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琨 康凱
摘 要:隨著我國畜牧業的發展,畜產品在農業中所占比例得到了顯著提高,但同時,畜禽糞污污染負面影響越來越顯露出來,“環境與經濟”的矛盾日益突出。2014年1月1日施行的《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為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提供了法制依據,在此基礎上,各地總結歸納了畜禽糞污處理與利用技術模式,為突破畜禽養殖業等產業發展瓶頸,促進現代畜牧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筆者總結北京天極視訊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河北正定縣采用沼氣智能管理技術處理畜禽糞污,發展生態農業的成功經驗,以期探索出一條新的可復制的商業化畜禽糞污綜合利用模式。
關鍵詞:沼氣;畜禽糞污技術
中圖分類號:S21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0333122
1 沼氣智能管理處理畜禽糞污技術產生的背景
1.1 農村人口結構發生了變化
當前農村年青人大多外出務工、經商,留在家的大都是老人、小孩,他們缺乏沼氣使用管理知識,很難做到勤進料、勤出料、勤攪拌,大換料更是無能為力,只能有氣就用,無氣就不用,導致閑池、病池大量出現。
1.2 農村養殖結構發生了變化
養殖趨向于規模化、集約化,大多農戶不再養豬,戶用沼氣池發酵原料短缺,影響沼氣的正常運轉。
1.3 沼氣技術服務體系建設滯后
沼氣維修服務網點少,對灶具等沼氣配套設備缺乏日常的檢查、保養、維修,脫硫劑得不到及時更新,沼氣灶灶具托架長期使用后腐蝕爛掉,甚至脫硫器受熱變形后棄用,直接將沼氣管接到灶具,沼氣池日常使用缺乏技術支撐,無法保證農戶正常、持續、穩定地用上、用好沼氣。
1.4 農村生活用能的多元化格局形成,降低了農民使用沼氣的積極性
目前農村能源從主要以薪柴、煤炭為主的傳統用能模式,逐步轉變為煤炭、電、沼氣、液化氣互為補充的多元化用能格局。相對于用沼氣而言,用電、液化氣等用能方式更加方便,且無需后續服務,因此農民對使用沼氣的熱情也越來越低。
1.5 沼氣項目建設帶來的變化和效益沒有凸顯
沼液、沼渣綜合利用推廣停留在自發階段,不少地方對沼氣建設的認識還停留在解決農民生活用能的單一利用上,在推廣沼氣綜合利用方面沒有有示范、引導,有機肥得不到充分發揮利用。個別農戶甚至將沼液、沼渣就地排放,造成二次污染,違背了國家農村戶用沼氣建設的初衷。
為解決沼氣使用各環節遇到的問題,北京天極公司經過6a不斷摸索、優化和完善,逐步形成了“以戶用沼氣池為基礎,以現代信息化管理手段為支撐,以全托式物業服務為核心,以‘以肥養氣為主要方式的生態循環農業模式。
2 沼氣智能管理處理畜禽糞污的關鍵環節
2.1 建立智能沼氣表管理系統
北京天極將云計算、三網融合等現代信息技術與沼氣運營維護相結合,自主研發了“沼靈通”智能沼氣管理服務系統,該系統具有一鍵報修、實時用氣流量監控、無線傳輸核查等非常實用的功能。
2.2 建立“全托式”沼氣物業服務系統
收集畜禽養殖場糞污進行預處理,做為沼氣池所需原料,定期為用戶進行抽添料,全面及時對用戶在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維修服務,保障用戶全年正常用氣。
2.3 研發沼渣、沼液綜合利用加工
公司對用戶沼氣池的沼渣、沼液定期抽取、收集,運用北京天極研發的有機肥專利配方,將戶用沼氣池抽出的沼渣、沼液制成有機液面肥。至此,形成了畜禽糞污處理、綠色能源開發、有機肥利用的生態農業循環模式。
3 沼氣智能管理處理畜禽糞污的重大意義
3.1 “全托式”沼氣物業服務解決了戶用沼氣使用率低的各方面障礙
解決了畜禽糞污處理問題,解決了沼氣抽、投料問題;維修服務問題等,使用沼氣相比用電、用天然氣在費用上相對要低,提高了農戶用沼氣的積極性,為農村戶用沼氣廣泛使用提供了新的模式。
3.2 解決了沼液、沼渣綜合利用問題
沼液、沼渣含有豐富的有機質、腐植酸、氨基酸、氮、磷、鉀等微量元素,以往抽取的沼液、沼渣隨處丟棄,沒有得到充分利用,甚至造成二次污染,北京天極公司利用研發的有機肥專利配方,通過特殊工藝,把沼渣、沼液做成生物有機肥,變廢為寶,真正做到了無污染、零排放,農業綠色生態循環發展。
3.3 沼氣智能管理處理畜禽糞污的模式可復制
此模式是一種商業化、可復制、可推廣的比較成熟的管理模式,它把政府以往投入建設的大量戶用沼氣使用率低的尷尬的狀態有效地進行了扭轉。它的沼氣表智能管理系統,實現了沼氣可計量、可核查、可監控,搭建起了農村沼氣政府購買服務及碳排放補貼平臺。創建的“全托式”沼氣服務系統,將公益化的政府資產委托社會化服務公司進行管理,完成了沼氣物業服務的造血機制建設。生物有機肥的研發為生產高品質的蔬菜、瓜果提供了高效肥料。
沼氣智能管理處理畜禽糞污技術真正實現了無污染、零排放、有機循環,由此帶來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必將有效助推中國農村沼氣信息化、節能減排、構建美麗鄉村、增加綠色能源等各項事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