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設置并實施8因素油菜品種比較3次重復、隨機區組試驗,對結果進行變量分析。定量的得出:“德油雜998可列為主導品種,德新油49、蓉油18、西科油1號、國豪油5號等4個品種可列為示范品種”的初步結論。
關鍵詞:油菜;品比試驗;變量分析
中圖分類號:S56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0333045
1 試驗設計
1.1 試驗因素
8個品種:A、綿油309,B、 西科油1號,C、國豪油5號,D、德新油49,E、蓉油16,F、德油雜998,G、蓉油18,H川油44。
1.2 小區和區組
每小區20m2,區組之間走道寬3m,小區之間走道寬25m ;試驗區周邊4m寬的幅度內種植川油39作保護行。3次重復,隨機區組。
1.3 技術規程
1.3.1 選用良種
8個參試品種。
1.3.2 適時早播
最佳播期:9月10~15日。
1.3.3 培育壯苗
備足苗床(2000m2栽1hm2),精細整地(過磷酸鈣1 kg),勻播(種子1500g/2000m2),管理(3葉勻苗,施清糞水30擔+尿素15kg/2000m2;栽前7d陪嫁肥,清糞水30擔+尿素15 kg/2000m2; 栽前1d,澆透起身水)。
1.3.4 開溝排濕
兩季田油菜收后理好3溝(4m開廂;穿心溝深40cm、寬20cm,邊溝深30cm、15cm,廂溝深、寬各20 cm)。
1.3.5 化學除草
栽前10~15d。
1.3.6 合理密植
行距50cm,窩距30cm,等行雙株,密度9萬/hm2。
1.3.7 科學施肥
底肥:每公頃施過磷酸鈣450kg、碳銨550kg,硼肥15kg,清糞水750擔。
提苗肥:移栽后15d,每公頃施清糞水150擔+尿素75kg。
開盤肥:大雪后10d到冬至,每公頃施清糞水300擔+尿素75kg。
根外追肥:蕾苔期0.5%的硼肥。謝花后,根外追施1%的磷酸二氫鉀,可每間隔7d施1次,共3次。
1.3.8 病蟲害無公害防控
好力克抽苔期、初花期各一次,防治菌核病。
氣溫較高時用吡蟲啉,較低時用百事達治蚜蟲,兼防病毒病。
2 試驗結果分析
分小區、同時收獲、計重,計入表1。
2.1 編制產量比較表
2.2 統計計算
2.2.1 分解自由度和分解平方和。
2.2.2 求均方值。MS=SS/df
將上述計算結果填入方差分析表(表2)
2.2.3 F測驗
查表1,F0.05;7/14=2.76,F0.01;7/14=4.28;F0.05;2/14=3.74,F0.01;2/14=6.51;將查表值填入表3
F處=8.06> F0.01;7/14=4.28;處理均方差異極顯著。
F區=1.54 2.3 產量比較 處理F(德油雜998)產量最高, 6.79kg/小區,折合單產(3395kg/hm2),比第二名處理D(德新油49)的6.11kg/小區,折合單產(3055kg/hm2) ,高340kg/hm2,增11%;比第八名(蓉油16)的4.91kg/小區,折合單產(2455kg/hm2) ,高940kg/hm2,增38%。 處理G(蓉油18)、處理B(西科油1號)、處理C(國豪油5號)與處理D(德新油49)之間單產差距不明顯。 3 結 論 德油雜998可列為主導品種,德新油49、蓉油18、西科油1號、國豪油5號等4個品種可列為示范品種。 作者簡介:陳海霞,女,四川省仁壽縣人,漢族,農藝師,中專文憑,農業技術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