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春
摘 要:本文簡要概述了藍莓種植技術,旨在為我國藍莓產業發展提供有效的理論支撐以及技術保障,最后探析了藍莓種植產業的發展前景。
關鍵詞:藍莓;種植技術;發展前景
中圖分類號:S66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0333204
作為一種水果,藍莓的果實還具有非常顯著的保健功能。國外科研人員通過研究表明,藍莓中含有大量的化合物,例如,類黃酮、花色素苷、葉酸、糠花單寧、熊果酸、細菌生長抑制劑以及抗氧化劑等,有利于清除人體內的自由基,促使人體衰老實現逆轉,除此之外,長期食用藍莓,還可以提高人體視力、防治人體發生癌變等,因此,藍莓被譽為漿果之王、水果皇后?,F階段,藍莓受到了很多行業領域的熱捧,正在深刻的影響著人們的生活。
1 藍莓種植技術
1.1 園地以及品種
藍莓種植園地的坡度應不超過10°,光照充足,土壤疏松,便于排灌且通風良好,而且土壤內部的有機質含量不應少于50g/kg,pH值應介于4.3~5.4。如果pH值過高,極易導致藍莓因缺鐵而出現生產不良的情況,甚至死亡;如果pH值過低,則會致使藍莓中的重金屬含量超標,引發重金屬中毒。pH值過大時,種植人員可以通過硫磺粉進行中和,并適當增加其有機質含量。一般情況下,土壤pH值每降低1單位,所使用的硫磺粉量應為100g/m2。如果土壤內部有機質含量在50g/kg以下,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改良土壤。東北地區可以通過草炭土進行改良,南方地區可以通過作物秸稈、樹皮以及鋸末進行改良。
在品種選擇方面,種植人員應擇適宜澄江縣種植的兔眼系列的燦爛、頂峰、巨豐;南高叢系列的夏普蘭、奧尼爾、米斯提等。
1.2 栽培
藍莓有2個定植季節,春秋2季均可定植。以秋季栽培成活率高,春栽則宜早不宜遲,行向以南北向為宜,不規則緩坡地沿等高線栽植。平地:起壟栽植,地下水位高的應挖50cm深溝,高壟栽植;反之則應低壟栽植,定植時不宜栽植過深。株行距:雙行式墑寬3?~4m,單行式墑寬1.5~2.0m,株距0.8~1.5m,具體情況要根據栽培品種來確定,如燦爛屬兔眼系列,植株較大,宜稀栽,每667m2種200~500株即可,夏普蘭、奧尼爾和米斯提屬南高叢系列,植株相對小,可以栽密一點,每667m2種400~600株。
1.3 肥水
藍莓屬于寡營養植物,因此在種植過程中,要對其肥量進行嚴格控制,避免施肥過量導致其生長不良,甚至死亡。藍莓種植期施肥2次即可:早春萌芽前期;漿果轉熟期。常見的施肥方式有撒施、穴施以及溝施。溝施普遍應用于高叢藍莓以及兔眼藍莓,溝的深度值一般為12.5cm左右;撒施多應用于矮叢藍莓成片后。藍莓種植的常用肥料為1:1:1配制的氮磷鉀復合肥料,如果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有機質,可以適當減少氮肥的配制比。由于藍莓的根系較淺,對土壤的濕潤度要求較高,因此,在種植過程中,要常常灌水;但是如果降水量較大,要及時采取排水措施,避免其根系腐爛。
1.4 病蟲害
我國藍莓種植過程中常見性病害有莖稈腐爛病、僵果病、霜霉病以及白粉病;常見性蟲害有枝梢食心蟲、椿象、天牛、金龜子、大蠶蛾、刺蛾、毒蛾、果蠅、螨類以及蚜蟲等。要想有效防治這些病蟲害,種植人員應在土壤休眠期時,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清園處理,確保園內不存在枯枝落葉,然后對土壤進行翻新處理,徹底清除土壤中的蟲卵以及病葉等,減少土壤中病蟲的越冬基數。在藍莓生長期時,定時定量的噴灑殺蟲劑以及殺菌劑,以此防控病蟲害。
2 藍莓種植產業發展前景
我國分布大量的酸性土壤,由其是南方地區,例如,磚紅壤、紅壤以及黃壤等,適宜藍莓生長。而且我國人口眾多,相對比西方發達國家而言,我國勞動力剩余基數非常大,藍莓產業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對勞動力的需求非常大,由此可見,我國種植藍莓具有非常大的勞動力資源優勢,發展藍莓產業,必將獲取非常顯著的經濟效益。不僅如此,我國藍莓種植產業的發展速度非常大,據相關科研人員表明,縱觀世界藍莓發展規律以及我國藍莓發展實況,我國藍莓種植的實際規模將會超過2萬hm2,由此可見,藍莓種植產業在我國還具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加之現階段,人們越來越注重藍莓的保健功能,很多地方企業以及政府部門為了充分發掘其潛存的經濟效益,有機結合了藍莓種植產業以及生態農業,以此帶動該區域的經濟發展,為藍莓種植產業創造了非常顯著的發展機遇。
3 結 語
藍莓具有非常高的營養價值以及保健價值,通過不斷完善藍莓種植技術,提高其產量與質量,必將為我國創造良好的市場效益、社會效益以及經濟效益,促使我國社會實現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 高麗霞,肖化蘭,李森,劉鳳民,莫愛瓊.廣東省藍莓發展現狀與展望[J].廣東農業科學,2015(06).
[2] 張珊珊,鹿永華,林德榮,王萍萍.中國藍莓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林業經濟,2015(05).
[3] 蔣小銘,吳林,李麗敏.中國藍莓產業理性投資與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J].中國園藝文摘,2015(08).