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圣水
摘 要:紅松是我國重要的珍貴用材樹種之一,屬松科類植物,在我國被列為二級重點保護的植物。因其耐腐蝕能力非常強、不容易變形而且材質輕軟,應用于工業、農業及城市建設等諸多方面,本文著重介紹了紅松的造林技術,并且提出一些在紅松的培育以及種植過程中應當注意的一些問題,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紅松;造林技術;措施
中圖分類號:S79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0333183
1 紅松的生活習性與適生條件
為使紅松嫁接苗在栽植后盡早提前結實,提高種子產量,發揮更大的經濟效益,在造林地上直接栽植紅松嫁接苗是建立紅松高產種子林最快速也是最有效的途徑。做好紅松嫁接苗栽植后的經營管理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
1.1 紅松屬針葉喬木類珍貴樹種
主要分布在小興安嶺和長白山以南地帶,喜光性明顯,樹齡越大需要光照量會隨之增加,抗寒性較強,耐低溫,喜歡涼爽的氣候,山坡地帶生長茂盛,具有根淺性,主根不發達,側根以水平方式展開,擴展面較廣,在排水不良和永凍層的谷地不利于生長。
1.2 影響紅松生長的自然因素
1.2.1 氣候
紅松屬于溫帶濕潤氣候條件下生長的樹種。紅松對大氣濕度較敏感,紅松對濕潤氣候比較敏感,濕潤的氣候對紅松的生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1.2.2 光照
紅松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的光照,而隨著樹齡不逐漸增加,對光照的需求量也漸漸增大,但它也有一定的耐蔭能力,在天然林中能構成世代的異齡林。
1.2.3 土壤
紅松的生長應選擇濕潤、肥沃的土地,排水良好和松、軟透氣性良好的微酸性土壤是適宜它生長的最好選擇。
2 紅松的造林技術方法實施
2.1 采種
紅松球果的成熟期為每年9~10月上旬。當球果由綠色變成黃綠色,成熟期時,個別球果開始脫落,這時可從地面采集球果進行采種。采收的球果應堆放在通風、干燥處,受熱會影響種子的質量。一般使用木床脫粒法或紅松球果調制機進行脫粒。脫粒后立即篩選和晾曬、除雜。
2.2 適時播種與育苗
2.2.1 選擇適宜的地塊
選擇合適地塊是豐林的重要措施之一,在為紅松選擇地塊時,無論是陰坡還是陽坡,都應考慮土壤濕潤、肥沃、排水良好等因素,除了水分、氣候等自然因素的影響外,還受到土壤、地理位置的地域因素影響,所以,松種播種時,應選擇適宜其生長發育的土壤肥沃或排水性較好的坡地為宜。
2.2.2 整地
做好整地工作,能很好地調節土壤水分和結構,這樣才有利于紅松樹苗的生長和發育。有部分地區,會根據立地條件采用明穴造林,在造林前1年的雨季進行整地。
2.2.2.1 春翻與秋翻
在雜草少、土壤較為松軟的地塊進行整地,有必要進行春翻,春翻深度9~14cm為宜,并用1%~3%的硫酸亞鐵熔液進行土壤消毒。秋翻深度18~24cm。
2.2.2.2 在土壤易流失的陡坡進行整地誚以塊狀規格最為穩妥
規格最好以60cm×60cm的尺寸標準進行,根據苗圃地的自身情況,適當施有機料以做能源儲備。
2.3 科學催芽
2.3.1 在種子發芽期間,床面要經常保持濕潤,采取少灌、多次、以利于種子發芽出土
根據紅松種子的特性采用越冬層積催芽法比較有效,紅松種殼堅厚,不易透水和通氣,且在種子各部分組織中均含有脫落酸抑制發芽,所以播種前必須催芽。在適當的月份選擇地勢高燥、排水良好、土質疏松而又背風的地方.山地可選半陽坡或半陰坡的山腳附近。然后挖深和寬各2m的坑,長以種子多少而定。
2.3.2 適時播種
在我國北方高寒地區,當春季地下5cm處溫度達到8℃以上時即可播種。播種前要保持苗床濕潤,用播種機或播種滾筒播種上,然后加以鎮壓,使種子與土壤緊密接觸。注意應及時追肥,保障苗木的生長發育,促進苗木良好的木質化。
2.4 造林
2.4.1 苗木的選擇
苗齡與質量直接影響到幼林成活率的高低和發育狀況,因此,先選擇苗桿粗壯而頂芽飽滿、根系完好的苗木做為栽培對象,這樣的苗木成活率與生長量都能有所保障,上山苗齡一般采用1~6a生苗進行造林,在苗齡的選擇上最好不要太小或太大,小苗根系細弱,對外界環境和自然災害的抵抗能力不強,成活率較低,而大苗的緩苗期則較長,生長速度緩慢。在質量方面,不管是2a生還是3a生,苗地徑均可達到0.3~0.4cm以上,苗高10~15cm以上,根系完好,須根發達。
2.4.2 起苗
起苗時要掌握好造林進度,以隨起隨運的原則進行裝運,在此過程中,要有專人負責,保護幼苗根部和頂芽不遭到碰撞,避免苗根裸露和光線直射,保持根部濕潤和充足的水分。
2.4.3 紅松造林
在春季、雨季、秋季均可,根據當地的氣候狀況,一般選擇春季造林,依次類推。因為在偏寒冷的一些地區,尤其是北方,秋季造林容易遭受凍害,所以,各地氣候條件的不同,造林的時間也會有很大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