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磊
摘 要:隨著我國國民經濟整體水平的持續進步和農田水利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節水措施在農田水利工程灌溉中的作用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本文分析了農田水利工程灌溉中節水措施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節水措施在農田水利工程灌溉中的優化對策。
關鍵詞:節水措施;農田水利工程;灌溉作用
中圖分類號:S27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0333055
農田水利工程直接關系到農作物的產量,實行高效節水灌溉也有利于農業生產效率的提高和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而且也有利于改善當前水資源緊缺的狀態。因此相關科技人員要注重對當前灌溉技術的改進,解決當前農田灌溉存在的水資源浪費的現象,提高節水灌溉的效率。
1 農田水利工程灌溉中節水措施存在的問題
1.1 節水標準模糊
山區之所以需要節水,是因為其自身特性所決定的。節水標準模糊體現在沒有根據農業作物自身的特性來采取有針對性、細致清晰的措施,比如對于枇杷和芒果等需水量較大的作物來說,就大力發展噴灌,可以大大的節約勞動力;而核桃、烤煙等需水量相對較小的作物來說,適合發展管灌;葡萄和早市蔬菜等需要經常灌溉的作物來說,更適合發展滴灌,即節約人力又節約了水資源;如果對各種不同的作物沒有采取適合它本身的節水標準及節水措施,那無論花費再大的人力物力都無法使其對當地農業產出做出明顯的貢獻。
1.2 新技術與設備較少
微噴灌、滴灌等高效節水農業灌溉技術在我國目前的實際實踐區域也還相對較為狹窄,在農業灌溉需要進一步提升的地區就沒有非常好的利用率。新技術與設備較少還體現在我國部分新技術與新措施往往只能夠作為示范工程,而本身并沒有進行相應的大規模的技術推廣與措施應用,從而使得其帶來的效果十分有限,并且也很難正常地發揮節水工程的經濟效益。
2 農田水利工程灌溉中節水措施的優化對策
2.1 提升再生水利用率
山區節水基本思路往往就是生活用水的二次利用。為了有效提升再生水的利用率,當地部門應當在符合當地農業發展條件的基礎上,向能夠兼容再生水的農作物進行傾斜,從而能夠在規劃高效節水灌溉面積和確定高效節水灌溉實施地域的同時將現代特色農業發展規劃緊密結合,緊緊圍繞蔬菜、水果、干果等高附加值的優勢產業區進行布局,服務優勢產業,最終能夠有效的體現高投入、高產出、高效益的節水措施。
2.2 促進農業灌溉技術發展
在促進農業灌溉技術發展的過程中由于農業節水涉及調整農業種植結構、調整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經營方式及產業結構,因此有關部門應當注重統籌考慮制約農業節水發展的各種因素來具有針對性的對其進行發展。在促進農業灌溉技術發展的過程中有關部門應當注重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完整的農業節水技術規程,從而能夠在此基礎上促進節水措施在農田水利工程灌溉中應用水平的有效提升。
2.3 提升農業規劃合理性
在提升農業規劃合理性的過程中工作人員應當注重確定合理的節水強度。在沖積平原或河流的中下游,外引水源可靠性低,地下水位較高時,要以井補渠,發展井灌,在山區可以大力發展噴灌、管灌及滴灌等高效節水措施,因為山區缺水嚴重,許多農作物因為缺水而無法發揮效益,而這些高效節水措施恰好能夠彌補這方面的缺陷;在提升農業規劃合理性的過程中工作人員應當注重加大節水工程的實踐力度。在提升農業規劃合理性的過程中由于節水農業技術體系的根本就是充分利用農用水資源來充分發展我國農業,因此對其進行合理的規劃就能夠促進節水措施在農田水利工程灌溉中應用效率的持續提升。
2.4 大力發展高效節水灌溉
在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是解決山區生產、生活用水的有效措施,所以發展農業高效節水是非常必要的。現如今我國許多地區灌溉渠道經過多年運行,灌溉渠系崩垮、破損、滲漏堵塞嚴重,水量損失大,水的利用率低,排水不暢,繼而導致灌溉效益差,在目前這種形勢下大力發展高效節水灌溉,既能完善農田灌排渠系,又能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更有利于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保障農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生活質量。
3 結 語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整體水平的持續進步和農田水利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工作人員應當對于農田水利工程灌溉中節水措施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和實際的優化效果都有著清晰的了解,從而能夠通過對比、實踐的進行來促進我國農田水利工程整體水平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 金桂國.農業節水灌溉現狀與發展對策探討[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9).
[2] 王福忠.節水措施在農田水利工程灌溉中作用分析[J].農業與技術,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