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林業發展和建設為我國的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很好的發展資源,因為在發展過程中,為了促進我國林業經濟的可持續增長,必須要對林業采用科學合理的經營管理方式,在營林工作開展過程中,能夠加強營林整地工作開展,加強對其播種造林的管理規劃,從各個方面加以不斷完善,這對于推動我國林業建設工作開展有著重要意義。
關鍵詞:營林整地;播種造林;措施
中圖分類號:S72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0333154
在我國社會發展過程中,對于林業資源的需求量不斷上升,在林業發展和建設過程中要想提高營林的質量和數量,就必須要實現林業規模化經營和發展,通過合理的整地工作開展,可以有效的提升營林立地條件,進一步提升營林工作質量。在營林整地工作開展過程中,也可以形成有效的營林整地和播種造林管理方式,從而提升林業資源的利用效率,促進我國林業資源的有效利用,推動林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1 營林造林地清理
在營林造林工作開展之前,必須要對造林地進行很好的清理,這樣能夠為營林造林提供一個很好的發展環境,在對造林地進行清理發展過程中,需要及時的將地表雜物進行清除干凈,對于采伐后的營林造林地的一些樹枝等也可以及時的進行清理干凈,這樣才可以為營林造林地提供一個很好的發展環境。在清理工作開展過程中,需要采用人工方式來使用機器,通過有效的控制工作區域,可以進一步利用火燒、化學藥物等方式來開展清理工作,從而保證在開展整地工作之前,其準備工作有效開展。
2 整地方式
在營林整地工作開始后,先要對其整地進行科學劃分,通常將其分為2種,一種是全面整地,一種是局部整地。這2種整地方式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在具體選擇時,需要依據具體的營林整地計劃、營林整地方式來加以選擇。
在對其營林整地工作開展過程中,如果只是需要對營林區域進行局部土壤的翻墾,那么就只需要開展局部整地就行。當然局部整地工作開展過程中,又將局部整地劃分為2種,一種是帶狀形式,在營林整地結束后,使得營林整地區域能夠呈現出長條狀的帶狀形態,通常情況下,這種類型的整地方式多用于山地地區的營林整地過程。當然在對山地帶狀整地過程中,采用的方法又有很多,比如水平階、反坡梯田等都是比較常用的整地方式。局部整地的另一種類型就是塊狀整地方式,在營林整地結束后,使得營林整地區域能夠呈現塊狀形態,這種整地計劃通常被用于山地整地過程中,通常利用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比如穴狀等,而在一些地勢平坦的地方選擇局部整地過程中,塊狀整地方式通常會出現高臺、塊狀等形式。
在對其營林整地工作開展過程中,如果是需要對營林區域進行全局土壤的翻墾,那么就只需要開展全面整地就行。通常在營林整地面積較大,并且地勢比較平坦的區域會選擇采用全面整地方式。
3 人工播種方式
3.1 種子處理
在開始播種之前,需要將其準備工作全部完成就緒,相關人員按照種子以及土地情況來選擇適合的種子處理方式。通常情況下,在選擇種子處理方式的過程中,必須要依據土壤種植條件、種子類型、當地氣候特征等多方面特點進行科學選擇,因為選擇適合的種子處理方式,可以促進種子及早發芽,提高種子的發芽生長速度,減少種子的生長時間,最重要的是能夠明顯提升種子的免疫力水平,降低病蟲害的發生率,保證種子的成長率和完好率,降低補苗工作量,促進了種子的良好發育和成長。在選擇種子的過程中,季節因素也是比較重要的,種子對于季節差異要求也存在一定的不同,通常在雨季選擇種子時,需要盡可能的選擇干種子進行種植,因為降雨量較多的地方,如果種子過濕,很可能造成種子的腐爛,從而不能夠很好的成長。當然選擇在雨季種植時,如果當地的降雨量比較有規律,也可以在降雨量適當的情況下選擇浸種方式。而在秋季選擇播種時,則必須要充分的考慮到當地的環境條件和環境問題,能夠避免選擇浸種或者是催芽的方式。當然對于一些干旱地進行種子處理過程中,由于其土壤長期缺少,因此整體氣候比較寒冷,氣溫比較低,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必須要選擇浸種處理方式。
