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蕓
【摘 要】 雖然平衡計分卡在國內企業被廣泛運用,但在實行過程中發現平衡計分卡并不那么容易實施,不僅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實施后的成效也是差強人意,實施不成功的案例更是層出不窮。平衡計分卡之所以在中國普遍窒礙難行,深入研究后發現,這里面存在結構性和非結構性的一些共同因素。
【關鍵詞】 平衡計分卡 企業 失效因素
平衡計分卡在中國企業界的導入實施,最早源于跨國公司在中國的分支機構采用平衡計分卡用于績效管理。當時對績效管理頗為頭疼的人力資源部門似乎看到了新的希望,希望透過較系統化的模式彌補傳統績效考核的缺失,于是紛紛投入平衡計分卡的懷抱,投入了大量的財力和物力進行研究。但在實際工作中,他們發現平衡計分卡不僅實施的難度極大,而且實施效果與當初的預期相距甚遠,有甚者使得企業損失巨大,于是就開始認為平衡計分卡不好操作、沒有成效,或者說平衡計分卡并不適用于中國企業。一時間平衡計分卡在中國惹來了不少爭議,對平衡計分卡的評價由初始的追捧到萌生眾多的疑慮,褒貶不一,莫衷一是。
在各國的實踐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平衡計分卡雖然在全球企業內被廣泛運用,但實施起來并不那么容易,如果使用恰當,會受到顯著且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使用不當,則會煞費周章、流于繁瑣,阻礙企業的發展。透過中國企業對平衡計分卡態度的前后冷熱對比,我們發現,在中國推行的結果不少是后者,實施不成功的案例層出不窮。平衡計分卡之所以在中國普遍窒礙難行,深入研究后發現,這里面存在一些共同的原因。
一、結構性因素
1.文化適應障礙
起源于歐美企業文化的平衡計分卡,由于歐美企業文化具有目標導向、直接表達、規則明確、高度競爭等獎懲特點。這些特點,明顯與中國倡導的和諧文化有所差異。國內企業文化注重上下部屬、同事間的和諧關系,注重面子,避免正面沖突,經常迂回溝通。文化差異是造成管理方面沖突的根源,企業文化風格對新的管理系統或方法的引進成功與否至關重要。
2.戰略控制上下不連貫
有研究表明,在企業的戰略制定、分析和調整中,企業的基層管理人員一般很少也很難參與到其中,因此以分析平衡計分卡為基礎就很難幫助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充分認識到企業的方方面面,并以此做出正確的決策。把平衡計分卡作為企業的戰略管理系統,只是一個實現不了的美好愿望。由于缺乏基層的支持,使企業基層人員與高層管理者的意志無法連貫,因此戰略控制障礙必然會存在于整個戰略的實施過程中。
3.基礎管理難以支撐
平衡計分卡的具體實施需要企業有非常明確的組織戰略,高級管理人員應該要有溝通和協商戰略的能力和意愿,中級管理人員應該具備在指標上創新的能力和意愿。因此管理基礎較差的企業想要引入平衡計分卡就會有較高的門坎,就必須要先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只有在項目管理能力、基礎指標管理達到一定水平后,逐漸地引進平衡計分卡才能發揮其效用。對品牌效應、科技創新、客戶關系和卓越流程有高度依賴的企業以及以人力資本創造財富的企業,如高科技產業年營收入5億以上、制造業年營收入10億以上的企業,應該較有能力承受導入平衡計分卡所需的較高的管理要求;對于小型企業,則不建議貿然投入。
二、非結構性因素
1.高層管理人員不清楚平衡計分卡的核心本質
平衡計分卡的使命是協助企業的管理人員就企業的使命、愿景、長中短期目標以及戰略實施達成共同意見,并且作為一種交流的工具,使各個職能部門及其管理人員更加清晰的認識到個人在企業營運發展中所承擔的權責,致使戰略能夠順利進行。因此,我們對平衡計分卡的借鑒,不應該只將它作為一種改進的具體評價方法,而應該形成一種新的理念,要站在戰略的角度來認識業績評價,建立戰略型的業績評價體系。由此看來,讓高層管理人員明確的認識平衡計分卡、充分的理解平衡計分卡的核心本質是至關重要的。
2.缺乏全員參與溝通,導致戰略難以有效傳達和分解
有調查稱, 在企業中大約只有5%的職員能夠真正的明白企業的戰略到底是什么,這是大多數企業不能順利地實施戰略目標的主要因素。盡管高級管理人員已經意識到了讓全公司人員達成戰略共識是至關重要的,但是,只有很少一部分企業能做到將戰略有效地轉化成基層員工能夠理解且必須理解的工作內容。除此之外,公司員工的職務層級越低越搞不清楚戰略的內涵,而且各個層級對戰略的看法也是有所不同的,沒有公司全員的參與和溝通,這就導致企業制定的眾多考核指標都停留在表面,并沒有真正地推行下去。
3.實施過程多由中層主導,缺乏高層的充分支持
為了確保平衡計分卡能夠順利且有效實施,要求在平衡計分卡在具體進行過程中要有企業高級管理人員的指導與監督,才能引起公司的中低層員工的重視及高效運行。而國內大多數企業在進行平衡計分卡時只由人力資源部或由企管部門實行,或者只由中級管理人員實施,完全沒有高級管理人員的直接參與指導,導致平衡計分卡在缺乏領導重視、支持力度不強的情況下進行的,因此,基層員工也不會在從根本上看重,使平衡計分卡實施效果大打折扣。
4.管理人員難以區分績效指標的輕重緩急
企業發展有很多的績效指標,平衡計分卡以這些指標為基礎來推動企業的發展。但是指標有其輕重緩急,多數管理人員不易進行指標辨識與應用,分不清工作的主次順序,導致施行過程失焦,無法有效解決問題,慢慢就會導致平衡計分卡拘泥于于形式。
【參考文獻】
[1] 曾凱生, 羅曉暉. 讓平衡計分卡走下神壇[J]. 企業管理. 2012,02.
[2] 劉俊勇,孟焰,盧闖.平衡計分卡的有用性:一項實驗研究[J].2011,05.
[3] 程友寶. 基于平衡計分卡的公司戰略管理評價體系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