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一曉
【摘 要】 汾酒集團是山西省國有獨資企業,是全國白酒行業中首家上市的公司,目前汾酒集團的資金來源主要是由自身的資本投入和負債籌資兩種方式組成的。本文主要探討分析負債籌資這種方式,分析負債籌資對汾酒集團風險控制的正負面影響。
一、汾酒集團負債經營財務風險分析
根據汾酒集團重要財務指標來看,近3年來的資產負債率一直在60%左右,處于比較高的水平,遠遠高于行業50%的臨界點,由此可以看出,該集團流動負債過多,正在面臨巨大的償債壓力。具體來說,汾酒集團負債經營的財務風險可以從如下三個方面表現:
(一) 資產負債率偏高。近年來,山西省政府為改善經濟結構,用大企業帶動周邊的概念推出“以汾酒集團為龍頭,推進周邊和省內地區對白酒資源的整合”的方案。方案中,提出在杏花村建設新的大型汾酒廠,面積超過5萬公里,投資50 億元,年白酒產量10 萬噸,年銷售收入將會超過100 億元。但是這項決策需要極大筆資金的支持,然而,由于汾酒集團資產負債率過高,很難從銀行等金融機構獲得長期借款,因此只能通過質押和抵押來獲取短期借款,導致資金鏈斷裂。
(二) 負債結構不合理。企業負債由長期負債和短期負債構成,一般來說,短期負債與長期負債的比為1:1。然而汾酒集團近三年的來短期負債一直保持在60%以上,在2015年短期負債甚至接近于80%,這反映了企業過度的使用短期負債來維持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這種方法給企業帶來的影響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說:第一,在同等條件下,公司所需要支付的利息費用由利率決定,利率越高,集團所額外支付的資金就越多,這大大降低了企業承擔壓力的能力并且給企業帶來極大的流動性風險。第二,企業經營依靠商業信譽,然而短期借款需要短時間內償還,但某些情況下企業可能無法及時償還,一方面使得企業丟失商業信用,再籌資難度加大;另一方面,很可能引發企業財務危機,企業經營困難,商業信用降低。
(三) 資產的運營效率低。一個企業運營的好壞,企業效率的高低,通常會用一個概念,即總資產周轉率來判斷。通過對資產的合理安排,結構的改善,有效的利用,往往會改進企業的盈利能力和資金的使用效率。在2013 到2015 年期間,汾酒集團總資產周轉率一直徘徊在1.2 至1.9 之間,表明企業的營運能力較差,資產的運營效率低。從資產報酬率和每股現金流來看,汾酒集團的資產運營效率低,且遠低它同類大公司的經營效率。
二、汾酒集團負債經營風險防范建議
負債經營在為企業帶來財務杠桿收益的同時也給企業帶來了很大的財務風險,嚴重的時候甚至導致企業破產,因此,我們建議,汾酒集團需要根據自身情況適度負債,并且采用合理的負債結構。
(一) 要有強烈的風險意識。判斷企業的發展實力,利潤并不是唯一標準。因此,企業不能一味的冒險,通過大量負債來取得更多的利潤,其結果往往適得其反,不但沒有增加更多利潤,反而加重了企業的財務負擔。如果一個企業的負債超過合理值,企業必然將面臨巨額的利息費用,帶來嚴重的財務負擔。在企業在經營過程中,要把生存放在第一位,排除一切不利于生產發展的因素,不使企業生存受到威脅。
(二) 確定合理的資本構成。企業的健康運營不光在于良好合理的戰略和其他的實力,想要長遠發展,根基一定要打好,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打造合理的資本構成。因為資本相當于企業的血液,只有資本真正的可以健康合理流通后,企業的各方面才能正常的運轉起來。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背景下,為了保證資金運行的安全,防止資金鏈斷裂,需要及時的把原有的資產結構調成為緊縮型,減少負債等,保障企業的信用評價不受損害,使市場變化對公司的影響降到最低。
(三) 確定合理的負債規模。企業的負債規模不僅需要考慮經濟環境和市場,還需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并且慎重考慮實際需要承擔的風險,確定適當的負債額度。雖然利用財務杠桿,企業可以通過借款,用少量的自由資金來成倍的增加利潤,但是,這樣的方法有很多前提條件,如果企業的運營狀態并不適合這樣的方法,就會適得其反,使得企業元氣大損,甚至因為財務方法的錯誤而馬失前蹄。從債權人的角度來看,若一個企業的資產負債率越高,表明債權人需要承擔的風險變大,那么債權人為了減小風險,必然會減少貸款額度,這樣企業得到的貸款就會減少,影響企業的發展壯大,甚至是正常的經營。
(四) 確定合理的負債結構。集團負債經營除了需要控制負債規模,還需要考慮內部負債的比例,也就是說長期負債和短期負債的比例。企業負債由長期負債和短期負債組成。短期負債雖然說容易解決企業資金短缺的問題,但利率較高,且需要短期內償還,籌資風險較大。而長期負債利率高,但短期內不需償還,籌資風險較低。所以說,在企業負債額度確定的情況下,企業應該有效控制負債的內部結構,負債結構的比例是否合理直接影響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五) 保持盈利能力。從長遠的角度來看,一個穩步發展的企業的盈利應該有一部分用于償還企業債務,所以,可以通過認真分析企業財務狀況,揚長避短,合理安排資產,這樣既可以保持企業的收益狀況與收益能力得到穩步的提高,提升了企業的硬實力的同時,企業形象等軟實力也會隨之增加,企業貸款將會更加容易,可以實現還款借款的良性循環,會大大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所以,通過改善經營,提高企業實力而提高企業的收益水平,而不是寄希望于通過直接大量借款去增加資金的表面功夫,才能使企業在合理的道路上健康成長。
(六)合理安排資金。合理安排資金也是負債經營的企業所必須考慮的。集團在安排資金的時候必須考慮將要償還的借款及所需要支付的利息費用的到期日。與此同時,企業還應重點考慮借款的高峰期和低潮期,以合理安排利用資金,避免因使用資金不當所帶來的財務風險。
【參考文獻】
[1] 王濤.企業負債籌資的風險及其防范[J].現代會計,2011,(4):36-38.
[2] 吳葉霞.企業負債經營及風險形成因素分析[J].經營管理,2010,(605).
[3] 何俊林.對企業負債經營風險防范與控制的思考[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