3.2 播種方式
3.2.1 散播
在種子播種過程中,散播方式投資成本較小,從整體上來看,這種播種方式的收益率較高,在播種過程中也不需要大量的投入人力,散播還有一個很明顯的優勢就是不需要在后期進行覆土處理。但是在散播過程中,也會存在一些方面的不足,比如采用散播方式后,其播種不均勻,需要后期對其種子播種位置等進行調整,這樣也會耗費大量的人力和時間,因此影響了播種效率。
在散播過程中,散播種子都是在土層表面,因此一旦出現大風大雨天氣后,種子容易被吹走,也有可能被一些鳥獸等吞食。因此散播方式通常選擇在一些勞動力缺乏、綠化破壞嚴重等地方加以利用,主要是通過散播后能夠以一種簡單的綠化方式來實現土地面貌的恢復。
3.2.2 條播
條播方式一般情況下都是選擇機械播種方式,通常條播被應用到大面積的播種過程中,在條播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較多,但是在條播過程中,由于是機械操作,因此對于其間距可以進行有效的選擇,選擇單行間距或者是多行間距都可以通過機械設備進行自動調整。但是這種方式在播種后,需要在播種結束后,進行覆土處理,通常條播方式被應用到大面積播種和次生林中,在選擇樹種過程中通常選擇喬木、灌木等樹種進行播種。
3.2.3 穴播
穴播在播種過程中,對于立地條件的要求不高,在具體播種過程中,當然也會存在一些方面的不足,比如對于行間距和穴距需要進行很好的選擇和控制。在穴播過程中不需要耗費大量的勞動力,這也是穴播的重要優勢,其操作方式是比較簡單的,因此在實施穴播過程中,對于種子的直徑必須要良好的控制,在每一個穴位中放入的樹種數量必須要實現有效控制,將其控制在幾粒到幾十粒中,等到播種完成后,需要在其種子上進行覆土處理。
4 造林方式
4.1 播種造林法
這種造林方式就是將樹種播種在造林地上進行種植的一種方式,這種造林方式是最簡單、最直接的一種處理方式。這種方法在處理過程中不需要培養幼苗,其施工也是比較方便簡單的,比較適合大面積的造林處理工作。但是這種處理方式也存在很大的缺點,在造林地立地條件處理過程中,尤其是對于培養幼苗有較高的要求。因此在實際播種工作開展過程中,其播種方式比較適合于種植一些樹種直徑大、容易發芽的樹種類型,通常情況下用于播種造林法進行播種的樹種有核桃、油茶等大粒種子。在播種造林過程中,需要選擇在土壤水分充足的地方,這樣在營林工作開展過程中,可以通過選擇不同的播種造林方式,比如局部營林整地和全面營林整地方式來進行種植。當然在播種之前必須要對種子進行有效的出料口,通過對種子進行消毒、浸種操作,能夠提高種子及其成長苗木的抗病蟲害能力,促進種子發芽。
4.2 植苗造林法
這種方式也被叫做是栽植造林法。主要在播種造林過程中通過利用根系完整的苗木進行造林處理的一種方式。在造林工作開展過程中,這種造林方式有很強的適應不良環境的優勢,因此在造林過程中,這種處理方式能夠保證幼苗具有較強的生長穩定特性。但是這種造林方式對于栽植技術要求較高,在造林過程中需要嚴格做好苗木的保護,避免苗木的根系遭到損傷和破壞,因此這種造林方式在當前造林工作開展過程中得到了廣泛的利用。
4.3 分殖造林法
這種造林方式比較簡便,操作也比較容易,在選擇此類造林方式時主要是要考慮選取樹木的干、根等,這樣節省育苗培養時間,降低成本投入,提高幼苗的成活率。
5 結束語
在營林整地工作中,選擇適合的營林整地方式,進行有效的播種和造林處理,對于做好后期的撫育管理工作,促進森林健康發展有著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劉玉善.完善營林整地及播種造林的措施探討[J].科技致富向導,2015(3):278.
[2] 王鈞.完善營林整地及播種造林的措施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4):262.
[3] 王迎.我國重點國有林區森林經營與森林資源管理體制改革研究[D].北京林業大學,2013.
作者簡介:李芳(1972-),男,福建政和人,本科,林業工程師,研究方向: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