用聯合整地機作業1遍,后續進行常規作業。
2.2.2 采取翻地作業方式
先使用100~130馬力的拖拉機進行表面秸稈還田作業,之后使用200馬力拖拉機配套進口五鏵犁進行翻地作業1遍,再進行耙地常規作業。
2.2.3 采取旋耕、耙地、聯合整地、耙地方式
先進行秸稈還田,再用旋耕機旋耕深度要達到18cm,再進行聯合整地、重耙作業。
2.2.4 采取秸稈收集、打包處理的方式
使用進口滅茬聚攏機進行秸稈聚攏,再用進口大型打包機進行秸稈的處理,但是這種處理方式受限于拉走外賣,必須先有生物質電廠,而且要有合同才能進行運行。
以上的幾種方法能否達到預期效果還得進行實際試驗才能定論。
2.3 農場研討統一不建議使用翻地,原因是在成本上
翻地耗油相對要高,成本上比深松每667m2多出4~5元,就目前看還沒有作業補貼;機具投入太高,不利于成本回收。一臺進口5鏵翻轉大犁需要25萬元,補貼后20萬元,每臺翻地133.33hm2,收入6萬元,按50%利潤計算需要6~7a收回購置機具款。380馬力配套的翻轉大犁需要65萬元,補后45萬元,開始就參加作業能完成466.67 hm2左右,收入21萬,按50%利潤計算需要5a左右收回購置機具款。
3 大力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和開發
如周邊有建設好的生物質電廠,可采取與生物質電廠合作,最好是電廠購進一部分機械采取打包進行消化秸稈,還可增收;目前問題是這種機具設備農場在2013年秋季進行試驗過,效果很好,但是秸稈還田聚攏機需要25萬元,打包機需要50萬元,補后2種需要50萬元,機具作業單一,一旦電廠不要幾乎無用武之地,因此用戶不會購買。另外需要與生物質電廠首先洽談好收購合同才能進行實施,不應是處理的首選方式。
4 適量增加農機具裝備的更新
由于玉米秸稈禁燒后,玉米秸稈產生量比較大,現有的機械都是燒后進行配套的,因此還要根據實際需要引進機械,通過共同探討遜克農場認為應適當增加秸稈處理的機械:
4.1 為取得良好的地上滅茬的效果
農場計劃利用2a時間將原有的90馬力以下的拖拉機更新為100~120馬力。遜克農場需要購進100臺,預計投資2500萬元。旋耕機170臺,預計投資255萬元。
4.2 大馬力拖拉機及聯合整地機
按照每0.133萬hm2地玉米面積新增一套,要在450馬力以上。預計購入500馬力拖拉機及配套聯合整地機4臺,預計投資840萬元。
4.3 按照玉米
面積的20%增加翻地機械,預計購入翻地犁26臺,預計投資730萬元。以上需要4325萬元,按照總局預計能得到補貼920萬元,只占21.3%。
參考文獻
[1] 張淑文.關于秸稈還田的思考[j].現代農業科技,2009(22):305-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